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例扁平苔藓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2020-09-08 10:29尹逊国张晋松余妍欣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4期
关键词:楔形角化真皮

尹逊国,乔 娜,张晋松,余妍欣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 曲靖 655000)

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是一种发生于皮肤、黏膜的炎症性皮肤病。该病有独特的临床表现,但存在多种临床亚型,诊断依赖皮肤病理的支持。本研究对我院近6 年诊治的LP 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4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经组织病理证实的扁平苔藓患者69 例,对其进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1.1 一般资料 69 例患者中男33 例,女36 例,男女比例1 ∶1.09;发病年龄(16 ~68)岁,中位年龄39.8 岁。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根据临床皮肤病学分类:慢性局限性36 例(36/69),其中口腔9 例,外阴8 例;急性泛发性3 例(3/69);肥厚性14 例(14/69),其中指/趾甲5 例;线状性8 例(8/69);光线性4 例(4/69);毛囊性2 例(2/69);环状性1 例(1/69);色素性1 例(1/69)。急性泛发性及光线性病例可多部位出现皮损。详见表1。

2.2 组织病理特点 根据麦基皮肤病理学:角化过度60 例(60/69);颗粒层增厚62 例(62/69);基底细胞液化变性69 例(69/69);淋巴细胞带状浸润69 例(69/69);胶样小体37 例(37/69);色素失禁55 例(55/69)。

3 讨论

LP 是临床上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疾病,目前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5%~1.0%[1],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免疫、药物等相关,而心理[2]和感染因素[3]被认为是诱发或加重该疾病的因素。以(30 ~60)岁女性多见,发病部位以四肢、龟头和口腔黏膜多见,偶可泛发,50%的皮肤扁平苔藓可伴有口腔黏膜的损害。

本组病例女性稍多,年龄中位数39.8 与文献[4]基本一致,69 例以四肢为主要发病部位,有3 例伴有口腔黏膜损害,4 例有甲损害,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对口腔粘膜损害及甲损害的观察。门诊拟诊扁平苔藓的为48 例,待诊4 例,误诊17 例,临床与组织病理不符合的达24.6%,如红斑基础上明显的鳞屑可被轻易刮除时,易被误诊为慢性苔藓样糠疹及银屑病;长期搔抓形成苔藓样皮疹时,易被误诊为神经性皮炎;面部紫红色斑块常被误诊为红斑狼疮等[5]。此病临床分型较多,如肥厚性、泛发性、色素性、线状、疣状、萎缩性、毛囊性、大疱性、类天疱样、穿通型、溃疡性等。因此对于多数不典型LP 的诊断,组织病理可给予鉴别及诊断。

表1 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

LP 典型的病理表现[6]:① 角化过度;② 颗粒层楔形增厚;③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④ 真皮与表皮交界处或真皮浅层的淋巴细胞带状浸润;⑤ 表皮下层及真皮浅层可见胶样小体;⑥ 真皮浅层可有色素失禁。其中颗粒层的不规则楔形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以及真皮与表皮交界处或真皮浅层的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在LP 诊断中为重要的诊断依据。本研究中69 例病例中颗粒层楔形增厚高达89.9%,而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和真皮浅层淋巴细胞的带状浸润高达100%,与文献基本一致[7]。本研究发现黏膜部位角化过度部分不明显、角化不全的有3 例,但这种角化不全为局限性或轻度的,可能引起瘙痒、瘙抓,黏膜及色素性LP 中颗粒层楔形增厚不明显;在53.6%的病例中可看到胶样小体,考虑为角质形成细胞和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凋亡小体,79.7%的色素失禁,这些都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

猜你喜欢
楔形角化真皮
中国皮革协会重磅推出真皮标志宣传片
“真皮星尚我做主”微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医用直线加速器外挂物理楔形板的楔形角测量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别给真皮汽车座椅穿“马甲”
汽车内饰用浅色耐污真皮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