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背景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2020-08-28 18:04邓成梅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中职学校学前教育

摘 要:在“1+x”证书制度下,作为中职学校,树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育人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思考如何让“资格考证”和“能力培养”相统一,构建新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证书制度;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1+X”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2000年9月23日实施的《教师资格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具备教师资格”。同时,第十六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也就是说,前几年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只要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拿着毕业证就可申请领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视,“申请领证”已成为历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文要求,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云南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考试取证”的第一年。在“申请认证”到“考试取证”转型关键时期,2019年 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中提出,将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一是公共基础课模块(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和公共选修课模块。在基础课模块中有职业生涯与规划、职业道德育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等13门课程,在公共选修课模块中有心理健康、普通话等课程。

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包括专业核心课和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部分内容。专业核心课有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教育设计与指导、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幼儿园保育、0-3岁幼儿抚育与教育、乐理与视唱、唱歌与幼儿歌曲弹唱、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绘画、手工、幼儿教师口语等15门课程;专业选修课有幼儿班级管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家庭与社区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蒙台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合唱等7门课程;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修的专业训练,包括职业见习、保育实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要求,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那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时间为半学期至一学期。

(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国考内容分析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2015年,教师资格證考试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2019年,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后方能取证。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三大模块,如下图所示:

一是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基本能力。其中,文化素养包括中国古代史、科学素养、文学素养、艺术鉴赏素养,基本工作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二是保教知识和能力。其中包括:学前儿童发展、学前儿童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

三是面试。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在讲台上的台风(包括言行举止、着装打扮等)、专业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能力、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等。包括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个环节。

通过对比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保育员、幼儿教师资格证等考试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课程结构”中的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完全吻合。

三、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课和专业课知识结构缺乏融合

中职学校的公共课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专业课的有益补充。职业学校的公共课老师承担着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双重责任。然而受“职校生就是学技能”思想的影响,学校、老师、学生重技能轻公共课的现象实为普遍,公共课老师研究教法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公共课自身的特点和教师知识单一、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公共课老师不论上什么专业的课,其教材、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标准都一样的“公共”结果。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视角来看,公共课教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发展还存在不足,公共课和专业课缺乏有机的融合。

(二)专业课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衔接不够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学历”和“证书”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符合社会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在传统的教学的过程中,课程之间融合不够,缺乏系统的考核标准,造成各自为政局面,甚至出现学前教育理论化或艺术化。如:有些学生自己能唱能跳,会弹会画,但面对幼儿的艺术教育活动,不会创编和辅导,有些学生面对生动和复杂的教学情境,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问题。总之,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学生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专业技能的展现,幼儿教育活动无法较好实现。结合职业标准,彰显教师独特教育魅力,这才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理想的教育模式。

(三)实训和顶岗实习缺乏有效安排

据了解,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情况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中途安排集中安排一个学期的实习,最后一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实习完后直接到学校拿毕业证,实训实习时间为一年;二是实训实习集中在第五学年完成,实习完后直接到学校拿毕业证,实训实习时间也为一年;三是最后一学期集中完成,实习完后直接到学校拿毕业证,实训实习时间为半年。从学生能力、学习时间、考证时间等方面来分析,以上三种模式不论在能力培养上还是考证获取上都存在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培养,不利于学生学历的进一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四、“1+x”证书制度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的重构

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教育发展较快,反之较为缓慢。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其发展也存在地域的差异性。据2019年7月《昭通市学前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7月,全市在办幼儿园有学前教育教职工13302人,其中在职在编教职工2171人,在职在编率仅占全市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16.32%,教师资格证持有数5238人,教师资格证持有率为39.37%,全市幼儿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当前,要让学生在短暂的几年既学到专业技能,又能拿到相应的证书,必须反思原有教学体系,重构新的教学体系。

(一)结合职业标准,彰显教师独特教育魅力

通过对比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保育员、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课程结构”中的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完全吻合。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的融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和讲授艺术。

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应树立“就业为指导、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其次,熟悉教材和职业标准是基础。教师要主动研究教材和职业标准,教研组要组织教研会,组织教师编写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校本教材,多派教师外出学习,提升教师的知识结构。最后,提高教学能力是关键。教师在掌握考试规律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學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运用“行为导向”、“能力导向”、“结果导向”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指导,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给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的机会,实现“知行合一”。

(二)整体转型公共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职业学校的转型发展对公共课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1+x”的试点工作的开展,作为公共课的教师应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优化知识结构、熟悉所授专业领域的专业素养要求、资格考试中所涉公共知识,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标准。这可以实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让学生顺利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通过对比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保育员、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课程结构中的公共课和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养完全吻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讲的与专业无关,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效果不佳,到要考证时,学生又要花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即费时间又难通过。为了让公共课教师顺利转型,可通过如下途径:一、公共课教师所授专业相对固定甚至可以归专业管理;二是鼓励本专业的公共课教师参与本专业的实践技能,熟悉本专业的职业要求;三是学校安排公共课教师参与本专业的各种考证培训,熟悉考试内容;四是学校提供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平台。五是学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编写教材。

(三)结合考证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实训实习

合理的实习实训既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培养职业情怀,还可以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习得又有助于学生顺利解决考证中的实际问题。以云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为例,每年举行一次,11月笔试,第二年3月面试。学生实训实习可作如下安排:一是职业见习。新生军训后,可轮流安排学生到协议幼儿园见习一次,让学生了解幼儿园及幼儿园教师工作,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意识;学习、观摩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进一步了解学习领域目标、内容及要求,时间为1天。二是保育实习。通过一个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有一定的保育基础,第二学期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保育实习1周。通过这次实习,学生熟悉幼儿教师工作的性质和职责,进一步掌握保教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三是顶岗实习。可以集中安排在第四学期,这样安排考虑有三:一是第三学期结束后学生专业知识有所提升,为实习奠定了基础;二是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提高再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最后一年让学生集中学习专业技能和考证知识,提升保教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东.试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7):30-31.

[2] [美] 帕森斯 著,张明德,夏翼南,彭刚 译.社会行动的结构[M].译林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邓成梅(1975—),女,汉族,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教育艺术系高级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中职学校学前教育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德育工作浅谈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