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2020-08-21 09:05陈思涵
数码设计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语文

陈思涵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既是深化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也是涵养家国情怀、构筑精神支柱的根基,更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语文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总称,教师要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要将传统节日的核心精神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培育和践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节日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3-0161-01

Abstract:Asanimportantpartoftraditionalculture,Chinesetraditionalfestivalscontainricheducationalvalues:theyarenotonlythebasisfordeepeningnationalidentityandenhancingculturalconfidence,butalsothefoundationforcultivatingnationalfeelingsandbuildingspiritualpillar,andtheyarealsothesourceofbreedingsocialistcorevalues.Chineseisthegeneraltermoflanguage,literatureandculture.Teachersshouldgraduallyinfiltratetheconnotationoftraditionalfestivalcultureintostudents'Chineselearning,transmitthecorespiritoftraditionalfestivalstostudents,improvestudents'patrioticconsciousness,cultivateandpracticetheirsocialistcorevalues,andpromotestudents'all-rounddevelopment.

Keywords:PrimarySchoolChinese;Traditionalfestivalculture;Coresocialistvalues

中國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不仅映射着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也彰显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价值内涵,对于培育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入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课文拓展节日文化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比较贪玩,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直接向学生传输枯燥的传统节日文化,学生的接受度普遍不高,这样对于文化传递的效率也会降低。所以教师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中要通过课文来拓展传统节日文化,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学习课文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在课文学习当中通过课文的内容拓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过来,认真去聆听教师所将的东西。这样不仅学生在上课时的效率更高,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杜牧所著的《清明》时,可以引入刘长卿的《清明后登城眺望》来拓展阅读和对比教学,但不要引入过于复杂的诗词,这样方便学生的理解。《清明》这首诗主要是描写了作者在清明雨中的所闻所见,细雨纷纷,心境凄冷,触景伤情。《清明后登城眺望》这首作品主要描绘了清明后登城眺望大好河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当时的豪情万丈。同样是描述清明节时的情景,但这两首的情景和心境却截然不同。教师用这种对比和鉴赏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传递给了学生,加强了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开拓学生视野,利用多媒体了解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使用课本向学生传递传统节日文化是非常抽象的,课本中的节日知识也往往不够全面。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性和丰富性,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去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多媒体可以利用丰富的视频资源和图片资源向学生展示更为精彩的传统节日文化。在视频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都能感受到传统佳节的节日气氛,了解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在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

例如,在课文《嫦娥》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月亮的思考,“为什么古代人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亮像不像个大月饼”。然后教师给学生播放有关中秋节的视频,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中秋节的氛围,每到中秋节各族人民都要和家人聚在一起。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诗人通过月亮描写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中秋节在国人心里的地位,提高学生对于中秋节的文化自信。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对于中秋节的感触更加深刻,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3利用写作抒发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感情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传统节日认同感,同时也要让学生将自己对传统节日的感情抒发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书写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将自己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感触都写在作文里,通过文字的形式去将自己的爱国情怀表达出来,抒发自己对传统节日的感情。教师在学生写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节日资料,提高自己对于节日的了解,鼓励学生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写作,对于描写相同节日的学生教师将他们分在一组,方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交流。在写作前给予学生查找节日资料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查找到的资料以小组形式进行分享,对各自的资料进行整合,然后开始写作。在写作过程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写作,将自己对于传统节日的真实情感书写到作文当中,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爱国心理。通过作文的写作学生可以梳理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知识。同时让学生能够在查找作文资料的时候更深入的去感受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促进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去发扬传统节日文化。

4结语

传统节日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既是深化民族认同、增强民众文化自信的根本,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爱国敬忠的价值观、孝道至上的伦理观依旧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表达。小学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永兴.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08).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语文
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