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内涵分析

2020-09-10 07:22梁小松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梁小松

摘要: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概念被提出,综合思维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分析与综合双向进行的思维活动。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内涵,包括:要素联系综合思维、时间和空间综合思维以及区域性综合思维。以期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引言:将综合思维纳入到地理核心素养中,是由于地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目。地理学科中的综合思维是一种能够全面的、动态的、系统的了解地理现象以及事物的思维能力,其分析对象是客观事物。而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则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

一、要素联系综合思维

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文地理要素,同样的地理核心素养也就包含了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素养。在高中地理课程当中,自然环境由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以及植被等几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的自然环境,一般情况下,要素指的是事物内部的主要元素,而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外部影响。在综合思维的情况下判断整体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互动因素,改变传统的习惯,可以将具有一定互动关系的因素当作新整体中的要素。例如,如果将地貌的景观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地貌形成的过程中,其要素主要指的就是构成地貌的要素,如果将景观看做是一个整体的话,那么该整体的要素就变成了物质组成和内外力。

在地理研究中,认为要素的综合具有不同的层次,依次为“以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科学为主导的综合地理研究”、“与社会经济的综合”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这三个综合的层次是逐渐递增的,简单来说,地理综合思维的要素综合主要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最高层次的人、地要素综合,这一层面的要素综合,由于其综合程度较高,因此复杂程度也是三个层次中最高的;接下来一个层次就是自然与社会两个要素之间的综合,这两种要素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讲就是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者之中社会要素更为复杂;最后一层就是少量的要素之间的综合,与上两层相比较,此层所涉及的要素数量相对较少,而其综合程度以及复杂程度也比较低。

二、时间和空间综合思维

由于地理学科的事物以及各种现象,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空间特点,因此对于地理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综合思维着重强调的是在空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方面的属性。通过从不同时间以及空间角度的思考,能够发现地理事物的不同特点,形成不一样的视角,得到不同的结论,时间和空间综合思维的分析过程是通过动态的思考更加全面的认识地理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地理事象的理解和认识都需要通过时间来加强,而且很多时候时间还会使得一些要素所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滞后效果,例如,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都是在一定时间之后才得以显现的[1]。

很多情况下,由于人为作用的原因,使得一些地理事象出现了空间变化,表面上看是空间产生改变造成的,但实际上空间只不过是在时间流逝过程中一个短暂情况的呈现,时间才是其空间上发生变化的根本所在。以《未来简史》中的“草坪”为例,正常来讲在一些西方国家住宅的院子里很多人会铺设草坪,那么由这块草坪人们会联想到一些比如草坪在这里的生长情况、价格以及管理等方面,但是在综合思维的框架中,作者提出了“人们为什么想要一块草坪”的问题,并对于西方国家中草坪的历史进行介绍,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一般都只有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贵族才能够在宅院中设置草坪,因此草坪在这些国家人们的心中就成为了权力和地位的代表,这就是时间赋予某一种现象的意义,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综合思维的角度来思考,在对众多地理事象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加之时间因素,那么很多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作用就不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对综合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良好的时间和空间综合思维能力,其最为基础、表层的体现就是可以直接的理解到地理事象的相关变化过程,例如,高中生能够接受,并且充分理解到时间对于地球表面的刻画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更高水平的时空综合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可以根据地理事物的历史和过去帮助思考其现在以及未来,能够充分认识到地理事象是随着时间在改变的,能够适应并理解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改变,对此并不产生疑惑。对于自然地理而言,事象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之不同的是在社会现象中,对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考更有意义。以北京为例,在研究北京地质的时候,对远古时代的大海以及地貌形态的联想,对于思考和理解北京目前地表情况并没有实用意义,更有意义的是对地表形态演变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另外在将北京看做一个城市的时候,就不需要研究其变化的整体过程,而是要着重于过去某个时间点与当前情况之间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

三、区域性综合思维

区域性综合思维也就是地方综合思维,其中区域包括界限模糊以及界限清晰两种情况,不同区域的各种要素以及因素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形成的地理事象也不一样,因此对于一个区域内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和思考也是地理学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事实上,对于区域地理的综合研究,不仅包括对其内部的能流、物流等相关要素的分析思考,还应包括对于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思考。既区域综合思维包括了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分析,此时,就是将外部区域作为了研究区域的一个要素进行考虑的,属于区域综合的一部分。例如,将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则是作为区域整体中的要素进行分析思考的[2]。

结束语:综上所述,综合思维的基础需要具备一定的系统观,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将地理事象当成一个整体,再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素综合、时空综合以及区域综合三者之间往往是相互交叉,互相融合的,因此在具体面对一个地理问题的时候,要灵活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做到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卢娟.也谈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培养——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8(02):49-50.

[2]林培英.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理解(连载二)[J].地理教育,2017(09):4-6.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环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之新视角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