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0-09-10 07:46林茸芳
新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核心素养

林茸芳

摘要:数学思维是对数学科目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科学的思維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探索新知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维

一、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既是数学教学的灵魂,也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源动力。儿童的模仿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什么会非常强?因为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脑海中有着很多很多的问题,他们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成长与发展。由此可见,问题对于学生思维启发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首先,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即,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如教师可以创设数学问题情景:王明计划一个月内练习钢笔字12页,实际练习14页,实际完成页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你还可以结合该数学题目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请解答你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这是一个百分数的应用问题,实际完成页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就是实际完成页数除以计划内的完成页数,然后再乘以百分百。那么学生可以提出的数学问题有实际完成页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原计划比实际完成页数少百分之几等,学生会在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教师要进行追问。课堂提问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出正确解答。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做出了错误解答,教师一般都会示意其坐下,然后或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或是引导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注重课堂中的生成,要通过追问的形式来分析学生错误解答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进而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如上述王明计划练习12页钢笔字,实际练习14页钢笔字,实际完成页数是原计划百分之几的数学问题,如果学生的解答过程是12÷14,那么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谁是单位1?实际完成页数是原计划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从而通过学生的具体回答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学生运用多种解决方式来解决一道数学问题。学生只有展开了深入的思考,才能运用尽可能多的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解决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上述数学问题的变形:王明计划练习12页钢笔字,实际练习14页钢笔字,王明实际完成页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关于这一数学问题,就有两种解题方法,学生可以通过14-12=2,2÷12=16.7%的方式进行解答,也可以通过14÷12=116.7%,116.7%-100%=16.7%的方式进行解答。两种解题思路,就是两种思维模式,其一是先计算出实际完成页数比原计划页数多几张,然后用多出的页数除以原计划的页数。其二是先计算出实际完成页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用实际完成的百分比减去百分百。

还例如这道数学问题:某体育教师原计划买12个篮球,每个72元,从买篮球的钱中先拿出432元买足球,剩下的钱还够买几个篮球?学生同样可以运用多种解题策略,其一是(12×72-432)÷72.即,学生先要计算出还剩下多少钱,然后再运用总价除以单价的数量关系求出最后的篮球数量;其二是设剩下的钱还可以买x个篮球,那么就有72x+432=72×12,因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买篮球的价钱加上买足球的价钱就是总共有的价钱;其三是12-432÷72,即12减去少买的篮球数量,就是最终能够买的篮球数量。

三、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实践探究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数学实践探究的活动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数学新知方面的实践探究活动。如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活动。学生要准备圆形纸片,剪刀,胶棒等必需的实践探究活动工具,然后思考如何将圆形卡片转化成学生学习过的数学图形。因为学生之前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时,都是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加以推导。所以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展开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学生都是运用两个相同的图形,展开观察与分析。但是两个圆形组合在一起,并不能生成学生学习过的图形,学生要进行剪切与拼接,可是要如何剪切,剪切成多少份,然后再如何拼接呢?学生要进行不断的实验与思考,进而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培养。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数学知识复习巩固方面的实践探究活动。如学生学习过统计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班级学生课外兴趣爱好的调查统计活动。学生可以先制作一个调查访问表,搜集真实、客观的一手数据。如引导学生从舞蹈、美术、唱歌、乐器、滑冰、跆拳道等几项课外兴趣爱好中选择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学生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假设班级中有50名学生,喜欢舞蹈的学生有20名,那么反映在扇形统计图中就是喜欢舞蹈的学生占40%等。通过直观的扇形统计图,就能详细了解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

四、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科目的系统性比较强,数学教材也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由最初的乘法口诀,到两位数乘一位数,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再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等,由100以内的数,到1以内的数,到分数,小数以及百分数等。尽管数学知识的呈现是由易到难,但是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中,依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及时展开数学知识的总结与反思,从而促使学生在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点的系统总结。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技能,他们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相关的旧知,如果学生能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那么学生就会在类比、迁移与内化中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如百分数、小数与分数的互化,那么学生就要回忆小数的意义,回忆分数的意义,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计算。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展开反思。即,学生要对自己做错的数学题目进行分析、反思与改正。如学生在解决百分数应用的相关数学问题时出现了错误,那么学生是解题思路出错了(列出了错误的计算算式)?还是计算过程出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以后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等等。学生要展开认真的分析与反思,然后避免同样的错误。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核心素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