谈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

2020-08-14 13:49张亚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4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手段运用策略

张亚丽

摘  要: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关注度在普遍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活动在近年来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并且提高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频率,使得教学手段的运用效率更高。本文作者针对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手段:运用策略:

艺术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手段的辅助,可以说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授课质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实用化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甚至于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唱的好不一定教得好,教得好不一定唱的好”类似这样的问题。这就充分的说明如果可以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就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教学语言的改进、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使用出发从而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发挥保障性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声乐教学活动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有待提高,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不够充分。

一、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手段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

(一)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存在问题

在民族声乐教学时,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应当放在重要的位置,部分教师却并没有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民族声乐的学习,反而从自己理解的层次出发来进行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忽视了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互动,教师没有成为学生声乐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反而是为了保障所谓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进程而单纯的开展教学活动。

(二)对于新技术手段的使用不够高效

在民族声乐教学以及其他音乐模块教学时,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以及极大的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和声乐知識的实践环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但是部分民族声乐教师却对于多媒体和其他的辅助教学手段没有进行高效率的运用,在备课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场景构造。甚至于有的教师认为这些都是花架子,民族声乐的教学活动仍然要用好歌喉去作为支撑,对于新技术手段的使用效率在逐渐降低。

(三)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也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重视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实践操作,向学生灌输大篇幅的民族声乐的理论知识,不注重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的操作中了解民族声乐的本质要求,教学手段的运用仍然停留在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理论知识等。

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教学手段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教学语言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的专业术语以及专业的教学语言都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产生作用,这就迫切要求民族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学语言的改进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阐释专业术语,用循循善诱的语言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于一些具体的理念知识可以做到消化吸收,懂得歌唱的原理,明白民族声乐的内涵。石唯正教授的《声乐教学论》中曾经提到正确的音乐理论会给人类音乐活动以强大的影响,有的理论内容会起到指导和定向作用。因此,对于声乐教师而言要对于语言进行更多的标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和实践活动的创新。正确应对学生在课堂上不张嘴的情况,用自己的动作展示或语言表达帮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对于语速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一些较难的内容要放慢语速,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适当的提高语速。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以及抑扬顿挫的声音会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对于民族声乐的知识可以有更多的了解。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民族声乐教学时,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逐渐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对于课本上大段的文章和理论知识要进行适当的渗透,鼓励学生用更多的课下时间去进行研读,而不是在课堂上进行背书式的讲解,让学生用自己的实践去为理论知识做出注解,从而对于声乐演唱可以有更多的认知,对于歌唱原理可以有更多的了解。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平衡工作,这一教学手段正是教师所缺乏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要适度实践操作的比例要适中,才能真正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注重开展教学观摩和实践研究以促进教学手段的运用

不同的教师对于民族声乐教学活动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的了解程度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做到积极调研,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合理的运用这一有效手段来提高整体的民族声乐教学效率。观摩式教学氛围,自我观摩和他人观摩将自己的课堂授课的内容进行记录,反复观察和收听,并且发现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会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高效。组织他人观摩则是鼓励其他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现场指导和观摩,给予更多的见解。同时,也可以到其他教师的课堂上进行相应的观察活动,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并且要做到出现具体问题要积极应对。

(四)注重开展课下交流和引导活动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教学内容和实践演练却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对于民族声乐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延伸,鼓励学生运用课下时间开展积极的学习和探讨。学生只有在排除外部干扰以后,才有可能进行专心致志地歌唱活动,教师要在课下多询问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加强沟通互动的频率,对于课堂上所讲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要进行更多的回头看活动。鼓励学生用课下时间开展相应的练习,并且和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从教师那里获得指导,从同学那里获得帮助,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要进行科学的解决。如学生在歌唱时不能全身心投入,精力不够集中。此时教师就要从其他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这些问题,发挥疏导和引领的作用,使得沟通交流这一教学手段得到高效率的运用。在课下适当的开展走访活动,了解学生对于自己教学的真正看法,获得学生最直观的评价,并且做到积极改进,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民族声乐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族声乐教学活动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值得师生们予以肯定,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手段在不断的运用,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学生在声乐练习的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也在得到科学的解决和应对。对于现阶段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师生做到了共同应对,积极解决,不断地改进教学的形式,合理的运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因而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会取得更多的效果,教学手段会得到更加科学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静.谈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8(10):217.

[2] 梁钰.谈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J].音乐生活,2009(01):60-61.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教学手段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