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节记忆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2020-08-21 17:20宋晴何静
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儿童玩具认知心理学

宋晴 何静

摘要:为改变训练儿童记忆玩具过于单一的情况。以记忆加工模型中原型匹配理论模式识别为背景,总结记忆训练方法对儿童玩具设计的指导作用,将情节记忆应用于玩具的设计中。设计一款基于情节记忆的儿童玩具来训练提升学前儿童的记忆力。以情节记忆为指导进行玩具设计可以为提升儿童记忆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情节记忆 原型匹配理论 儿童玩具 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8-0131-03

引言

玩乐是儿童认知世界最主要的方式,玩具在其中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1]。目前,市面上关于儿童启蒙教育的玩具,形式单一且缺乏理论依据指导,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与思维方式与成年人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设计人群的特殊性,使玩具的设计与儿童认知阶段相匹配。宋娟[2]等从儿童的收纳意识出发,设计了一款有助于儿童养成收纳习惯的玩具。张祖耀等[3]通过对儿童认知过程分析,设计一款以博物馆文创玩具产品。在智力发展最为重要的儿童时期,记忆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记忆是高级认知过程发展和形成的基础。文章前期通过对儿童心理认知的探究和掌握其记忆加工规律,发现市场上关于训练儿童记忆玩具的不足,继而展开设计。

一、儿童认知的发展与记忆加工模型

(一)儿童认知的发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推进了认知心理学在儿童智能发展上的研究。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

大脑中负责长期记忆的额叶和海马体(即有意识记忆的大脑结构)在幼儿8到9个月的时候开始生长,在此之前只有能维持一天左右的短期记忆,人在回忆这个年龄之前的场景都是图片式的——色彩丰富且细腻、但缺乏内容(4。儿童能形成持续到成年的记忆年龄在3.5岁左右。学前儿童处于意识中心,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据着优势地位,儿童记忆发展对知识文化的学习有着直接作用。

(二)记忆加工模型与情节记忆概述,如图1

记忆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信息的编码(识记)、储存(保持)、提取(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51,其中记忆提取的表现形式有两种:能重新回想起那些经历过不在眼前的事物叫做回忆;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能认出来称为再认。

根据时间和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进行分类,其中按照时间可以把记忆分成感知覺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按照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其中陈述性记忆又分为语义记忆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指的是数学公式、化学反应式等概念;情节记忆指的是个体在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具体事情的信息[5],例如参加生日聚会,某个愉快的经历会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信息,然后儿童会将经历以情节记忆的方式储存起来,儿童在真实经历的场景中是有感情的带入的,有助于对事件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促进了信息的编码和再认。当一段经历被重新唤起时,就激活了神经元关联的一片区域或网络,各种要素从大脑的储存空间被提取,进行组合最终形成情节记忆,学龄前的儿童更多是以情节记忆为主。改善记忆很大程度依靠对线索记忆重新提取的有效程度[5]。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别如表2所示。

(三),原型匹配原理与记忆的关系

原型匹配理论是指当个体看到特定事物时,相当于看到了其原型加上一定偏离[5]。如图2所示,左上角是由9个点构成的三角形原型,其他的图形则是不同偏离程度之后的表象。因此,只要能够将事物与其原型匹配起来就能完成模式识别,当识别的对象较为复杂时,也可以通过对其结构的拆分、部分匹配从而达到识别的目的。

例如当一名儿童在动物园看到长颈鹿时,通过黄色,斑块,长长的脖子等多种感觉综合判断出这是一个长颈鹿,外界信息在获得儿童注意后,感受到的影像会拆分编码到感觉储存区[5],这种由多种组合构成的形态就是儿童心中长颈鹿的模板,在学龄前时期,提升儿童记忆力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其储备的物品模板数量。原型匹配理论不要求严格的匹配,这样会减轻儿童的记忆负担,使识别更加灵活。这种有差别的再认对于早期儿童智力和想象力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儿童记忆的发展就是从无意识的再认,经过父母的引导和训练,逐渐向高级的有意识的回忆发展。

二、记忆型玩具的设计方法

记忆型玩具将训练记忆的方法应用到玩具设计中,以多人参与和,相互竞技为特点,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在玩耍中提升儿童记忆力。如图4所示,常见的记忆训练方法有以下4种。

1.复述法。通过增加再认的次数和不断复述来加深大脑的相应痕迹。此类玩具通过使儿童反复对同一物体进行辨认达到训练的效果,娱乐的性质很少。例如现在市面上比较火爆的点读机,如图5所示,儿童通过手指的按压选取想要了解的图案,玩具会不断的通过语音来反馈图案的名称。儿童在一岁左右就已经具备模仿能力并学会喊爸爸妈妈及一些简单的词汇,复述其实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将复述法应用于玩具设计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记忆的方法。

2.空间记忆法。把画面印在脑海里,再通过回忆提取画面中各个物品的位置。此类玩具更多地强调短时记忆,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有一段视野盲区的过程。例如美国的一款玩具企鹅蛋,如图6所示,儿童通过前期的观察记住每个企鹅内部的颜色,通过短期记忆选取有特定颜色的企鹅往前移动一格。儿童在1岁左右就可以形成维持一天左右的短时记忆,空间记忆法非常适合对幼儿的启蒙。

