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桂路小学“芬芳社团”课程建设实践

2020-08-19 09:13万丽君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成效开展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兴桂路小学社团课程建设方法,针对社团课程的筹备和开展,提出加强课程培训、优化社团课程设置、强化社团课程管理等对策,进一步促进学校社团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社团课程 筹备 开展 成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8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注重知行统一,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为了满足学生对个性化课程的需求,培养“品德好,本领强,勇创新”的“芬芳学子”,南宁市兴桂路小学自建校以来,基于学校文化和课程建设目标,积极探索社团课程的构建与发展之路,让“芬芳社团”成为校园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肇端——社团的筹备

(一)普及课程培训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新学校的社团课程起步,教师是否具备课程开发能力是关键。学校以每年的“芬芳夏令营”——教师暑期全员培训为开端,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培训,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前瞻性研究。每批新教师入职后都要参加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培训,建立课程团队,展开现状分析,拟定课程目标,编写课程设计方案。在课程启动前,学校还会进行社团课程的专题培训。在各级培训中,教师明确了社团课程的开发方向,具备了初步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

(二)开发课程项目

我校由学校课程部牵头,按学科、年级、兴趣等因素,组建各级课程团队。各团队运用SWOT技术分析优势、劣势,结合学校文化与师生实际需求,明确社团课程的目标及实施方法,确定课程项目以及每个项目的辅导教师。

同时,课程部还联合各方力量,包括热心的学生家长、专业的培训机构人员等,把这些力量引入学校课程建设团队中,让课程开发更全面、更开放。

(三)制订实施方案

我校制订社团课程计划,开设校级、年级、课后兴趣班三类社团。首先,定课程内容。辅导教师在学校社团课程项目的基础上提交社团组建与发展计划,由课程部审核修改,通过后在教师例会上公布项目。其次,定活动地点。根据项目,优先保障校级社团的活动场地,合理安排课后兴趣班的场地。同时利用社区、企业、家庭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一起统筹规划,让活动场地更广阔。最后,定参与人员。校级社团全校选拔参加;年级社团和课后兴趣班由学生按兴趣报名,走班上课,用不同的建设策略完成社团组建,保证学校社团课程整体方向与结构的科学性,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二、奔跑——社团的开展

(一)优化社团课程设置

现阶段,我校共开设校级社团13个、年级社团39个、课后兴趣社团37个。社团课程也按学校育人目标分为品德修养、能力提升、创客实践3种类型,种类丰富,项目多样,各年级的课程内容基本符合本年段孩子的兴趣及身心发展规律,呈现出“社”彩斑斓、花“团”锦簇之景。

1.开设品德修养类社团课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校基于“品德好”的育人目标,开设了一系列品德修养类社团课程。“唱出你的故事”“芬芳花语”“变废为宝”……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以德育团队为课程开发主体,设计了不同的社团课程主题。学校用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悟这个世界的真、善、美,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养成美好的德行,高年级的课程还走出校门,走进社会。

2.开设能力提升类社团课程

我校基于“本领强”的育人目标,以各学科团队为课程开发主体,开设了三大系列能力提升类社团课程。

首先,整合每年藝体方面的比赛,以艺体的骨干教师为主,开设了合唱、舞蹈、足球、乒乓球、篮球、啦啦操、国画、古筝等13个校级社团。校级社团面向全校选拔有天赋的学生加入,让学生接受系统的课程训练。同时各年级也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兴趣需求,结合教师特长,开设了羽毛球、扇面画、围棋等艺体类的年级社团。这两级艺体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特长、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平台。

其次,基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开设了“小书虫社”“‘纸尖上的中国”“小演说家”“数学夜空里最亮的星”等学科拓展类社团。这类社团让课本里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让孩子们在不一样的课程中感受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最后,为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我校以劳技和综合实践教师为主,开设了“魔力手工花社”“看纸72变”“中国结”“黏土的奇妙之旅”“DIY面具”等手工劳技类社团。这些社团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尝试。

3.开设创客实践类社团课程

创客实践类课程是综合性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为了培养“勇创新”的“芬芳学子”,学校开设了机器人、魔方、“乐高梦工厂”等创客实践类社团。这类社团联合学校科技教师与校外机构专业人员的力量,确保社团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每学期划拨一定的创客项目经费,保障设备和耗材的投入。我校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小创客”们打开了创造之门。

(二)开放社团课程指导

每学期的最后一次社团活动,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芬芳家长社团”活动。用好丰富的家长及社会资源,让家长给孩子们直接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开设“芬芳家长社团”的初衷。各行各业、多才多艺的家长也像教师一样认真备课,提交社团教案给教师和学校审核,为孩子们带来了开放式的家长社团课程。

例如,从事园艺工作的家长带着孩子们“巧手插花”,当消防员的家长领着孩子们体验“小小消防员”的工作,当急救员的家长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当企业高管的家长告诉孩子们怎样进行目标管理,还有全职妈妈们的各项拿手绝活:面点制作、衣物收纳、手工刺绣……也有家长利用自己的资源给孩子请来了专业人士,让社团课程的指导更为科学、开放。

家长的亲身示范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让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体系更全面、完善,也在孩子心中埋下了关于生活、理想与职业发展的种子。

(三)强化社团课程管理

学校设置社团课程管理机构,联合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力量,对社团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首先,学校课程部主管社团的创建、实施及评价,统一管理条例,做好量化评价表格,细化管理程序。其次,学校年级组和家长一起统筹协调好各社团课程的参与人员、场地及物资保障,安排社团成员参加校内外展示或交流。最后,社团内设置相应的部门与职位,社团干部对社团的常规工作进行管理,如选出正副社长、助教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后勤委員,进行小范围的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更有集体感和归属感,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策划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社团干部由社团成员民主选举,定期改选,让社团内部管理公开化、透明化,让每个成员都能在社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锻炼。学校通过三级网格化管理,大大减轻教师的管理任务,更有利于实现社团的良性发展。

三、绽放——社团课程建设的成效

经过短短一年的实践,“芬芳社团”课程已成为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影响力日增的校本课程。学校以“六一”儿童节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为契机,让学生充分展示社团学习成果,还鼓励孩子“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比赛与展示活动。

社团课程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的辛勤耕耘下硕果累累。学校合唱社团在2019年兴宁区艺术节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学校舞蹈社团参演的节目——《最美中国娃》在广西南宁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播出;学校美术社团成员在“广西八桂画童”、兴宁区艺术节等活动中斩获众多奖项;学校体育社团的孩子们在兴宁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学校创客实践类社团的作品在学校科技节中让人大开眼界……芬芳花朵齐争艳,硕果累累满枝头,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展示个性、发挥特长,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品德好,本领强,勇创新”的“芬芳学子”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我校作为一所新学校,在开展社团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社团活动形式较单一、社团评价体系还未形成等。我校“芬芳社团”课程将进一步发展、完善,起到凸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成为“芬芳课程”体系中的一张名片。

注:本文系南宁市“特级教师专项”C类课题“兴桂路小学‘兴桂教育课程文化体系建构的研究”(课题编号:TJ2018C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万丽君(1981— ),女,回族,湖北仙桃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湖北省仙桃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与教学管理。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成效开展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初探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