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背景下广播纪录片的品牌化路径探析

2020-09-10 04:23陈广宁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品牌化

摘 要:广播电台要秉持专业精神,打造具有深度观点、正向价值观的优质内容,这也是传统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广播纪录片”这一体裁的价值再造值得探索。

关键词:广播纪录片;品牌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042-0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移动受众时代我省交通广播服务价值拓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XWC03

在音頻类APP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台要挤占一席之地,除了围绕车子、房子、情感、消费等服务性内容吸引听众外,亦要秉持专业精神,打造具有深度观点、正向价值观的优质内容,这也是传统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广播纪录片”这一体裁的价值再造值得探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握题材空白,推出系列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下简称《印记》),以季播的方式制作了8个主题56期节目,涵盖方言、民俗、戏曲、美食等传统文化领域,以“声音”为卖点,形成风格独特的品牌标识,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城市——声音印象》系列,使品牌的衍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扩大。

一、发掘听觉形象魅力,凸显广播媒体价值

(一)以“声”为媒,拓宽想象边界

《印记》系列将文化传承中的声音元素提取出来,在每个主题中开掘独特的“声音”符号,在娓娓讲述中,深入一个又一个隐匿在生活中的情景。例如,在职业传承系列中,四川最后一个“堂倌”抑扬顿挫的“吼堂”,再现了几十年前的市井文化;滴滴答答的表针声,诉说着钟表匠精雕细琢的寂静日常……节目力求挖掘到文化背后的声音元素,原味质朴的同期声凝练出鲜活的人物、环境,余韵悠长的解说词,使“传统文化”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声音描绘的场景容易让听众产生丰富的联想,沉浸在节目营造的氛围当中。

以声音的形态唤醒当代人的文化传承意识,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为听众带来独特的收听体验。节目不拘泥于叙事逻辑,突出声音逻辑,通过音响、音乐和现场的同期声,形成具有画面感的叙事形式,连接不同场景,实现叙事转换。[1]《印记》不仅仅在内容上挖掘特色,更是意在输出一种制作范本,形成风格独特的品牌标识。

(二)把握主流话语,升华节目内涵

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要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提高对外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明确文化传播在各个层面上发展的方向。可见,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在树立国家形象、增强国民自豪感上具有重要作用,央广的创作是对政策的回应,符合当下文化传播的表达要求。

如何把曲高和寡的文化传播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要让文化“接地气”,在普罗大众中找到极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人,让文化、手艺能够在受众中引起共鸣,又要避免猎奇与旁观。《印记》的制作,立足于“大文化视野”,长时间的多现场收声、典型声音的踏查与寻找,在此基础上,调动多平台力量,尝试利用优质的新媒体资源,把文化历史感和深邃感通过互联网思维改造出来,保证节目的热度与受众的高互动,以更深层次激发受众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经验复制,扩展品牌的衍生效应

在《印记》之后,制作团队先后与厦门、成都、雄安、合肥等城市的宣传部门合作,借鉴电视“城市宣传片”的思路,推出“城市——声音印象”系列产品,共同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声音名片,以各种展会活动为契机,助力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推广。

2017年9月金砖国家工商讨论会在厦门开幕,中国之声适时推出“厦迎五洲客,门泊万里船”的厦门声音,不仅宣扬地方的人文风情、景色特色,更给中国为主场的外交活动增色。2018年,首届世界声博会在安徽合肥开幕,中国之声为合肥送上一张声音“身份证”,记者在大蜀山录制宿鸟鸣虫、暮鼓晨钟,找到60年前《巢湖好》的原唱方金扣老人,现场录制其歌声。这些自然和人文元素使那些被忽视的场景与人物鲜活起来。

城市“声音印象”系列,其制作与推广的经验都来源于《印记》,以城市形象塑造为主线,风格得到了延续。中国之声纪录节目的品牌价值凸显,衍生产品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力,为平衡“主流引领与市场效益”的广播新闻频道发展提供了参考范本。

二、依托融媒渠道,踏准互动节奏?

