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20-09-10 07:22张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师资队伍思政教育

张娟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探索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状况,本文以甘肃7所民办高校思政教师为对象展开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在多方面的素质依然有待提升。当前,高校应从提升教师招聘标准、做好思政教师职后教育培训工作以及重视思政科研工作三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作为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必须要始终坚持把思政教育摆在首要地位,引领学生思想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育合适的接班人。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要意识到思政教师素养对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认清教师素养现状,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思政教育水平[1]。

一、甘肃省7所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现状调查

为了提升研究的准确性,在本文的研究当中,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调研、与部分高校工作人员展开访谈等方式搜集了甘肃地区7所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相关资料,现对相关内容阐述如下。

(一)总体情况

笔者所调查的7所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数共计131人,其中专职思政课教师86人,兼职教师45人,7所高校的在校学生总人数为61 173人,师生比例高达1:476。总的来说,现阶段甘肃省民办高校能够按照党中央的教育精神与指示合理配置思政课教师,同时也已经形成了专任教师为主、专职与兼职相配合的思政教师配备模式,这也为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学历情况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任课教师学历也开始不断上升。但对7所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学历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目前这7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学历与公办高校相比依然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近几年民办高校中本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数量正在逐步减少,大量中青年硕士教师开始补充到教师队伍当中,根据调查统计显示,这部分教师占据了教师总人数的74.8%,但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高学历教师方面的缺口明显较大,尤其是具有博士学历的专职思政课教师。

尽管学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师的能力,但是缺乏更高深的专业训练的教师势必难以掌握思政教育的精髓,更难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思政教育服务。尤其是博士学位思政教师的匮乏会导致整体思政课教师队伍难以把握思政教育的最新前沿动态,思政课教研活动的开展也难以为继,最终导致思政课沦为应付形式的工具,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成长,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三)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职称、年龄情况

对7所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其中中级职称占据了教师群体的绝大多数,占据了50.3%的比例,且在近两年中伴随着青年教师的涌入,中级职称思政课教师的占比正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之中。另外,总体而言,民办高校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的职称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副教授及以上的思政课教师大多属于公立高校退休教师之后的返聘人员,同时这些教师也都不属于专职教师,往往同时在多所高校任职。从年龄方面来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据了36.6%,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则占据了46.3%,40-50岁的教师则明显较少。从数据中可以發现,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年轻化现象较为严重,也极为不合理,同时这也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

职称、年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决定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职称、年龄等方面的不足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在能力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大多数只能按部就班地开展思政教育,对思政教育的领悟、创新依然有所欠缺,无法满足思政教育深度发展的

需求。

(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意识调查

根据笔者对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思政课教师的访谈结果,大多数高校教师都表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无法抽出更多时间投入思政研究之中,从而导致自身能力发展相对滞后,同时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也难以开展切实可行的创新。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思政课本身在高等教育中的边缘性地位所决定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的功利性逐渐凸显出来,思政教育无法提升高校的专业教育质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也难以真正得到高校的重视,尤其是在民办高校中,思政教学研究基本沦为摆设。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于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数偏少的情况,从而导致教师只能被动应付各种教学活动,而无力开展相关研究。总而言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意识的欠缺会阻碍思政教育的长远发展,并逐步降低思政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任职年限

实际上,任职年限是衡量教师工作经验是否丰富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本文的调查研究发现,7所民办高校131个思政教师中,任职在4年及4年以下的教师人数占比为34.1%,任职时间为4—10年的教师占比为41.9%,11—20年的教师为14%,任职时间超过21年的教师占11%。从中可以发现,任职在10年以内的教师占据了较大比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现阶段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趋势。

教师任职年限过短导致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知不够深刻,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也并不高,大多数都只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教学质量的下降就更容易引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反感,从而全面降低思政教育质量。

(六)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面貌

根据调查发现131名教师中党员人数为121人,非党员人数为10人,党员人数占比为92.3%。这说明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政治面貌较为积极,能够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思政教育的相关指示。

二、提升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素质的策略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在素质方面依然有所欠缺。为了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本文将对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论证,具体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升教师招聘标准,吸纳更多优秀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的理念被不断创新,传统思政教育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素养也必须要有所提升,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在于提升教师招聘标准,将更多优秀人才吸纳到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当中,促进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发展,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将硕士作为教师招聘的最低标准。近年来还有一些民办高校依然从本科毕业生中挑选部分优秀学生作为辅导员,并逐步转化为思政教师的招聘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队伍素质。对此,应将硕士作为教师招聘的起点,从宏观方面加强对教师素质的把控[2]。

第二,加大博士招聘力度。總体而言,博士毕业生受到过良好的专业科研训练,不仅能满足教学需求,同时也能为思政课科研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为此,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应加大博士教师招聘力度,为思政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加大公办院校退休教师返聘力度。公立院校退休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最优质的思政教育师资。民办学校应尽量招聘更多公立院校的返聘教师作为年轻教师的指导者,引导思政课教师队伍逐步走向强大[3]。

(二)做好思政教师教育培训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从上文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目前阶段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存在明显的年轻化现象,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势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引领教师素质提升,具体而言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第一,优化教师管理机制,形成以老带新的教师培育新机制。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必须要以实践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应发挥优秀教师作用,组建工作组,号召老教师引导新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引导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素质[4]。

第二,要为青年教师提供职后学习、培训的机会。学校应定期开展讲座、教学论坛等活动,并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此外,还应针对部分中老年教师最新理论素养缺失等问题为其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5]。

第三,为教师提供对外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主动吸收其他高校思政教学经验。高校应积极加入多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联盟,为教师提供对外参观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发展。

(三)重视思政科研工作,提升教师思政教研能力

在高校中教学与科研是教师工作的两条主线,同时二者又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只有实现双向同步发展思政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升。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阶段民办高校必须要重视思政科研工作,并着手提升教师思政科研能力:一方面,应适当降低教师教学压力,引导教师均衡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塑造良好的思政科研生态。例如,可以减少一线教师教学课时,弱化教学活动在教师考评中的应用[6];另一方面,则需要重点加强对思政科研的投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学校应关注思政科研的现实需求,解决科研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思政科研新模式[7]。

三、结语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与灵魂,民办高校也必须要把思政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促进思政教育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在本文的研究当中,笔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广大民办高校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印伟.让信仰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田——谈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J].现代教学,2019(10):4-6.

[2]肖鑫.新形势下提升公安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能力水平的着力点[J].文化月刊,2019(4):138-139.

[3]徐香兰.融人文素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课程思政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9(5):75-77.

[4]接剑桥.高校思政教师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建设研究[G].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2018.

[5]叶燕.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析——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8(43):108-110.

[6]曹莉,索凤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浅析——以天津市高职院校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成长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6):47-51.

[7]张丽.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9(26):44.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师资队伍思政教育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