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0-08-21 05:33黄海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常规

黄海生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0 引言

髋关节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损类型,因髋关节主要由股骨头、髋臼组成,其损伤多伴有外伤史,因外力直接或间接导致损伤,因其生理解剖学特异性,周围包裹丰富的软组织,需及时开展外科手术治疗,促使骨损复位及愈合[1]。经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临床导致髋关节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因老年患者年龄增大,生理功能减退,骨密度及骨强度持续降低,多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情况,为骨折高发人群;同时,因老年患者机体特异性,骨折自愈能力降低,需及时进行开展手术治疗。选取适配的手术方案尤为重要[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常用的髋部手术方式,现研究笔者为了分析其临床治疗有效性,以常规内固定患者为参照,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共收集104例老年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均为本院住院部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髋关节骨折患者,病理纳入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自拟蓝红双色进行数列分布,均分病例,52例蓝色纳入常规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区间43-95岁,中间值(66.82±2.54)岁,损伤部位:于右侧骨折29例、左侧骨折23例;致伤因素:交通意外伤17例,扭伤10例,跌倒伤18例,其他7例;其中12例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10例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9例老年患者合并风湿性关节炎、10例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11例老年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红色纳入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区间40-92岁,中间值(67.01±2.49)岁,损伤部位:于右侧骨折31例、左侧骨折21例;致伤因素:交通意外伤20例,扭伤8例,跌倒伤19例,其他5例;其中13例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11例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11例老年患者合并风湿性关节炎、12例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4例老年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统计校验两组老年患者基线资料(P>0.05),具有后文比对价值。

纳入原则:(1)所选患者均符合《骨伤科医学》[3]对髋关节骨折的评估依据,患者均符合手术开展指征,遵医嘱接受手术治疗;(2)患者入组前均签署书面知情书,授权资料进行数据统计;(3)研究项目开展征求伦理批准。

排除原则:(1)既往手术史、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患者;(2)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借助X线明确其骨损情况,对患肢进行牵拉,评估患者机体情况,辅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确保患者早期满足手术开展指征。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固定术,依据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操作实施;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指导患者手术体位,对病灶部位进行消毒及铺巾,选取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处做手术入路,呈弧形切口,逐层深入,避免损伤坐骨神经,钝性分离方式充分暴露股骨颈,取适宜长度截骨,依据其大小选取适配的假体,对受损的骨面进行清理,确保最佳倾斜弧度,于局部留置引流管,结束手术;术后采用抗生素抗感染;予以患者相同术后护理及康复方案。

1.3 评价标准

比对两组患者不同手术开展指标;借助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4]对其髋关节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数采用百分制,主要涉及维度包括活动疼痛、活动范围、承重能力等,分数与髋关节功能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卡方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手术治疗指标分析

观察组术中出血总量、术中输血总量与常规组比对,具有一致性,观察组手术耗时、术后引流量等指标低于常规组,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手术治疗指标分析(±s)

表1 两组不同手术治疗指标分析(±s)

组别 n 术中出血总量(ml) 术中输血总量(ml) 手术耗时(min) 术后引流量(ml)观察组 52 321.25±16.52 415.26±25.02 95.25±8.58 94.03±9.63常规组 52 320.76±15.86 409.63±24.96 111.63±12.03 109.83±10.47 t 1.274 1.193 8.629 9.302 P 0.958 0.921 0.000 0.000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结果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指标具有一致性,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指标均显著提高,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结果分析(±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结果分析(±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2 71.25±6.54 91.03±7.88常规组 52 72.03±6.61 83.63±7.15 t 0.182 7.006 P 0.896 0.001

3 讨论

髋关节骨折好发部位为股骨颈,患者在损伤之后伴有明显的功能活动受限,以髋关节疼痛、局部肿胀、跛行为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髋关节骨折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伴有生理性腰腿疼痛情况,因部分髋关节骨折损伤早期病理表现不明显,极易被患者忽视早期表现,当出现严重肢体疼痛时多伴有明显骨折畸形、错位情况,需及时开展手术治疗,恢复关节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5]。因髋关节生理解剖学特殊性,其周围组织分布较多的软组织及血管神经,手术治疗开展难度较大,老年患者手术耐受度较低,手术期间极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导致复位畸形、再手术情况发生[6]。

既往针对髋关节骨折多采用常规内固定术,于股骨颈进行固定,但远期效果不佳,易导致术后并发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治疗髋关节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因其手术创伤较大,临床学者针对髋关节手术开展指征尚无统一论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机体耐受度低等特异性,手术开展需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全面评估患者机体状况,提高手术开展安全性;并于临床手术实施期间加强对患者机体评估,于全面麻醉下开展,规范手术操作;并于术后建议开展早期康复指导[7,8]。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总量、术中输血总量与常规组比对,具有一致性,观察组手术耗时、术后引流量等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指标具有一致性,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指标均显著提高,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确保手术指标的前提下,可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固定术。

综上,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治疗中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髋关节手术效果,利于术后恢复,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常规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常规之外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