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站稳儿童立场

2020-08-19 11:39管莲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
幼儿100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博物立场博物馆

文/ 管莲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

无锡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是一所科学特色幼儿园,我园坚持“博物启智 求真教育”的科学特色,倡导“让幼儿像玩游戏、过生活一样学科学、用科学”。一路走来,在大量科学教育实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阶段的成果,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特色不断彰显。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理念、成果,我园开启了“十三五”《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之路。

一、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应有儿童立场

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在行业内标准文件中这样定义:“儿童博物馆是专为儿童的需求和兴趣服务的机构,通过提供展览项目和教育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从1964 年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举办的“互动展览”(Interactive Exhibition)、1969 年旧金山建立的“探险宫”,到1976 年费城创办的“请触摸”博物馆(Please Touch Museum),儿童在博物馆中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自由探究的角色。儿童博物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产生必然与儿童发展密不可分。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前儿童宜采用以儿童为中心,以具体事物强调感官经验的学习,在自由、轻松、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方法。儿童博物馆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儿童特点,给儿童带来感官刺激,并能吸引儿童进行博物馆体验,通过观察、探索、互动、体验的学习模式,实现儿童与博物馆的相互作用,儿童博物馆成为儿童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

可见,以教育为主要职能的儿童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应有儿童立场。

二、基于儿童立场的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

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认为,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 教育是为了谁, 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 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在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教育的立场一定是以儿童为本的。

我们以构建小“馆”家的活动理念为出发点,“馆”是指幼儿园博物馆的场馆,表达幼儿共同生活的动态化、本土化的博物活动空间。同时谐音“管”,传递幼儿园博物馆是幼儿自主设计、建设与维护这样的参与方式,是幼儿主动感知、欣赏、表现的探索过程,是幼儿全程参与、全情投入、全身体验的小管家式活动场的理念。幼儿园的博物馆既是一种教育设施,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室内和室外、园内和园外的优质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资源,让幼儿园的一切空间、一切资源尽可能为幼儿的发展服务,以幼儿的眼光和期待共创博物馆环境。通过“馆由我建”“馆由我管”“馆为我用”的博物馆活动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打开自主探究的空间,提升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在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看儿童立场

(一)馆经我建——在藏品收集阶段中站稳儿童立场

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的“馆藏品”,作为活动的物化呈现,其来源和呈现不仅限于一般认识的收藏类藏品,更多的是蕴含幼儿经验建构、自主发展的显性轨迹及幼儿发展差异性的“个体创造”。

1.收集实物藏品,展示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广泛关注。

每名幼儿都有收集物品的喜好。在小“馆”家博物馆活动中,教师基于幼儿关注点和认知特点,确定班级博物馆的主题,在一系列博物活动过程中,幼儿收集实物藏品。通过实物展览,拓展幼儿的新知识,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广泛关注。

如:在小班洞洞博物馆,幼儿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哪里有洞?洞都一样吗?哪些洞能藏东西?……在兴趣的刺激与学习的欲望下,幼儿主动收集实物藏品:吸管、篮子、杯子、瓶子、纸筒、纽扣、帐篷……通过实物展览,拓展幼儿关于“洞洞”的新知识,生发新的博物活动。

2.探究博物馆藏,展示幼儿对经验认知构建的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 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在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即使是一同进行探索,每个人的探究方式也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看世界的角度。有的提出问题,有的创意制作,有的展示探究新发现……幼儿通过展示不同表征方式,能自主学习他人的经验。

(1)幼儿围绕主题思考不同的问题,最终展示形成“问题墙”,由此衍生不同的探究方向,成为幼儿后期探究的源动力。

如:大班机器人博物馆活动中,幼儿围绕探月机器人思考不同的问题。探月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它怎么到月球上的?谁来控制它?它的电池用完了怎么换?它要是碰到月球表面的大坑或者大陨石怎么办?它摔倒了能自己爬起来吗?……最终形成“问题墙”,由问题墙可以衍生不同的博物馆活动。

(2)幼儿通过个性化的创意制作,在博物活动中形成创意作品展,不仅表达了自我,也为同伴提供创意灵感。

如:大班原始人博物馆中,幼儿为原始部落设计图腾,通过将不同动物创意成为神勇无敌的神兽,用纸剪贴,用泥塑造,用颜料描绘,用生活物品装饰……形成创意作品展,表达了幼儿内心不同的神奇世界。

(3)幼儿在博物探究时积累了许多个体经验。教师帮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图画、数字、照片等形式保存,形成经验博物展,展示幼儿各自习得的经验,更为他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

如:小班瓶罐博物馆中,幼儿在探究游戏中感知瓶罐的不同特性。这个瓶子是用塑料做的,摔在地上不会破;矿泉水的瓶口小,不能装绒球,塞进去就倒不出来了;瓶子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又高又胖的瓶子能装下最多的米……