3.关联分类法。此类玩具的使用方法更多借助的是儿童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算能力,运用行动或想象将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向联系6,联系不必是逻辑的或者现实的,唯一重要的是提供了记忆"。如图7所示,这是一款帮助儿童记忆英语单词的玩具,鼓励儿童将具有相同首字母的单词对应的图片放置在同一个盒子里,对英语单词进行关联与分类。关联分类记忆法并不是所有阶段的儿童都适用,这种依靠逻辑的记忆方法要在具体运算阶段才能形成。

4.加入情感法。加入情感法要基于情节记忆,如果编码的信息有情感的特性、价值观或者意义就会被重视。反之则会被丢弃。此类玩具可以利用儿童在记忆的事件中所包含的情绪和感情,这对提升记忆储存能力和提升回忆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1。通过将儿童真实感受过的经历和情感融入到玩具呈现的训练素材中,可以引起共鸣。例如VTECH这款玩具,将儿童拍摄的包含自己小伙伴的静态照片与动态的动画相结合,然后通过有趣的视频向儿童传授知识,如图8。

目前市面上训练儿童记忆的玩具并不少见但玩法较为单一,大多以模块化的造型为主,玩具的使用过程过于机械化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另外,只触及到视觉上的训练而缺少触觉、听觉以及情感刺激,方正的外形和单一的材质更加容易使儿童产生厌倦。复述法、空间记忆法和关联分类法的训练记忆方法在现有记忆型玩具设计中都有所体现,但加入情感型的训练方法因其创新的难度,很少在设计中被利用。

三、情节记忆对玩具设计的指导意义

如图9所示,这是两名儿童的暑假回忆照片,图像内的元素主要:

有两个儿童、花草和房子等,这些元素即为训练记忆的起始点,通过父母的一些提问和引导,使儿童回忆起相关联的事件、表情、姓名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相关联的线索等,从而达到图像再认、提升记忆的作用。

整个过程对玩具设计的指导意义如下:1.增加可玩性。兒童可以组合不同属性的原型卡片,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2.动手拍摄照片获取记忆训练的素材。内存卡中储存具有全部属性结合的案例照片,以备儿童在刚开始使用时照片量不足的情况,同时家长也可以连接蓝牙上传过去拍摄过的老照片。3.在奖励机制上,当全部的元素还原成功后,装置可以通过声音等其他感官刺激对儿童进行鼓励。

四、设计方案

(一)目标对象

经过相关市场调研和目标用户记忆特点的分析,设计一款以相机为载体,训练儿童记忆,帮助儿童提升英语词汇量的玩具,名为“记忆拼图机”。设计的目标对象是3-10岁正处在前运算阶段,逻辑思维正逐渐形成的学龄前儿童,此时L童的大脑正处在将物体由模糊状态转换成清晰状态,并且通过辨认和区分来达到强化认知和记忆的阶段,负责长期记忆的额叶和海马体已经发育成熟。

(二)设计概念

设计概念如图10所示,儿童大多偏好明亮、对比强烈、轻松的色彩,玩具的整体颜色以温暖醒目的黄色和深棕色为主[10],外形取自熊的意向,丰富的色彩和有趣的外形可以减少儿童的枯燥感。整个装置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便携式相机,方便儿童收集真实影像记录美好,下半部为左右对称的卡片底座。每张卡片的背后内置NFC传感器,底座通过NFC读卡器获取卡片的标号从而对应到卡片正面显示的属性。具体的使用步骤如下:首先使用便携式相机进行真实影像的拍摄,然后将相机和底座结合,通过放置左右两种属性的卡片,屏幕会还原出兼具两个属性的部分拼图模块并播放相应的英语单词读音,经过多次回忆与卡片配对,最终还原成完整的一张照片。

(三)设计原理阐述

如图11所示,将儿童真实经历过的情节记忆融入到玩具的使用过程中,记忆训练的素材是儿童真实经历过的回忆照片,装置依据原型匹配原理对图片中所包含的元素进行拆分,用卡通的表现形式进行呈,现。借助推理能力,儿童应用分类组合法将两个相关联的原型卡片进行组合如开心、女孩,逐渐还原出完整的照片。基于情节记忆,组合多种记忆方法,配合着父母地参与,可以极大地提高儿童学习英语单词.地兴趣。

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1二胎政策的开放,益智类的玩具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认知的深入,将会有更全新的玩法和更强的指导性。训练儿童的记忆力不应局限在家庭和书本,也可以以情节记忆为指导。将情节记忆融入玩具设计,为提升儿童记忆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由于学龄前儿童个体的差异性和客观条件的局限性,因此后期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玩物自信:中国民间玩具“玩”的特质[J].装饰,2009(07):12-17.

[2]宋娟,杨亚萍,张帆.基于收纳意识的儿童玩具设计[J].设计,2019,32(13):118-120.

[3]张祖耀,张紫然基于认知过程的儿童智能交互玩具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13):20-22.

[4]茱莉亚:肖.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5]邵志芳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6]姜英杰,金雪莲,龙翼婷.儿童情景记忆绑定加工:研究范式、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02):246-253.

[7]埃里克詹森,卡伦马克维茨.记忆提高手册[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

[8]顾恬伊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儿童益智玩具研究设计[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9]李和森.探议幼儿行为特征与幼儿型玩具设计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4(03):78-81.

[10]史俊巧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探析[J].设计,2017(06):112-114.

猜你喜欢
儿童玩具认知心理学
清单
基于知识图谱的交互式智能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儿童互动机器人的造型设计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浅谈运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浅谈趣味性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