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错误”,促进学生发展

2020-08-31 15:00周龙成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错误资源错误小学数学

周龙成

【摘 要】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在探索数学新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其转化为鲜活的教学资源,升华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辨伪存真的能力,灵动他们的数学思维,建构富有生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错误资源;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它是学生认知能力的真实反应。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扭转旧的教学观,以宽容之心面对学生的错误,正视学生的错误,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将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成就精彩绝伦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巧设陷阱,反思错误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共性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认知特点,对学生普遍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巧妙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暴露自己的错误,进而找出错因,帮助他们走出思维定式的误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学校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花圃,它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米和7米,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花圃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算法:一种是7+3+3=9(米),另一种是7+7+3=17(米)。此时,教师没有立即评价,而是问学生:大家还记得,组成三角形的三边要满足什么条件吗?学生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这样的条件,重新梳理题目中的条件,很快得出如果将3米看成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就会出现3+3=6<7的情况,是无法构成三角形的。因此。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只能是7米,题目的答案也只有一个,就是7+7+3=17(米)。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进行分析和交流,从而找出错误的根源,实现高效教学。

二、激活思维,挖掘错误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时,教师应放慢授课的脚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分析改正错误,在“错误”中举一反三,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张大伯有一个梯形果园,它的上底为20米,下底为45米,面积是1300平方米,那么张大伯家果园的高是多少米呢?题目出示后,学生很快进行了列式解答:1300÷(20+45)=20(米)。可见,这是一道需要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题目,而学生未能把握题目要领,出现了思维定式。教师问:为什么要这样算呢?学生认为用面积除以上底和下底的和,就可以得出高。很显然,学生忽视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中的“÷2”。于是,教师让学生回顾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一说注意点,学生很快想到“÷2”,所以在知道梯形面积和上底、下底,求高时,首先应该用面积乘2,然后除以上底和下底的和,才可以求出高。

上述案例中,在学生由于思维定式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直接出示正确的算法,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定式的误区,掌握知识的本质,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组织“辩论”,修正错误

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产生认识的沟通和心灵的对话,让学生找到致错的原因,提升他们寻“错”、纠“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个长方形的框架,课堂中将长方形框架拉成了平行四边形,问:此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比,结果怎样?班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意见认为它们的面积相等,还有一种意见是面积变小。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确立了正方(面积不变)和反方(面积变小),让他们展开辩论。正方: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面积也不会发生变化。反方: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虽然四条边的长度没有变,但平行四边形的高比长方形的宽小,所以面积变小。正方:原来是这么回事,底和长一样,但高变化了,应该说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才对……通过辩论,强化了学生对对应关系的认知,获得了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上述案例,教师根据课堂中生成的错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化腐朽为神奇,将错误转变成鲜活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辩论中触及知识的本质,体验智力角逐的精彩和魅力。

总之,“错误”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回避的话题,每一个错误都有其形成的原因,教师应对此引起关注,让类似的错误不再重复,提升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活用“错误”这一再生资源,引导学生找错、析错、改错,使他们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主动探究,让数学课堂彰显活力和灵性!

【参考文献】

[1]苏石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09.

[2]黄先飞.善用课堂生成,提升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184-185.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错误小学数学
在错误中成长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怒”与“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