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蛋鸡产业现状调研及提升策略

2020-08-29 06:22蒋永健吴捷刚沈跃顺梅威达汪开英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桐乡市鸡粪蛋鸡

蒋永健,吴捷刚,丁 琳,沈跃顺,梅威达,汪开英*

(1.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 杭州 310004;2.浙江大学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研究所; 3.桐乡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和肉类动物蛋白相比,鸡蛋作为一种质优价廉的蛋白质来源,是我国城乡居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国蛋鸡养殖量居全球第一,是世界第一鸡蛋生产大国。但是从生产水平来看,目前我国蛋鸡产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2]。我国蛋鸡产蛋期19~65周龄,每羽入舍母鸡平均产蛋250枚/年,产蛋重量15 kg/年,死亡和淘汰率在25%以上,产蛋期全程料蛋比为2.5∶1~2.8∶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蛋鸡产蛋期19~72周龄,每羽入舍母鸡平均产蛋320枚/年,产蛋重量19 kg/年,死亡和淘汰率约为5%~8%,产蛋期全程料蛋比为2.1∶1~2.2∶1[3]。

2018年8月以来,由于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居民对禽蛋类畜产品消费量显著增加,成为猪肉蛋白需求的主力替代品[4]。截至2019年8月,禽肉替代比重为20.6%,禽蛋替代比重为22%。根据2017我国禽蛋产量与人口计算,年人均鸡蛋消费量约为18.77 kg。李莎莎等[5]根据17年的数据并结合逻辑斯蒂增长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年人均鸡蛋消费量将会持续增长,并在2035年左右趋于22.7 kg。浙江省虽非国内蛋鸡养殖大省,却是国内蛋鸡消费大省。2018年浙江人口总数5737万人,其中以杭州人口总数最多,约为1036万人,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日鸡蛋消费量已从原先的600 t增长到了700 t,增幅在2-3成,年人均消费鸡蛋量约为24.7 kg,大大超出了2035年的预测值。因此,在当前蛋品消费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有必要开展浙江省蛋鸡养殖现状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蛋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措施。

1 浙江省蛋鸡养殖产业规模分析

2018年底浙江省有蛋鸡养殖场43393家,年存栏数量2000羽以下的非专业化养殖户有42622家(其中500羽以下42138家),年存栏数量在2000~9999羽的专业化家庭养殖户有406家,年存栏数量在1~5万羽的小规模养殖场有310家,年存栏数量在5~10万羽的中规模养殖场有40家,年存栏数量在10万羽以上的大规模养殖有15家场(图1)。

图1 浙江省蛋鸡场规模化程度(不包括500羽以下养殖场)

浙江省蛋鸡饲养量前10个县市区如表1所示,其中前5个县市的蛋鸡养殖量占了浙江省的蛋鸡养殖量44.9%。虽然建德市是浙江省的蛋鸡养殖大市,饲养量占全省21.9%,但主要以中小规模养殖场为主。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蛋鸡养殖场数量在浙江省内排名第五,且其所包含的大规模养殖场占比较高;浙江省内大规模养殖场数量占省内养殖场(不包括规模在500羽以下养殖场)总数的0.8%,而桐乡市大规模的蛋鸡养殖场占比达18%。因此,本文以桐乡市为样品,开展浙江省规模蛋鸡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以期为全省蛋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表1 浙江省县级地区蛋鸡养殖场规模排名

2 桐乡市蛋鸡养殖业现状与分析

2.1基本概况 由表2可见,目前桐乡市有蛋鸡养殖场11家,包括年存栏数量在2000~9999羽的专业化家庭养殖场1家,1~10万羽的中小规模养殖场8家和10万羽以上的大规模养殖场2家。

表2 桐乡市蛋鸡场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桐乡现有蛋鸡场在建设之前基本没有规划设计,布局上普遍存在净污道混用、生活管理区与生产区混杂、鸡舍通风系统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蛋鸡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2发展水平现状

2.2.1生产性能 桐乡市蛋鸡养殖场生产性能如图2所示,其中料蛋比为1.9∶1~2.4∶1,产蛋率平均为90%。目前发达国家蛋鸡场的料蛋比为2.1∶1~2.2∶1,产蛋率在92%~95%左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提升空间。从产蛋期来看,11家蛋鸡场的平均产蛋期在400 d左右,但其中陈国兴鸡场的产蛋期仅为120 d,这与蛋鸡的生长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通风不佳、设施机械化程度落后等问题均会导致舍内污染物浓度过高、温湿度不适宜蛋鸡生长,从而降低蛋鸡的生产性能。

