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8-31 15:00唐家宝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用小学数学

唐家宝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因材施教理念、生本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差异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数学教学效率有针对性地提升,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好地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差异化教学法进行了概述,并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为例,重点阐述了差异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法;运用

一、差异化教学法概述

差异化教学法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习者的智力、能力、学习情感态度、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明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对学生进行差异层次划分的目的在于为差异化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服务,在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能力评估与层级划分之后,教师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都需要建立在不同层次学生的现有能力基础上,以此避免“优生”独占课堂、“差生”被遗忘在角落、“中等生”忽冷忽热等问题的出现。

二、差异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以“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为例,对差异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差异层次划分为前提

差异化教学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落实之前,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智力水平、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层次划分,一般将其分为A、B、C三个层级,A层级的学生综合能力最强,具体表现为数学成绩优异、知识点掌握快、课堂积极发言、具有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具备较高的知识运用能力;B层级的学生数学成绩中等,且这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并不比A层级学生差,但是非智力因素却与A层次学生之间有一定差距,如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意志力差,缺乏自我反思能力与学习方法总结的意识等;C层级学生综合能力低,数学成绩处于不及格状态,学习积极性差,学习自信心明显不足,存在严重的知识断层,在新知的理解与吸收方面无法跟上A、B层级的学生。层级的科学划分将为差异化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做好铺垫。

2.关注差异化问题的提出

因为不同层级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上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实施差异化教学法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问题难度的调节,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比如在“面积单位的认识”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師首先展示了两个不同的物体,如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小盒子,让同学观察两个物体的大小。教师提出问题:(1)通过观察,你觉得哪个物体大?(因为这个问题的难度较简单,可以让C层级的学生回答,给C层级学生参与、发言与展示的机会)(2)你认为的“大”是指什么?(针对B层级学生的数学经验与思维能力提出引导性问题,使B层级学生联想到“面积”)(3)在教室中画出1平方米的面积,让学生根据前两个物品进行对比,继续提出问题:通过三个大小的面积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引领A层级学生通过测量的方式发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单位的不同,导致物体面积大小出现差距,从而对面积单位具备初步的理解)在具体的新知讲授中,教师应在面积单位基础知识讲授之后提出差异性问题,如:(1)学完面积单位之后,如果妈妈问你我们课桌的面积是多大,你会如何告诉妈妈呢?(2)一名同学在桌子面积测量中采用纸杯铺满桌子的方式,你认为这种方式正确吗?(3)你能说一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如果老师想制作一个4平方米的小田园,同学们能帮助老师策划一下吗?通过差异化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逐个问题攻克中实现深度学习,增加对面积单位的理解程度与运用能力。

3.布置差异化分层作业

在课堂的新知讲解之后,教师应根据不同层级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内化情况,布置差异化分层作业。如在“面积单位的认识”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给不同层级学生布置分配不同的课后练习题。如给C层级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人手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___;电脑键盘面积大约是1___;一张桌子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___;一间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是48___。以简单的面积单位填空题,巩固C层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针对B层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填空题,如: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   ),我们将其称为它的表面积等。而针对A层级学生,过于基础性的问题会让他们感到没有挑战性,为了促进A层级学生的更好发展,教师应提出拓展类问题,如:“我坐在1平方分米的桌子前写字,突然我的表面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掉了,我赶紧拿出4平方厘米的纸巾接住门牙,哎呀,疼死我了!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以有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思考,感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利用面积知识的,树立数学知识应用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之,差异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数学教学的针对性,给不同层级学生以更加有效的指导教学,有助于学生突破自己所在层级,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J].求知导刊,2015(21):60-61.

[2]范丽娟.探析小学低年级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J].科技视界,2015(08):96-97.

猜你喜欢
运用小学数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