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区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调查研究

2020-09-10 04:55易思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高中生

易思琪

摘 要:本文以醴陵市区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醴陵市区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醴陵市区高中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方面男女差异较大,大部分男生表示很喜欢体育锻炼,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则没有那么积极;然而在动机方面是多元化的,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积极的,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看待课余体育锻炼;醴陵市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覆盖了大部分体育项目,有利于醴陵市体育项目的发展;在参与频度与时间方面则显得严重不足;在锻炼强度方面,大部分男生处于正常方面,只有小部分有锻炼过量现象,而女生大部分只达到身体微热状态,这种锻炼量作用甚微;另外周围环境以及自身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醴陵市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2

高中生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与他们个人、家庭和国家发展的未来有关。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和复杂。健康和体能是未来一代高中生为国家事业做出贡献的最基本的要素。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开展了2014年度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工作。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呼吁政府和社会各部门为加强青少年体质和实施全民体育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做好国家所规定的学生课余体育课程,增加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机会,丰富了学生课余时间的多样性。综合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受到手机等一些电子产品的影响,大部分高中生有近视、超重、肺活量下降和身体素质不理想等现象,中学生的体质令人担忧。

一、醴陵市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一)醴陵市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

态度指的是人对外在事物(包括人和事物)的内在心理倾向。体育态度指个体认知评价、情绪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态度形成的过程与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同步的。态度形成和转变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高中生的体育态度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其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醴陵市高中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总体较好。有近7成的高中生对体育锻炼持喜欢的态度,但是男女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80.9%的男生喜欢体育锻炼,女生只有59.8%。由此可见女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不如男生的参与率。

(二)醴陵市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调查

从行为科学角度分析,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与其动机、兴趣和其他心理因素有关,人们的动机和兴趣是基于人们是否有自己的需要。而体育动机则是指促进体育活动和维持这些活动的人的主观心理状态。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改善体质(62.8%),緩解学习压力(58.7%),应付体育考试、达标(57.7%),个人兴趣爱好(43.2%)等四个方面。

(三)醴陵市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调查

课余体育锻炼有很多种运动项目。受到场地、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在项目的选择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高中生仍然会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有兴趣的加持,他们会更专注于这项运动,获得彻底的放松感,并从中获得快乐。从醴陵市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可知,男生喜欢篮球(32.9%)、足球(26.1%)、跑步(22.0%)等激烈的运动,女生喜欢跑步(21.5%)、游泳(16.3%)、羽毛球(15.9%)等较轻松的运动。

(四)醴陵市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强度调查

根据资料显示,锻炼强度指的是体能训练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它可以反映人的锻炼时间长短和运动量。特别是适度的运动强度可以促进学生的心脏呼吸功能,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性。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女生锻炼强度大部分处于身体微热状态,占到41.9%;男生有38.5%处于大量出汗状态,达到了正常水平。另外,17.7%的学生处于筋疲力尽状态,这种强度不太支持,会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二、醴陵市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对其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带着他们自己的意愿,他们的孩子也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因此,家庭对孩子学习锻炼知识,形成良好的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家庭是影响高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有70.3%的家庭支持孩子参与体育锻炼,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也有1.1%的家庭对孩子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不太乐观。随着家长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在发生重大变化。“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些家庭的生活方式。很多家长重视运动,培养孩子的体质,提高自己的个性。父母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了解体育的价值和功能,并且他们会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将这些体育价值渗透到他们的孩子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也会增加。深化后,孩子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也会逐渐增加。但是,也有一些父母反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只重视孩子的高考,他们认为这才是孩子未来的道路,学生在节假日里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学生得不到身心放松,这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过重。

(二)社会环境对其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社会体育锻炼的氛围主要体现在亲友的锻炼情况、媒体沟通的力度、政府的宣传决策等方面。一个好的运动氛围对高中生的影响也很大,对养成一个好的锻炼习惯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外部世界的判别能力逐渐形成的高中生,新事件快速参与的判别能力较高,社会体育锻炼氛围的质量对高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具有重要影响,从众心态也更加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学生通过媒体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体育赛事以其激烈性引起了年轻人对它的兴趣,与其相关的体育节目也因此受到学生的欢迎,他们下意识地提高了对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理解,因此又引发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最终,他们积极参加到课余体育锻炼中去。

(三)场地、器材设施对其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有23.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器材、设备满足不了体育锻炼。走访醴陵市的3所中学发现,每个学校都有400米的田径场地,篮球场地,但是这些锻炼场所面积小,而学生人数众多,造成需求不足的场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他们会自然形成一种“既然场地不够、器材缺少,那我就不鍛炼了”的懒惰意识。衡阳一中、二中为学生配备了乒乓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由于管理不到位,部分场地的器材已严重损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学校,毋庸置疑,场地、器材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体育基础及性格差异对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对于课余体育锻炼中的运动项目,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基础被视为弱项,受天赋和身体素质的原因,有些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脱颖而出,他们受到教师的热烈赞扬和同学的赞美,使他们可以有信心参加体育活动并获得心理满足,因此他们会更主动投入课余体育锻炼,而其他人运动天赋较差,往往因为抓不住动作要领而导致错误动作,容易被学生嘲笑,因此不愿意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统计数据显示,一些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是因为他们的技能差和害怕被嘲笑,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差异,对体育锻炼坚持不下去,缺乏自信,懒,怕苦怕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导致意志力较差。应在课余体育锻炼中提高学生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让学生尝试取得成功的快乐,以此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时,学校应组织更多的项目,减少技术难度,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逐渐克服惰性,克服困难,培养良好的人格。

三、促进醴陵市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对策

(一)调节课程结构

学校应该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同时也要加强关于体育锻炼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良好的体育价值观,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使其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开展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享受体育锻炼以及成功带来的快感,增强他们的自信,以培养他们自主锻炼的积极性。

(二)合理规划场地设施

有计划地改变和管理学校体育器材、设施设备,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自主地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尤其是硬件设施,学校应想方设法进行改变以及管理好这些设施,使更多学生能够体验体育锻炼。

(三)促进“家—校—社”联动

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家庭需支持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大众传媒也应配合学校做好体育方面的宣传工作,以此促进他们德、智、体全方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醴陵市内也有诸多体育项目的专业协会,这些协会都是由醴陵市体育局或其他专业人员组织建立的,具备高水准的专业性,也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口碑。企业与这些体育协会合作,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他们的组织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锻炼水平,也能加强与专业人员的沟通。

四、结语

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研究学校体育锻炼现状的文章较多,从宏观上基本反映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但是有针对性的研究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及影响因素的文章却很少,就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角度上看,尤其是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实施视角审视当今的课余体育锻炼,课余体育锻炼依然处在松懈和被忽视的境地。课余体育锻炼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细致,鉴于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是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徐艳玲,姚兰发.高中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4):76-79.

[2]郑攀.武汉市远城区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3]马亮亮.滨州市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