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教育在农村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优势

2020-08-24 11:54赵全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育惩戒

赵全兰

【摘要】  教育惩戒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具有矫正功能和威慑功能,在班级管理中凸显其特有的优势。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發布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相应的教育惩戒。本文依此首先界定了惩戒的概念,接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阐述了个案背景和个案分析。恰当、合理地运用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凸显其优势。

【关键词】  教育惩戒 以惩促德 以惩促律 以惩促趣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238-01

0

马卡连柯说:“对学生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而且也是必要的”。惩戒,是指教育机构、教师依法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惩戒,它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戒的行为为结果。

接下来,以个案分析来阐述实施惩戒教育在农村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优势。

个案背景:

农村学生,不善交流,见识少、知识面窄、接受能力缓慢,自学能力差,学习习惯不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成绩上不去,看到成绩不好,又不刻苦,懒惰的心理致使他们有了一种过一天混一天的打算,没有兴趣努力学习了。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卑感强。这种情绪会使他们的思维受到压抑、阻碍,久而久之丧失学习信心。别的心思就滋生,各种违纪频频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

鉴于种种,班级的惩戒教育优势凸显出来。首先,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在其接受外在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外来的强制性规范不可避免;在其走向自律之前,他律是必经途径。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学生知道自己犯错误时,内心都有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要。为了让班级每位同学受益,需全方位把控。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采用迂回为本的方式,必要的时候可进行隐性的批评,如事发的一个眼神等,性格外向的学生可采取选择性的惩罚:如罚背诗、值日、跑步、为大家表演节目等。在适度的惩戒中让其明白什么是不当行为,同时以一告百,让所有的学生都受到教育。

个案一:以惩促德

X,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娇生惯养的女生。被宠着养大的公主自然就有公主病。劳动委员多次反映X不参加班级劳动,宿舍舍长也说X同学不会收拾个人物品也不参与宿舍劳动。一次我上课,发现黑板没有擦,上一节的老师书写的内容清晰的呈现在我眼前。我看了一下值日名单,恰好就是X同学的名字,又加上这节课的内容不怎么重要,心生一计。我既没有提醒她也没有生气,一节课心平气和的上完了。关键是我在原来的黑板字上写着我的字,教室里多次出现窃窃私语,说X的不是或者老师太牛了。课后跟她聊了很久,这种舆论惩戒对她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接下来基本上都会完成自己的值日。因为很少参与劳动,结果不尽人意。一次班级值日工作没做好导致班级被扣分,于是我决定惩罚她连续三天打扫教室卫生并保证不被扣分,同时,我也亲自帮助她打扫,提醒她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激励她维护集体荣誉,培养责任意识,也锻炼了她的劳动能力。惩戒是责备,也是关怀。

个案二:以惩促律

Y,男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自习课上经常和他人讲话,以Y为中心,辐射整个教室、严重影响班风学风。上课接下嘴,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用科任老师的话说就是除了说话没有别的毛病。全班点名批评无果,私下促膝相谈无效,约见家长,家长也很无奈。感觉就一老鼠屎,头大无比。无意当中我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的一则教育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曾教过一个任性的、胡闹的、没有约束力的男孩罗曼,为了让他认识到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是失去自由,苏霍姆林斯基用绷带将他的右手捆在衣袋里,使他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都无法使用右手。这个孩子体会到了: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了自由,生活将是一种什么滋味。最终罗曼学会了约束自己。效仿教育大家,我就取消了他课外活动的权利,让他留在教室里自习,我守着他。这种“剥夺”式的惩戒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经过两三次后他基本能管好自己,遵守自习课纪律了。合理的尺度、恰当的方法是教育惩戒取得成效的关键。惩戒是严厉的,也是温暖的。

个案三:以惩促趣

Z,性格温和,诚实稳重的一潜力股男生,各方面表现一般,让人不容易记住。可是有一次却深深的记住了。记得一次上课,手机铃声从某个角落洒满了整个教室,教室瞬间安静的窒息,众人目光一致向我,循声溯源,又把目光投向了声源。这是要看我如何处理呀。在这之前我就听说Z学生平时里就喜欢电脑,于是就坡下马,以趣施惩。罚他用周末的时间做一份以“睡在上铺的兄弟”宿舍文化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的PPT文件。等到第二周班会课展示时,全班师生都惊呆了。他搜集了全宿舍的每个人的照片、兴趣爱好、绰号、理想等,将音频、视频等处理的很好,水平在我之上。班会课上,同学们感觉在看一部发生在身边的小电影,回味无穷。Z也被誉为电脑小王子。事后我也跟他沟通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严禁带电子产品到教学区。后期再也没有发现他把手机带回课室,还承包了几乎所有班级有关电脑的操作。以趣施惩,以惩促趣,让学生在惩戒中享受兴趣。当然在惩戒之前,我们必然要充分了解受惩对象。了解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惩戒内容有的放失。才能在惩戒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惩,是出于爱;惩,是为了戒。

没有规矩,无以致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戒,就要让孩子为违规行为负责。“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惩戒应与说服教育结合起来。惩戒前后要进行说理,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辅之以行为指导,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反应,有没有引起误会等,这样惩戒才能富有人情味,也更有教育意义。让我们巧妙地、合理地运用惩戒教育,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惩戒
运用惩戒方法,转化问题学生
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教育惩戒
“教育惩戒”不能永远是“空白页”
浅谈教育惩戒权及教师素质
学校教育惩戒的法理分析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关怀是教育惩戒者必备的伦理品质
关于教育惩戒的几点思考
论司法伦理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