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域下鄂伦春族文化之美

2020-09-02 07:15敖荣凤
北极光 2020年3期
关键词:鄂伦春族美学生态

敖荣凤

文化全球化视域下,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态美学思想具有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价值。《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一书以作者扎实的调研工作为根基,以鄂伦春族萨满信仰为前提条件,系统地阐述特定的自然环境对狩猎民族文化的塑成及影响,探讨鄂伦春族日常生活的审美传统和鄂伦春族文艺的审美表现,引发读者重视跨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挖掘生态美学理论资源。20世纪60年代起,人类面临生态危机问题。自此,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实践都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强化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世界各国均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随后,全球相继进入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环境治理和生命共同体建构阶段。世界美学界以中国生态美学与美国环境美学为主要阵营,开展自然环境与人类的体验及其关系的美学研究。

中国生态美学以山东大学的曾繁仁教授为主导,美国环境美学以阿诺德,柏林特教授为核心。更重要的是,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中国拥有历史悠久的生态审美文化资源。相继有土家族、瑶族、苗族、壮族、彝族、侗族、高山族、傣族、纳西族、白族、羌族、黎族、满族的审美文化得以系统研究,《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入选彭修银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丛书”。王丙珍博士的学位论文即受到国内外美学转向的影响,同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重跨界民族文化交流与研究。《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一书着眼于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生成的生态语境,通过信仰、日常生活和文艺三个层面阐明鄂伦春族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论说鄂伦春族审美文化所蕴含的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和生态之美的普世价值。此种从生态美学视角对鄂伦春族文化的建设与探讨,填补了学术界此项研究工作的空白。

作者主要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十几年如一日地深入鄂伦春族聚居区进行采风,在访问的过程中咨询且征求鄂伦春族朋友的观点和看法,以此求证理论分析的契合点。她和鄂伦春族学者关小云、关红英合著的《鄂伦春族文学》亦是受益于田野工作的科研成果,这部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获得鄂伦春族人民的认可与好评。2016年5月,此著作荣获第九届“黑龙江省文艺奖”一等奖。《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承继她一贯的人类学实地调查和专业理论相结合的科研作风,不仅受到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而且激励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调查研究工作中来,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鄂伦春族文化,给予读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层面多方位的反思与启示。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鄂伦春族作家,深深地感到骄傲与自豪,也促使自己暗暗地下定决心为弘扬本民族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处处可见引证的鄂伦春人的话语,一方面表征鄂伦春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另一方面足以说明作者深厚的调查工作基础。自2006年10月4日至今,王丙珍博士在鄂伦春民族的居住地区做了详细而细致的调查工作,分别包括黑龙江省的6个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的7个鄂伦春民族乡镇。作者研究鄂伦春族文化就是从调研的第一天开始的,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采录鄂伦春族萨满关扣妮的说唱文学。13年来,她以这个猎民村为调研据点,以萨满文化为突破口,以萨满关扣妮的神话故事为切入点,直接观察当地猎民的生产生活,收集大量的口述文学文本和口述史材料,终于,完成并出版《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这篇博士学位论文。

有时候,因为要如期地完成调查计划,她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她为了感知和了解鄂伦春族春节与汉族春节的区别与联系,2014年、2015年春节,她是在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和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度过的,猎民村的鄂伦春人曾开玩笑地授予她“鄂伦春族荣誉公民”称号。然而,她仍时常责怪自己没能完成导师布置的“在每一个民族乡居住一年以上”的调研任务。此外,作者还在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赫哲族和鄂温克族聚居区广泛收集研究资料。2017年9月,她在新疆锡伯族地区调研时,不小心摔倒,右手骨折,打着绷带参加察布查尔自治县文化馆召开的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引起新华社驻疆记者的注意,在新华每日电讯《天山脚下、锡伯传奇》一文中,记者们报道了王丙珍在锡伯民族乡的调查工作状况,文中直接引用她对锡伯族语言、念说、贝伦舞、花花菜中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文化生态的看法。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在家万事好,出门一日难。”王丙珍博士也曾多次遇到各种危险,但为了科学研究、专业坚守和兴趣爱好,她用法律的武器、正义的决心和乐观的精神解决出现的问题或默默地承受一切。她一直感慨地说自己是幸运的,不仅遇到自己崇敬的导师、喜欢的专业、真诚的民族朋友、支持科研的领导、努力向上的学子以及很多人的帮助和爱护。正是无数次坚持与付出,此部求真向美的著作才得以顺利地完成。当笔者捧读这沉甸甸的学术著作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国内的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均重视调查工作,摩尔根一生没有离开他所调查民族的生活地区,费孝通妻子王同惠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然而,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笔者终于明白,一个立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如果不能吃苦、又耐不住寂寞的话,必然会一事无成。

本书结合东方美学、审美文化、审美人类学和环境美学,围绕着狩猎文化与森林文化、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化、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对鄂伦春族文化展开思考与解析。本书将本土少数民族文化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与奋斗目标,拓展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涵,也使鄂伦春族文化走向全球化对话的平台。本书的研究内容包含了一个研究者对自己家乡人民生活的热爱与观察,无论是对鄂伦春族萨满教神话、神词、服饰、音乐、舞蹈的审美感悟,还是对鄂伦春族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玩的审美体验,均可透视一个民间文学收集者和民俗文化研究者的初心和努力,证明研究主体的付出与学术成就可成正比。

