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免疫规划的探索

2020-09-09 07:28曹杰斌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流通门诊

王 衡,曹杰斌

(郑州市二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郑州 450000)

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卫生文明水平。尽管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一些地区预防接种工作管理仍面临多重挑战[1]。家长忘记带儿童预防接种证或未及时接种,导致了接种率不高;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数据质量不高;另外疫苗产生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其益处很容易被公众遗忘或忽视。与疫苗的效果相比,公众更加关注与疫苗有关的、极罕见的不良事件。与此同时,部分公众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相对不足,在预防接种的现场,公众与医护人员又缺乏有效沟通,公众的疑问得不到解答,容易滋生负面情绪。公众对疫苗风险认知的不足和情绪效应,使近些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纠纷呈上升趋势。

1 辖区以往免疫接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人民健康是我国走向富强道路的重要保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重点关注预防工作,并大力倡导民众参与健康文明生活,有利于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这就需要明确当前免疫接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郑州市二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的问题和现状:疫苗管理存在出入库记录繁琐、疫苗与账目不符、疫苗使用计划不准确、疫苗分配不合理、浪费较多等问题;基层接种门诊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工作效率较低,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欠缺;家长不能及时了解预防接种信息,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和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不了解,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缺乏。

2 “互联网+”免疫规划探索的必要性

目前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互联网+”的提出,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发展新形态。《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年版)、《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都要求规范预防接种管理,加强社区、乡镇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疏漏容易导致疫苗安全事件的发生,直接影响公众对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产生质疑,甚至演化为信任危机,导致疫苗及时接种覆盖率大幅度下降[2]。为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在执行好新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同时兼顾为基层接种门诊减轻工作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接种率任务。利用“互联网+”新的技术为免疫规划服务,而微信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具有随时、随地、随身、方便、普及的特点,深受大众欢迎[3-4]。

3 “互联网+”免疫规划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3.1 疫苗流通和接种全程追溯 将疫苗流通从生产企业至疾控、疾控至门诊、门诊至接种到每个人的全程追溯信息全部公开、透明化,类似网络购物的物流信息一样,打消家长对疫苗流通安全性的疑虑[5]。疫苗流通中的购进、储存、运输、供应信息完整规范记录,票、账、货、款准确一致,确保接种到每个人身上的每一剂/次疫苗从购进、储存、运输、使用的全程可追溯[6-7]。每次接种完成后都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接种记录信息(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日期、生产企业、批号、疫苗效期、接种门诊等),及时发送到儿童家长手机微信,并及时核实。见图1。家长可以查询接种疫苗的购进、流通和接种的全流程追溯信息,有效地缓解家长对疫苗接种的顾虑和担忧,让每位家长都放心的接种疫苗[8]。

图1 疫苗的流通及接种全程追溯

3.2 疫苗预约接种时间 提醒预约接种时间前三天和前一天,儿童家长会收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送接种提醒、电子告知书、宝宝身体预检情况及接种注意事项,提前阅读并考虑是否接种,支持在线支付,减少了儿童家长排队缴费时间,实现接种服务便民化和流程精细化,有效地减少了医患矛盾[9]。

3.3 微信接种证办理 家长通过微信提交资料就可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门诊可以获得准确资料,家长节约了时间,简化了办理流程。

4 “互联网+”免疫规划实施的结果

4.1 全区正式启用疫苗流通全程追溯平台 2017年5月正式开通启用覆盖全区所有23家预防接种门诊和10家产科门诊的疫苗流通全程追溯平台,通过“一个平台,五大系统”,实现了有效管控、安全接种的目的。从以往内部管理为中心转变为围绕上下级部门和儿童家长提供服务为中心,同时减少广大民众对疫苗接种安全性的质疑以及增加对便捷服务的渴求[10]。

4.2 疫苗流通管理全程追溯成效 疫苗追溯已经完全实现了“一苗四追”:①问题疫苗生产企业。②问题疫苗流向。③问题疫苗库存。④接种了问题疫苗的受种者。

4.3 二类疫苗流通和接种效果 2017年二七区接种儿童个案17.4万,常住儿童8.2万,流动儿童9.2万,流动人口占比52.8%,接种一类疫苗360 074剂次,二类疫苗335 166剂次,一类、二类接种比例基本上达到1∶1(根据2017年的疫苗批签发和人口出生情况,全国一类、二类疫苗接种剂次比大概是4∶1)。

5 “互联网+”免疫规划的优点

预防接种是我国控制疫情的重要环节之一,而疫苗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领域成就之一[11]。预防接种对于本地区预防疾病,避免传染病扩散,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但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免疫规划项目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提升预防接种相关服务质量,扩大免疫覆盖人群,开展“互联网+”免疫规划,加强免疫接种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从而为开展疫苗接种提供了安全信息保证,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便利[12]。

6 “互联网+”免疫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免疫规划将以目前儿童及家属预防接种各方面数据为基础,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与本地区幼儿园入园查验、疫苗电子码追溯系统、移动应用程度[13]、成人预防接种等方面数据联系在一起,实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免疫规划网格化管理,从而提升本地区儿童接种率,强化成人免疫预防工作,促使区免疫预防工作规范化、现代化、人性化,建立更为安全、高效的免疫规划管理系统,为本地居民提供更良好的预防接种服务[14-15]。

总之,“互联网+”免疫规划实现了疫苗的信息化管理和预防接种规范化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网络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儿童家长关于预防接种服务体验越来越美好,安全性越来越有保证,对郑州市二七区控制和消除儿童传染病发挥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流通门诊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门诊支付之变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Vaccination
美国的蔬菜流通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