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小组汇报路径探析

2020-09-10 04:55王旭东宋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王旭东 宋佳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小组汇报包括组建小组、确定选题、课下准备、课上汇报、评分记分几个教学环节。任课教师要在实践教学小组汇报前给予必要的指导、汇报中要评价、汇报后要总结,同时要注意小组长的选择及其评分问题等。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小组汇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采取的是历史教学的方式,同时这门课程也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对于这门课程,许多教师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在实践教学的经验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一部分,发挥好实践教学的作用,体现课程教学思想性、理论性和历史性,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管理、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规范实践教学流程等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实践教学小组汇报的设计

为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尽可能覆盖到所有授课班级学生,采用分组完成的形式,包括组建小组、确定选题、课下准备、课上汇报、评分记分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步,组建小组。该任务可以交由班级完成,限定小组人数最多为6人,设组长1人。以寝室为单位组建,按学号顺序分配也可,学生自愿组合也行。以30人为1班为例,共组建5个实践教学小组。

第二步,确定选题。选题由教学班级数量和教材章节分配完成,以4个班级为一个教学班为例,一个班级承包教材中两章,从中选择实践学习主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一般采取1班负责第三、四章;2班从第五、第六章选取;3班承担第七、第八章;第九、第十章交由4班完成。具体选题由实践教学小组组长确定,建议学生所选主题与所学专业相关联,如产品设计专业的书画作品、诗词摘抄;动画专业视频制作、动漫设计;大国工匠简介包括石油石化、土木工程;社会体育专業等。

第三步,课下准备。实践教学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以分工协作形式完成实践教学材料收集、整理,并形成课堂汇报PPT及其讲稿。根据选题的不同,可以同看一本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的书籍,如《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五四运动史》等;集体到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雷锋纪念馆、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拍照片、听讲解形成汇报用素材;观看有关中国近现代史影视作品,如《南泥湾》《百团大战》《集结号》《血战湘江》等,并查阅有关背景资料形成观后感。

第四步,课上汇报。以一个汇报人、多个汇报人或集体汇报的形式,利用5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汇报一般安排在教学章节讲授过程中,因此要求汇报小组提前完成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汇报人的选择尤为重要,其不仅要呈现选题内容,还有将小组准阶段工作做出介绍。

第五步,评分记分。小组汇报前各小组组长要提交纸质版分档评分材料,即组长依据课下准备阶段组员学习表现、所承担工作的重要性、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等将小组组员(除小组长外)分成A、B、C三个档次,并让每位同学在小组排序分档的纸质材料上签字后提交,汇报后,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发言等进行评分,即小组最高档的分数,其他成员依次降30%记分。

二、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小组汇报中的任务

任课教师在总体设计之后还要在实践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完成若干任务,以确保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汇报前要指导。小组汇报准备之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从宏观层面而言,汇报形式要多种多样,一个班级内不重复,为此向学生推荐十种以上供学生选择,一是专题汇报,结合某一历史事件及其人物进行汇报;二是读书报告,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某一阶段的专题书籍做读书报告;三是影视赏析,观看影片写出评价;四是情景演出,编排作品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演出;五是参观汇报,到纪念场馆参观后写出学习感受;六是歌声再现,演唱红色歌曲,分析歌曲背后反映的历史背景;七是诗词朗诵,以诗词作品导引出作者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心境;八是声临其境,以影视作品配音或模范演讲的形式再现一定的片段或讲话;九是动漫制作,以动漫形式制作反映事件或人物;十是专业特色,结合所学专业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事件做出论述。从微观层面而言,做好有求必应、及时解答的准备,告诉学生自己的微信号、QQ号建立与学生联系的通道,表达自己的愿望,学生可以向老师求教并愿意给予指导。如提供部分书籍的电子版,根据教材章节创建读书报告书目库,既便于学生查找、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更有利于学生汇报与教学的贴合紧密;依据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一个影视作品库、红色歌曲库、红色诗词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录等,减少学生漫无目的的寻找,尽早确定主题,做好分工完成任务;就汇报PPT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如PPT颜色配比、字体大小问题、图片和文字叙述多少问题等。

第二,汇报中要评价。作为评价的主体,任课教师要注意及时性和公平性,及时强调汇报要当场给出分数评价,公平则要求任课教师对所有汇报小组,包括同一班级不同小组和不同班级不同小组给出的评价标准一致。这对任课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一是评价标准核心在于学生汇报内容是否符合主题,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熟悉全书内容,但现行《纲要》课教材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超过170年的历史阶段,每一个阶段所涉及内容卷帙浩繁,但授课教师本身真正毕业于历史学科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方向的教师十之一二,更多的老师是从文学、教育学、政治学等转行从事本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尽早完成对全书各个章节内容的熟悉。二是听汇报与控制全场要同步进行,为了给出评价和总结,小组汇报时任课教师要认真听,但在学生汇报时教师不仅是评委还是在授课中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的反应、听课状态等,对于教师管理班级、组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要一心两用,还得选取好汇报过程中汇报人和听课学生的反响等作为评价的案例支撑。三是制定评价标准并提前告知学生,标准的制定要符合方向要求,即汇报要紧扣教材,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要符合课程性质要求,即《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坚定“四个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践教学小组汇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组汇报形式完成实践教学还涉及几个其他问题,如小组长的确定及其评分,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投入问题等。

第一,小组长的选择与确定。分组工作一般交由班级自行完成,任课教师要建议班级组长要选择有能力有兴趣完成该项任务的学生担任,能力包括完成确定选题并完成汇报,还要将组员组织起来共同完成任务,而不是自己单干。

第二,小组长的评分问题。组长的得分施行优加劣减,即在小组汇报后,任课教师对汇报人评分为优良时加1分,为中低则减1分,如小组汇报得到16分及以上得分,小组长得分为17分,最高为满分20分;如小组得分为14分及以下,组长得分为13分,如此既鼓励组长做好小组汇报准备阶段工作、做好组员评分工作,也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

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教育教学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历史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也实现了进一步改进,相关教育部门将实践教学引入《中國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改革中,并且把这项任务作为改革重点开展,这项措施落实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落实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落实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主要体现在其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程度,总是从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同时开展实践教学,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生的内心,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二)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随着近几年中国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对于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相关教育部门决定将实践教学应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此门课程作为高校的教学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且提升他们整体的综合素质,应用实践教学能够使高校更好地与实践教学整体的改革大环境相互融合,同时也能为国家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如果不进行实践教学,就无法使理论研究型的人才向应用型的人才转型,也无法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

五、实践教学的相关对策分析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因此要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并且针对不足提出正确对策解决。

(一)健全相关教育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关部门对于教育教学体系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以制度的形式将实践教学的工作进行固定,避免随意性,保障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设置健全的教学目标,比如时间安排、教师的配备以及经费的划拨等各项内容都要进行明确规定。

(二)增强实践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将实践教学贯穿其中,在课堂上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是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在课上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观看历史影片,或者举办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比赛等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使他们获得新的体会和感受,同时也优化了教学的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

[2]张慎霞,穆文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64-67.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