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2020-09-10 07:22曹艺川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曹艺川

【摘    要】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学史可以更好地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历史,值得每一位中国人敬畏和认真学习。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82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且应当学扎实的一门功课。历史书中知识无涯,从古代文明到现当代文明在历史书中都有所涉猎,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及时穿针引线,通过课本中的一个线索发散出去,及时从各种渠道了解和学习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而有的学生则感觉到历史课程的学习是非常乱的,是支离破碎的,记忆起来非常麻煩。产生这种认知区别的原因很明显,就是是否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兴趣是激发人的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有了学习兴趣的牵引,学生们就会自觉且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在历史的知识海洋中了解到璀璨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学识。学习兴趣如果能够很好地被激发,教师的教学也将变得更简单一些,鉴于学生求学的主动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减少阻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也将变得更加和谐。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授课也将更有激情,通过双方的精诚协作,历史教学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加强对教师教学手段创新性和灵活性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对新课改下最新的教育教学政策和理念及时地掌握和理解,与此同时,积极营造和谐而愉悦的班级学习氛围,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教学能力高,教学手段灵活而有创新性,这对于教师自身教学质量和教学业绩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也是教师教学技能脱颖而出的一种表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助力学生学好历史课程,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投其所好开展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要着手提升自身的教学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能让学生始终在一种教学方式的引领下学习,这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疲劳感,教学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需要对教学新理念和教学新大纲等内容有精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被很好地激发,学生也会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去,不断地有勇气和信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建立起对历史学科学习的信心。这样的话,教师的教学成果将大大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将被大大激发,学习成绩将突飞猛进。

第二,有意识地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改变以往严肃教学的方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确保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可以影响到学生学习状态的好与坏,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来讲,教师若能赢得学生们的喜爱,那么教师的授课过程也将变得非常容易,学生会很主动、很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授课中去。但是,如果教师自身太严肃,不够有亲和力,学生往往会对教师敬而远之,对教师产生了畏惧感,也就很难做到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积极参与并且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好的环境,教师应当努力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易近人。这样的话,教师如果能再积极地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传递更多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丰富自己授课的语言技巧,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授课,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比较集中,通过对故事的“倾听”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这对于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也是很实用的一种策略。当然,这一点对教师个人教学的要求很高,也是教师需要不断自我精进的地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给学生搜集更多的历史谜案和历史上传奇人物的一些视频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秘心理和好奇心,这样,对于学生增强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方法。

第三,增加自主实践和读书分享交流等活动课在历史教学中的比重,给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高度的认可和评价,这对于激发青春期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填鸭式教学确保了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最大容量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曾在应试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难以适应当前新课改的模式,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已经不再仅仅追求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且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发散能力、自信心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和培训。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固守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并通过努力,将新方法积极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去。在笔者看来,加强实践类的活动课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在这种形式的教学中,学生们可以得到更多表达自我见解和想法的机会,这对于学生自身胆量的锻炼、自信心的树立等都是很有帮助的,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进行正面激励,以高度的认可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表达自我,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大大地被激发起来。

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来源之一,兴趣则是学习动机的一种表现。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要不断严格自我要求,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攀缘。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才能在育人成才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教学业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指引者,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们伴着兴趣成长,在爱的光照下更加健康地成才。

参考文献

[1]杨方清.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039).

[2]周晓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7(4).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