(二)馆由我管——在策展布展阶段中站稳儿童立场

策展、布展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建馆的“小馆家”角色,需要幼儿深入思考、积极探究、合作共构、审美表达,对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挑战性。

1.小“馆”家设计规划,合作布展。

整个小“馆”家博物馆活动始终由幼儿的兴趣拓展而来。丰富的藏品引发了幼儿展览的兴趣。他们开始讨论:“在博物馆里展览些什么?”“我们的博物馆该如何设计、布局?”……在问题催化下,幼儿合作设计博物馆布展格局,设计宣传海报。活动过程发展了幼儿的分工合作能力,更体现了小“馆”家的主人翁意识。

2.小“馆”家出谋划策,共商策展形式。

皮亚杰与英海尔德认为:当幼儿投入到游戏中时,他们会协商角色和规则。幼儿会接触他人的需要、观点、心理和思考方式;通过这种互动,他们的观点和思想逐渐成熟。

幼儿完成博物馆布展,随之而来许多新问题:“邀请谁来参观?”“用怎样的门票?如何售票?”“由谁来担任解说员?怎么介绍?”“可以允许参观者体验吗?”……制作门票、送邀请函、带领参观讲解,每名幼儿都以不同形式来解决问题。他们讨论时间表及每次参观所需要的时间,在讨论中学习统筹安排和互相协作。

3.小“馆”家竞聘上岗,共建对游戏的理解。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能力。

在策展活动中,幼儿在一起解决实施策划过程中产生的分歧。如:采用谁设计的门票?由谁来担当小讲解员?最后大家决定采用竞聘上岗的游戏方式,在“博物一刻”活动中,用投票方式选出最佳门票和小小讲解员。

(三)馆为我用——在博物互动阶段中站稳儿童立场

幼儿在了解不同班级博物主题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计划和选择,凭票在各个博物馆之间品味鉴赏、探究学习、拓展经验,尝试更多元的艺术表征。不同的博物主题情境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这是整个博物馆活动中最为开放的部分。

1.小“馆”家博物讲解,促进相互学习。

幼儿在前期自发性的博物游戏中表现出他们独特的经验与理解,将他们所知道的事物绘成图画、搭建积木,展现及强化他们的理解。因此,幼儿很愿意与他人分享、彼此交换与主题相关的观点,建立共享观点。

有意思的是,幼儿还非常喜欢介绍自己失败后总结的经验:

小班瓶罐博物馆:不能把绒球塞进小嘴巴瓶,会拿不出来的。

中班球球博物馆:要拿小一点的球玩穿越迷宫,因为大的球不易转弯,会卡住。

大班绳博物馆:粗绳子捆扎木棍时很难打结,反而会松开。

在小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参观者被激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想亲自尝试、验证小讲解员的说法,形成了相互学习的自主氛围。

2.小“馆”家博物鉴赏,引发探究共鸣。

小“馆”家博物馆为幼儿学习提供了真实与令人信服的环境。每一件小“馆”家藏品都向参观者传达着背后一个个鲜活的探究故事,并引发了探究共鸣。“这么漂亮的图腾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以前也用纸盒做汽车,但没有做过那么大的卡车!那个飞机做得不对,前面应该只有一个起落架。彩虹糖褪色图案真好看,如果换个摆法会怎么样?我用纸盒来搭高楼能超过这个吗?……”幼儿在欣赏藏品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思考、判断、设计、探究,这就是幼儿独特的鉴赏能力,也是推动幼儿继续深入学习的源动力。

3.小“馆”家博物体验,促进社会交往。

幼儿在聆听讲解、仔细鉴赏之后,带着兴趣、好奇和疑问参与到博物馆的游戏体验中。他们需要与小讲解员沟通,进一步了解游戏的规则、步骤、注意事项等。游戏操作中,还需要与小讲解员或游戏伙伴协商、合作、反思、调整来解决各种问题,共同获得成功,成为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平台。

四、教师如何在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站稳儿童立场?

成尚荣先生谈及儿童立场时说: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在小“馆”家幼儿园博物馆活动中,教师对小“馆”家特质的理解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在活动中站稳儿童立场。

(一)给予幼儿充分支持,让博物内容更容易习得

小“馆”家博物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以幼儿自主的游戏方式开展自我学习。期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更充分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并进行专业的引导,打通幼儿间相互学习的通道。

1.建立幼儿自己的思维,有效提供自我解答问题的机会。

在大班机器人博物馆中,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了丰富的机器人展。但小解说员提出问题:那么多机器人,不知道该讲谁的?教师没有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幼儿,而是组织幼儿讨论,在相互辩论中,幼儿发现有些机器人的功能是一样的,有些材质是一样的。幼儿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可以按大小、材质、功能等分类讲解,这样可以解说更多的机器人,还能把机器人的特点讲清楚。

