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运动型班级文化的尝试

2020-08-19 09:13肖振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立定跳远班级文化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将运动融入学生生活,培育运动型班级文化的策略,以立定跳远的教、学、研、训、赛的教学过程为例,提出巧设阵地,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增强意识;精准指导,综合施策,内外结合,提高频率;创新方式,学练研赛结合,体验成功,培养习惯等教学对策。

【关键词】初中体育 立定跳远 班级文化 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143-0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运动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父母支持参加体育锻炼的、父母喜欢体育锻炼的、有自主体育锻炼习惯的、自主体育锻炼频率高的学生,以及“大课间”开设较好和“课后一小时”开设较好的学校,其学生的体能成绩更好。当前,许多学生缺乏对体育与健康的正确认识,他们除中考要考的体育运动内容外,对其他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同时,受从众心理和班级氛围影响,学生还缺乏运动的主体意识、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力。

为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笔者注重营造运动型班级文化氛围,因地制宜,巧设体育与健康文化宣传专栏和便于学生自主训练的小场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综合施策,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创设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動内容,提高学生日常自主运动的频率;创新体育活动展示、交流、竞赛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运动的作用和乐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下面,笔者以立定跳远为例,谈一谈如何将运动融入学生生活,培育运动型班级文化。

一、巧设阵地,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增强意识

立定跳远是一项传统田径比赛项目,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初中、高中、大学每年体质测试项目,其悠久的历史和与其有关的精彩人物故事能调动学生学习立定跳远的积极性。教学中,笔者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设置体育文化宣传专栏

在教室里设置立定跳远历史文化与人物故事宣传专栏。笔者发动全体学生查阅有关立定跳远的历史文化、著名赛事、精彩人物故事、技术动作分析、训练和竞赛活动视频等,建立班级立定跳远宣传小组,收集、整理、出版宣传专栏,开展分享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宣传,提高学生对立定跳远这一运动项目的综合认识,促进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型班级文化建立。

(二)设置自主训练小场地

充分利用校园空地和教室附近的弹性活动空间,张贴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分解图,灵活设置学生自主训练小场地,满足更多的学生随时随地灵活进行体育运动的愿望。笔者发现,由于教室离运动场地较远,在高楼层教室上课的学生课间不愿意去运动场运动。为此,笔者除在校运动场、体育馆绘制跑、跳、投等专用的场地外,还在一些楼层空地、楼顶、树荫空地上灵活补充建设一些软质场地,绘制立定跳远、跳绳、摸高等场地。例如,笔者利用教学楼前的一排树,在树荫下铺设塑胶砖,在树枝上扎设不同标高的小布条,在树干上挂出一些学生的摸高纪录,引发学生摸高兴趣;在教学楼顶及较宽的楼间连接、休闲处,铺设软化地胶和防护栏,绘制小型立定跳远的多个成绩档次的格子和摸高线等。这样做,方便学生自主开展零星的练习,能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便利性和频率。

二、精准指导,综合施策,内外结合,提高频率

立定跳远的技术训练主要包括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内容丰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需要多方面运动技能和良好的体质支撑。教学中,笔者把立定跳远的技术训练与其他体能训练有机结合,综合施策,课内外、校内外结合,提高学生运动的频率。

(一)动作分解,精准指导

在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学习起始阶段,将慢镜头视频直观形象展示和教师示范、讲解相结合,对技术要领进行分解示范和精准指导。例如:预摆要领,要重点示范和精细指导站立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两臂自然前后预摆的过程与两腿屈伸的过程和两臂用力的方法。起跳要领,要重点示范和精细指导两腿随两臂摆动时屈伸的过程、两脚用前脚掌迅速用力蹬地的方法。腾空要领,要重点示范和精细指导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前送的方法。落地要领,要重点示范和精细指导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而下向后摆及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的过程。

(二)抓住关键,突出细节,纠错强化

抓住身体重心把握,摆臂起跳连贯动作,瞬间蹬地的动作及力量控制,收腹抬腿及落地平衡等关键环节,组织学生反复进行练习、观摩、感悟,并拍摄一些学生的动作视频,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揣摩反思,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强化。

(三)综合施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训练实效

组建立定跳远自主训练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合作互助。指导学生测定并记录起始阶段小组成员立定跳远的距离,自主确定每周立定跳远的目标距离和最终的目标距离。明确每个小练习场地的学生管理员,制订小组错时训练时间表,组织开展小组自主训练记录赛,定期组织展示交流评比活动等。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立定跳远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体育运动项目的能力,促进运动型、学习型小组的建立和运动型班级文化的形成。

(四)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拓展运动时空,提高运动频率

第一,积极组织和开展校内的课外体育活动,把“大课间”活动及“课后一小时”活动的组织纳入课程表;建立跳远、跳高、跳绳、跨栏、短跑、中长跑、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多种体育活动社团,定期开展体育社团展示、交流活动,定期开展表扬奖励活动等。第二,充分利用家庭环境、家长资源,把有体育特长、喜欢体育运动的家长引进学校,请其担任校外体育运动辅导员,带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学生和家长联合体育趣味活动等,促进体育运动家校联合,将运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拓展运动时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促进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

三、创新方式,学练研赛结合,体验成功,培养习惯

为有效提高学生对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认识、领悟力及動作协调性,促进学生体质及运动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笔者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的技术指导和专项训练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练研赛活动,例如,组织开展深蹲(或半蹲)跳起训练、单脚交换跳训练、原地起跳摸高训练、蛙跳训练、后蹬腿训练、障碍跳训练等。笔者还注意收集当地体育运动(包括民族体育运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以及本校各年级出色的体育运动尖子的信息,建立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信息库,有意识地邀请县、市、区体育项目专业运动员、本校体育尖子进课堂,给学生做示范,分享体育运动经验,与学生互动、竞技,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兴趣和信心。

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立定跳远练习记录赛(见表1)。每周各小组汇总一次,半个月开展一次班级交流评比活动,评出单项奖、综合奖、自创奖、团队进步奖、达标奖等,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激励学生自主提高,积极锻炼。

在日积月累的运动中,学生感受到每天自主运动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参与运动的成就感,培养了运动兴趣、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运动型班级文化也在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立足学校实际,营造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灵活创设便于学生运动的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练研赛活动;立足学生需要,发挥学生体育锻炼主体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运动习惯,把运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培育积极的运动型班级文化,对落实课程目标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肖振(1970— ),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玉林市玉州区苗园中学政教处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初中体育与健康。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立定跳远班级文化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与训练研究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对“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
论“抠细节”对立定跳远教学的促进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提高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