对于有勇气创新的研究者来说,《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开创了鄂伦春族日常生活方面新的研究方向,此书亦是第一部把鄂伦春族日常生活状况用美学方法总结出来的著作,用文学作品与访谈资料支撑鄂伦春族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深入地探析一个人口较少的拥有生态信仰和传统的狩猎民族文化。作者将日常生活之美分为衣、食、住、行四个层面,又用诗性思维言说鄂伦春族文学的审美品格,析出以真为美的审美理想、以生命为美的审美原则及勇敢、刚毅、豁达、豪放的美学风格。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仍然在民间活态传承的口述文学文本进行美学思考。在异文的比较与分析中,鄂伦春族口述传统的交流本质被定义为“只能用本民族语言讲述的经验”及“翻译即复述”;口述传统的文化本质被界定为“说与听不过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进而研究口头与书写的差异;口述传承的权力与知识分子良心关系的本质在于“‘属下能说话吗?”作者基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话语霸权”理论,论及口述即权力,鼓励本民族人要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發出自己的声音来,而不是一直处于被言说、被要求、被控制的傀儡地位。作者在口述传统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主客体审美关系中,强调民族语言的唯一性和重要性,因为口述文学是以本民族语言为工具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论说触及笔者对鄂伦春族语言美的科学认知,原来母语蕴含着一种文化的力量,言说母语就是文化自信的首要表现。于是,笔者完全可以这样说,每一个鄂伦春人都在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之中。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扩大了鄂伦春族文化研究的对象和领域,也证实“民族人口有多有少,文化却无大小”的佳言,凸显“学以致用,扎根故土”的学术思想。书中设立独立的章节论述鄂伦春族地区岩画,将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及大兴安岭地区发现古代岩画进行了分类研究。岩画和口述文学一样出现于人类没有文字发明出来的远古时期,王丙珍博士将无言的岩画作为鄂伦春族审美意象诞生的标志,依据表现形式,将其分为写实与写意兩大类;根据题材分为五类,分别为人与环境合一的自然崇拜,敬畏生命的图腾崇拜,舍弃细节的人体崇拜与祖先崇拜,团结协作、生死相依、知足常乐的狩猎生产生活,从具象到抽象、从写意到象征的文化符号。作者结合鄂伦春族第一位画家白英的油画作品,论证画家的人文意识的追求、民族意识的弘扬和主体意识的觉醒。鄂伦春民族音乐和舞蹈传达着鄂伦春族的美学精神,呈现情景交融之美、虚实相生之美和审美空间之美,承载着鄂伦春人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表露和信仰的思考。目前,鄂伦春族史诗和鄂伦春族民歌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国家级传承人有孟淑珍、额尔登褂和关金芳。对于我们这个不足万人的“较少民族”而言,传承的任务自然是艰巨的,需要更多的传承主体、研究主体、传播主体参与到保护与创新工作中来。

作为狩猎民族的鄂伦春族,在精神文化层面以萨满信仰文化为内核,在制度层面是氏族社会组织,在物质文化层面主要是狍皮文化和桦皮文化。《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将工艺品看作鄂伦春人审美观念的载体,包括审美标准、审美意象和审美享受;将之定位于生活美的展示、环境美的借用、情感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而鄂伦春族工艺品的美之种种源于实用。作者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二元对立中,阐述工艺品之美可以与真、善同行,与恶对抗到底。俗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这爱美之心出自民间艺人,他们皆是爱美之人,作者重点介绍了剪纸艺人葛彩花、刺绣能手葛淑梅、桦皮画大师莫鸿苇、镶嵌画家关桃花等,她也是有意为民间艺术家作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艺人再不是作品背后的无名者,他们是有版权的创造主体。当下,民间艺术的版权之争屡见不鲜,说明版权问题值得系统地研究。不过,此著作并没有过多的篇幅展开言说。除此以外,尽管博士学位论文的附录中附有作者在田野调查中拍摄的人物、衣物、工艺品、节日活动等254张照片,也将调研路线图、人口调研区域表、被访谈人与访谈内容一览表也列入附录之中。然而,在《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出版时,受到出版社字数与篇幅的限制,附录部分被全部删除了。好在,中国知网的博士学位论文库中尚且完整。笔者认为这些信息对于将要进行鄂伦春族文化研究的人来说,附录中的内容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可以参考的。所以,笔者特意在此说明。

中国学者现在已然走出国门,调查研究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可见,文化研究者承认文化问的差异性,就需要关心自我、文化认同及跨文化认同,王丙珍博士的学术研究与跨文化认同是分不开的。她是汉族,其研究目标在于保持多元文化的认同、对话与共存,文化研究者只能在文化认同与跨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中,克服戴着有色眼镜做学问的缺陷。对此,作者自认萨满教文化研究得不够透彻,比较研究和介入研究未能达成学术要求。笔者却满心地期待着作者有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呈现给世人,毕竟,这对于她访谈过的鄂伦春人、达斡尔人、鄂温克人、赫哲人、满族人、锡伯人而言,是一种回报和交待;对少数民族文化而言,是一种传承与传播。从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可以摆脱西方后殖民主义,将人类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笔者相信鄂伦春族文化终将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大好时代大有作为,也为西方的“文化全球化”视野和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也为满—通古斯语民族文化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拭目以待,真心地期盼吧。

猜你喜欢
鄂伦春族美学生态
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研究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生态养生”娱晚年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纯白美学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