2.让幼儿通过设计和实际操作,优化最初提出的问题。

在规划开馆场次的问题时,幼儿根据讲解和游戏体验的时间来制订参观的场次。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计划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场次的制订不能仅仅考虑自己一个博物馆,还应该考虑其他馆的活动时间来统筹规划。于是幼儿在调查的基础上优化了先前的计划,使其更合理。

3.为幼儿搭建鹰架,鼓励幼儿在思维方面变得更像“专家”。

在小班糖果博物馆,幼儿正在讨论糖果的味道。嘻宝说糖果有星球味,这让大家都匪夷所思。教师鼓励他:“你要给大家说明理由,大家才能相信你呀。”嘻宝为了证明自己,带来了一盒没拆封的星球糖,显然他还没有尝过味道。“红色的是草莓味,黄色的是香蕉味,紫色是葡萄味,我的星球糖就是星球味的,这是地球味,这是火星味……”在他的讲解中,我们看到嘻宝像科学家一样根据糖果的颜色、外形进行推理判断。

(二)鼓励幼儿博物表达,让博物思维具有可见性

在小“馆”家博物活动中,教师努力让幼儿的思维具有可见性,使幼儿和教师都能够看到博物思维过程,因而可以接近博物思维,从而给幼儿提供机会来积极培养博物认知技能。幼儿真实的博物表达,可以协助教师更有效地为幼儿搭建学习平台并提出反馈意见。因此,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作品、绘画、记录等不同形式进行博物表达,彰显幼儿不同的博物思维。

在馆藏收集活动中——幼儿表达自己对博物主题的已有认知和问题,教师能观察到幼儿对哪方面问题感兴趣;从幼儿收集的馆藏品展中,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幼儿收集的途径,并开展相应的拓展交流活动。通过幼儿的探究路径,可以发现幼儿是怎样进行博物探究游戏的,对什么问题有疑惑。

在策展布展活动中——通过幼儿在分工合作中的计划以及调整的记录,教师能看出幼儿在合作中的分工、协作水平,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的博物创意,从而开展幼儿间的谈话讨论活动,共享经验,解决问题。

在博物互动活动中——教师通过幼儿的互动记录、在互动体验活动中的制作成品及照片视频记录,看到幼儿相互间的交流互动状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教师对此进行分析解读,进而调整活动重点和方向。

鼓励幼儿进行博物表达,为幼儿搭建自主表达的脚手架,让他们的思维具有可见性,这给幼儿提供了清晰观察自己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通过表征反思。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表达方式很关键。

(三)开展有效评价,帮助幼儿向他人学习

儿童立场的核心是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 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 坚守这一本义, 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因此,教师在活动中的评价不仅是真实、客观的,更是具有引领、推动作用的。

1.评价是为了发展幼儿的能力。

在小“馆”家博物活动中,教师评价的重点不在幼儿的作品是否美观、探究是否成功,而在于针对幼儿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作品美,美在哪里?怎样使作品更美?——发展幼儿的鉴赏、表达能力。探究失败了,问题出在哪儿?成功的经验的是什么?——发展幼儿的反思、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发展幼儿的协作、理解能力。

2.幼儿是博物活动评价的主体。

在小“馆”家博物活动中,教师应善于转换评价的主体,避免教师的“一言堂”评价。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更有利于提升幼儿在博物活动中的“小馆家”意识,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

“博物秀”评价活动,以幼儿的视角来讲述探究过程中的收获或问题更能引起幼儿间的共鸣;“博物投票”评价则是在同伴间进行的民意评价,收集幼儿广泛的评价意见;“博物辩论”式评价给予幼儿更为宽松有趣的评价平台,在博物辨论中促进幼儿间的相互理解。

以幼儿为主体的多种评价方式,使幼儿通过评价再次进行学习经验的调整和提升,也是教师通过评价帮助幼儿向他人学习的有效途径。

3.自我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反思。

为了促进小“馆”家博物活动更好地开展,教师不仅要对具体的博物活动进行分析评价,还要对“馆藏收集、策展布展、博物互动”三阶段活动的开展进行回顾评价。以观察记录、数据调查、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博物活动进行分析思考,形成调整思路和方案,进一步优化自己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引导、支持行为。这也是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馆”家博物馆活动中,我们期待让幼儿在亲历探究、亲自操作、亲身体验中“像博物学家一样探究,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像数学家一样精细,像发明家一样创造,像工程师一样做事”。教师聚焦幼儿成长的视野,在活动的三阶段中,努力探寻更为游戏化的创新博物活动样式,使幼儿通过亲历体验成为学习主体,让儿童立场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标准,而内化为教师的诉求。教师需在与幼儿呼应的过程中彰显和捍卫幼儿宝贵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博物立场博物馆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博物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博物馆奇妙页
露天博物馆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