图2 桐乡市蛋鸡养殖场生产性能

2.2.2设施机械化程度 根据对桐乡市11家蛋鸡养殖场的调查发现,当前桐乡市蛋鸡场的人均饲养量在0.15~1.43万羽之间/人,平均0.59万羽/人(如图3所示),远低于欧美高养殖水平蛋鸡场的5万羽/人。调查结果表明桐乡市蛋鸡养殖仍十分依赖人力,提高设施机械化程度迫在眉睫。

图3 桐乡市蛋鸡产业养殖现状

对桐乡市现有蛋鸡场设备覆盖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80%以上的养殖场采用了半自动喂料、机械刮粪和自动通风等设备,90%的养殖场配置了鸡粪处理及笼养设备,50%的养殖场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如图4所示)。但所有蛋鸡场仍采用人工捡蛋和包装的传统模式。多数养鸡场在鸡粪刮出后,仍依靠人工用手推车送至粪污处理区,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

图4 桐乡市蛋鸡养殖场设备覆盖率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现有蛋鸡场的设施设备总体较陈旧,风机等设备腐蚀严重;11家的笼养设备均为已被欧美淘汰的A型阶梯式养殖笼具,采用机械刮板,这种养殖笼具和清粪方式易造成鸡舍内NH3、PM等污染问题。地处水网地带的桐乡,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上渗后很容易将鸡粪变成粪浆甚至是鸡粪水,玉香家庭农场为此配建了一套通常用于猪场的污水处理系统,洪兴家庭农场、宏盛禽业等正在为解决鸡粪水的污染问题进行栏舍改造。鸡粪处理设备主要有环形好氧发酵翻混设备、条垛式好氧发酵翻混设备、立式或卧式密闭式好氧发酵罐、铲车和运粪车等;智能化监控系统主要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可以识别出蛋鸡运动、饮水、采食、休息等一系列行为,判断蛋鸡个体是否处于适宜的状态[7]。目前桐乡市只有2家养殖场采用了鸡舍内温度自动调控系统。研究表明设施机械化程度越高的蛋鸡场,其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越高[8]。王芳[9]比较了三种不同机械化程度养殖设备对蛋鸡饲养的影响,发现采用全自动养殖设备饲养蛋鸡可以显著降低产蛋期的死淘率、提高产蛋量与经济效益,有利于蛋鸡集约化养殖与禽蛋产业转型升级。

桐乡市蛋鸡场设施机械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存在诸多如设备过时、老化等问题,投入和使用更多新型自动化设备是提高设施机械化程度的必然途径,但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使用需要员工掌握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图5为当前桐乡市蛋鸡养殖场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状况。调查发现,蛋鸡场员工的文化水平大多在初中及以下,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员工老龄化趋势明显,传统养殖观念和低文化水平的高龄员工极大限制了设备的投入与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蛋鸡养殖场的发展。

图5 桐乡市蛋鸡养殖场员工文化水平图

2.2.3传统鸡粪处理与臭气污染治理 经过多年的整治,桐乡市目前保留下来的11家蛋鸡养殖场全部配套了鸡粪处理设施设备(如图4所示)。但养殖规模小、饲养模式传统、清粪模式和设施装备落后,鸡粪清理与处理困难且成本高等问题不容忽视,同时受文化水平、年龄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蛋鸡场业主的治污意识不够,开展粪污治理设施改造的意愿不强。目前有6家蛋鸡养殖场配套了发酵罐、环形异味发酵床等有机肥加工设备,有些利用塑料大棚自然晒干的传统方式进行处理,也有个别的与有机肥厂联营,实行品牌销售。但生产出来的有机肥均未进行检测,价格高低不等、市场接受度较低,推广和销售难度较大,有些只能以低价销售或免费赠送。

从调研情况看,蛋鸡养殖场臭气治理意识薄弱,半数养殖场无任何臭气污染治理措施。配套设施设备缺乏且落后,大多数养殖场通过除臭剂喷淋喷雾的方法除臭,还有一家通过水帘除臭,除臭效果甚微。

2.2.4鸡蛋品牌建设和营销 目前,桐乡蛋鸡场所产鸡蛋均以鲜蛋形式销售,没有鲜鸡蛋的再加工过程。尚未形成鲜蛋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现有养殖场中有7家规模蛋鸡场注册了商标,但由于品牌和营销策略不同,同期各家的鸡蛋销售差价较大,约为2-4元/kg。因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故在品牌意识、营销策略、推广力度和利用现代信息平台进行鸡蛋交易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要实现巨大的蛋品销量,必须积极吸引专业人士对员工进行基础营销培训,了解并掌握现代信息平台交易策略、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意识,鼓励与扶持员工子女接班,提高员工整体的文化水平,缓解员工老龄化趋势。

3 蛋鸡产业提升策略

随着消费者对蛋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蛋鸡场业主需要更加注重动物福利及生态环保等方面,考虑到员工招募难、成本高等问题,规模化、标准化、福利化、智能化、循环化是蛋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0]。因此,以桐乡市为代表的全省蛋鸡养殖业,亟需突破当前制约发展的生产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生物安全等级低、抗风险能力差、产业链短、臭气污染严重和行业周期性波动等瓶颈问题,以实现产业的快速提升。