(一)设置参与性话题,进行用户创作

广播纪录片不像直播节目具备良好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要依托其他平台来实现听众参与,节目播出前的话题热点讨论,匹配相应的微博话题和微信推送文章,充分引导《印记》的话题讨论度,叠加图片视频做好铺垫,是最常见的节目预热方式。例如,在“地名季”中,设置微博话题“一封无法到达的信”掀起了讨论的热潮,通过回忆那些儿时的记忆,引发对如今生活环境和方式变化的感触,让人们反思现代文化生活变化带来的精神冲击。

在互联网传播中,通过内容发布激发用户的兴趣点,吸引和刺激用户对节目的反馈意见以及内容的二次创作,延长节目的传播时效和覆盖幅度,形成良性互动,也让其更“接地气”。例如,在“方言季”中,通过听童谣写歌词、方言英语神对应和方言小测试等互动活动栏目,在微信上增加参与议题,如《方言四六级,邀你来出题!有奖拿!》等文章,引起自发的投稿创作,形成用户内容生产,促成内容再传播。还有让网友用家乡的方言读央广名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提升互动的趣味性,孵化民间舆论场,最大限度与受众形成共鸣。

(二)开发周边衍生产品

广播开发周边产品的并不多见,而《印记》在“方言季”中,针对上海、陕西、四川和广东四地的方言高频词汇,专人开发微信表情包,通俗有趣,提升了日常互动使用频率。“地名季”推出有声明信片,不仅能够扫描二维码听取节目音频,还能够观看到相匹配的文字、图片,能够永久留存,增加文艺情怀,打造出以主题内容为核心的多形式周边产品,在一些新媒体和线下的活动中,作为纪念品派发给受众,也实现了节目宣传的作用。

传统广播的优质内容,配合创新性的制作方式,联合新媒体,可以迁移传统广播优质内容。不受时间段和播放次数的限制,加深受众对节目的印象,利用开放互动的交流形式,达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三)差异化多平台推送

移动端标题的选取会直接影响文章、节目的点击率,广播语言经口语传播,清新文雅,体现了文化的厚重感。而新媒体更偏向视觉传播,标题需要“抓人眼球”,迅速捕捉到受众的兴趣点,讲求通俗易懂,语言表达上能够覆盖更多的受众群体,产生群体认同。[2]节目在不同平台拟定了差异化的标题,如“方言季”中的《上海腔调》在移动端的标题为《大片来了!用这种方式了解上海,你试过吗?》;广播节目《手暖良材木 心斫千古琴》改为更接地气的《古琴“主要看气质”是不行的》。

蜻蜓FM在“方言季”和“工匠季”开设的专题节目,总播放量达到了132万次,创作团队还与花椒直播合作,直播与手艺人的学艺互动和采录过程,并且还能导入微信,在媒体号和朋友圈传播。精良的制作辅以有效的融媒扩展方式,使传统的广播纪录节目重新焕发生机。

三、结语

传统广播媒体要不断创新和打造优质内容,“《印记》内容定位把握的难度虽高,但不能据此就认为只能偶尔为之,反而恰恰说明广播新闻内容生产的标准需要大大提高”。[3]传统广播只有锻造自身“声”的能量,回归声音本源,才不会被其他形式的媒介替代。积极开拓市场对声音产品的需求,传统广播电台还应有更多的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 江安.广播听觉形象塑造的途径——以中央电台《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为例[J].东南传播,2017(04):106-108.

[2] 杜佳汇.借力微信公众平台,传统广播开启互动新方式——以《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方言篇》为例[J].声屏世界,2016(10):58-61.

[3] 蔡万麟.新型广播需要新型产品——《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之样本意义[J].中国广播,2016(05):12-15.

作者简介:陈广宁(1982—),女,黑龙江人,研究生,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实务,财经报道。

猜你喜欢
品牌化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界面图标品牌化视觉设计研究
新常态下农牧业品牌化的现实意义
电视节目品牌化经营分析
灵山县茶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衡水健身俱乐部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