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科护理中效果观察

2020-08-16 15:37李忠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5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李忠文

【摘要】 目的  探究消化道出血患者33例使用内科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患66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随机抽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法;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法的基础上接受内科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 结果  经护理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内科护理法,对患者疾病可改善预后效果,能够促进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病的病死率较高,主要导致原因是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炎等[1-2]。临床表现症状有便血、黑便或者呕血等状况,一般会伴随着血容量减低的情况。如若患者产生以上表现症状,此病临床治疗难度大,不仅对患者的身心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非常容易引起患者死亡,患者通常会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死亡率较高。因此需要采取效果较佳的科学治疗,加强护理措施,来使治疗效率提高,降低患者发生死亡率的情况。本次研究目的在于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效果较佳的护理方案,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患66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随机抽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有33人,有男性患者19例,有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在22岁~72岁,平均年龄为(55.34±3.15)岁;治疗组有33人,有男性患者13人,有女性患者20人,年龄范围在23岁~73岁,平均年龄为(56.29±3.37)岁。对比两组性别、年龄、出血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法;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法的基础上接受内科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①心理疏导:病情恢复的快慢程度与患者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积极良好的心理情绪可让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自己一个好的心理暗示,利于缓解患者病情,有助于病情的康复;恰恰相反的是消极不良的心理情绪容易使患者有不好的心理暗示,影响治疗效果,不助于缓解患者病情,阻碍病情的康复。但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由于患者经常会因为病情疼痛的原因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理情绪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常有较长病程,会导致加重患者心理上负担,最终结果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个性特点与此时的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有效疏导且对患者热情还要有耐心,做到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此时的心理想法,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关爱,增强护患关系,增加护患信任,有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

②饮食的严格控制:通常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饮食结构不规律,因此饮食在此疾病治疗与护理期间上地位不容小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加强引导患者合理。合理进行科学饮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若饮食上的不合理反而会使出血加重,引起病情加重。如果发生急性出血的情况,如严重呕吐或者严重便血等,对病人则应该采取禁食,在停止出血的2天以后,才能食用无渣食物;如若患者没有出现呕吐,但发生出血少量,对病人应该予以清淡温凉的流食;如若患者停止流血,对病人则应该予以半流质的食物。在病情好转过后,病人饮食少食多餐,多选取新鲜含维生素较丰富的食品,尽量不食不新鲜的食品或者刺激性的食物,对酒精类的饮品严格禁止。

③病情的密切检测: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病房加强巡查力度,严格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改变情况进行监测,在此期间,如若发现患者有呕吐或者吐血等情况,需马上实施止血措施;护理期间,患者可接受静脉通路大于或者等于2条,遵循医嘱添加血容量,可防止休克,对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以及神志改变进行密切观察,需及时使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衡的状况纠正过来,以上所述可防止发生病情恶化引起治疗的延误。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精神状态以及排泄状况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便于紧急情况下实施最佳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法。④健康宣教:患者在通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可使患者了解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能够促进其去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恢复病情。

⑤改善病区环境:护理人员要确保病区环境干净整洁,干净整洁的环境能让患者舒心,还能防止细菌侵害患者。每天对病情准时打扫,合理开窗通风,保证病区空气流通。

1.3  指标观察

将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状况作为判定依据,分为三个等级[3]:患者在12小时内没有出现出血情况,生命体征属正常现象,临床表现症状彻底消失为治愈;患者在24小时内没有出现出血情况,生命体征属正常现象,临床表现症状基本已消失为有效;患者在护理前后没有产生显著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该组患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来进行表示,比较组间进行使用x2来进行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所示,经护理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护理上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病情发展速度较快,病死率较高,较为复杂[4-5]。护理人员针对此病制定出效果明显的内科护理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实施有效护理法来稳定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一起克服其消极心理;加强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实时观察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给患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病区环境,保证患者睡眠的充足,养成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患者饮食上也应科学指导,合理饮食,尽可能食清淡的食物;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使患者了解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在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合理设置剂量,一旦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应立刻告知主治医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内科护理法,对患者疾病可改善预后效果,能够促进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周迎君.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效果探讨[J]. 健康前沿, 2019, 028(007):36,38.

[2]侯巧香.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研究[J]. 健康必读, 2019, 000(009):133.

[3]罗吉梅, 张亚萍.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体会[J]. 饮食保健, 2019, 006(012):215-216.

[4]孙红霞.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内科护理方法浅谈[J]. 医药界, 2018, 000(023):P.58-59.

[5]武江虹. 综合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001):208-209.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