3.1顺应规模化趋势,加快机器换人步伐 适度规模才能实现生产的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动物的福利化、养殖的智能化和粪污的循环化。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员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于蛋鸡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其包括智能环境监控技术、智能光照监控技术、家禽粪便全自动处理技术、禽病智能诊断系统与智能巡检机器人等[11-12]。加快“机器换人”,提高市场竞争力是蛋鸡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13]。层叠笼养系统、自动喂料系统、自动化育雏设备、通风降温系统和自动光照系统等设施设备正普遍应用于蛋鸡养殖场,“人管机器”、“机器养鸡”必然成为行业的选择[14]。

3.2立足循环利用,做好养殖污染物治理 鸡饲料中约有40%~70%的营养物质不能被鸡体吸收,最终残留在鸡粪中[15]。因此,鸡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鸡粪处理主要有堆肥发酵、高温干燥、肥料化利用、沼气处理等多种技术。欧美国家的养殖场越来越多通过舍内排出的空气进行鸡粪烘干,再结合自然发酵或制粒技术生产有机肥[16]。要立足鸡粪的循环利用,树立发展思维,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场一策”的鸡粪有效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系统。

近年来,公众对畜禽业的臭气污染问题日益关注。通过几年来的环境整治和环保倒逼,养殖场自身也开始重视臭气问题,迫切需要应用经济实用的综合减臭技术。针对蛋鸡场排放臭气的高粉尘、高氨等污染特征,应树立料水源头减排、饲养过程控制与末端收集处理的综合减臭理念。要坚决走科学养殖的新路,不走低小散污染环境的老路,集成推广养殖自动环控、自动喂料、自动清粪、粪便发酵罐处理等设施设备。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研发并推广经济、有效的除臭技术及装备。

3.3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产业竞争优势 品牌建设是企业培育壮大的战略选择,也是赢得市场竞争的一条重要途径。就目前而言,全国生鲜鸡蛋市场处于低水平竞争,普通蛋多而品牌蛋少,区域性品牌鸡蛋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这意味着谁先成功打造自己的品牌,谁就能在市场中占得先机。当然,品牌的打造需要在品种选育、鸡场建设、设施设备配套、生产和品质监管、市场和营销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在生产环节要将“无抗养殖”作为主要亮点,引入清洁饲养技术,推广应用环境友好型饲料技术、精准营养技术和在线饲料配制技术等,为蛋鸡生长提供舒适的环境,保障蛋鸡的健康与福利,进一步提高蛋品品质。在营销环节要紧密产销对接,特别注重地方特色,减少流通环节,立足本地,不断培育口碑和忠实消费者,并配以互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17]等现代营销手段,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推动蛋鸡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3.4加大政策扶持,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近年来浙江各级政府大力扶持生猪产业、湖羊和蜜蜂特色产业。特别是2013年以来,浙江省持续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政策支持,在生猪设施设备提升改造、相关技术研究应用和政策扶持上多管齐下,而对家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相对较少。但鸡蛋历来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尤其是在当前生猪生产周期性调整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双重影响下,猪肉价格同比出现大幅上涨,进一步刺激了鸡蛋的消费。

为保障市场供应,各级部门应加大对家禽产业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养殖保险、金融贷款和用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出台相应产业发展规划,并参照生猪生产发展模式,制定3-5年禽蛋产业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大在禽蛋养殖和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以及智能化监管系统等方面的补贴投入和技术支持,着力破解蛋鸡产业发展瓶颈。

3.5强化疫病防控,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各地应进一步落实《浙江省家禽H7N9流感防治实施方案(2018~2020年)》,加大疫病高发季节监测频次,切实加强检疫和监管,落实养殖场(户)疫病防控主体责任[18]。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加强饲养过程监管,提高生物安全等级,努力完善蛋鸡产业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做好疫病免疫预防工作[19]。在良种繁育上,鼓励种鸡企业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积极培育蛋鸡新品种、新品系和遗传改良,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完善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推进蛋鸡新品种的应用推广。

在蛋鸡产业发展上,积极培育集养殖、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拓宽禽蛋产品的加工渠道,丰富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积极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联结机制[20],强化“一产”接“二产”连“三产”,鼓励和培育蛋鸡养殖生产企业向产业链终端延伸,进一步稳定产销关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也可依托现有的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蛋鸡从种源至销售等过程的全产业链服务[21]。

猜你喜欢
桐乡市鸡粪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如果我是……
利用鸡粪养殖蚯蚓技术
长寿花
鸡粪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简介
鸡粪如何加工成鱼饲料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养鸡场粪污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