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研究

2020-08-21 09:05陈琦琼
数码设计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陈琦琼

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3-0155-01

Abstract:Cultivatingstudents'thinkingabilityisanimportantpartofthecurrentprimaryschoolmathematicsclassroomteaching,whichcanhelpstudentsgraspmathematicsknowledgemorequickly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students'mathematicscomprehensivequality.Inordertorealizethepurposeofcultivatingstudents'thinkingability,thispaperanalyzesthesignificanceofcultivatingstudents'thinkingabilityintheclassroomteachingofprimarymathematics,andputsforwardsomespecificSuggestions,hopingtoprovideafavorablebasisforthedevelopmentofprimarymathematicsclassroomteaching.

Keywords:Primaryschoolmathematics;Students;Thinkingability;Trainingstrategy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更多挑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全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总结和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有利于提高教育从业者对这一方面的认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分析

1.1对开展教学任务的意义。根据以往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且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困难,常常都是采用“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等方法进行学习,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了解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及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数学教学得以顺利开展[1]。

1.2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优秀的成绩。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尤其要重视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探索。同时,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及知识总结能力也将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2.1从感性认识入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难充分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就需要从感性认识上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以增强。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这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别制作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利用学习工具来进行拼拆和直观演示,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仔细观察,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进而抽象概括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数学计算公式的同时,利用数学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总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数学教学的需求,更加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必须要利用语言直观、图像直观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过渡向抽象逻辑思维,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2]。

2.2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例如:在进行“长方体”这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用“灌输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无法保证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保证教学效果,可以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冰箱、空调等电器进行联想,掌握这些电器的形状和特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关生活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2.3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巩固学习内容。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需要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利用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找出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3]。例如:在進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圆柱体进行拼割,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之后对其进行推导,提出圆柱体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相似点、圆柱体表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似点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这一知识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维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及引导者,教师必须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特点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选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陆鹏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0(10):29-30

[2]郭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87-88

[3]李春梅,刘选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66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