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结合的策略分析

2020-09-10 07:22郭德高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郭德高

摘要:读就是让学生朗读、阅读,不仅要掌握课内语文阅读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写就是让学生习作,写出真情实感,掌握语文学习的逻辑性。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注重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征进行指导,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尚未获得均衡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与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良好的阅读思维与写作思维,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进行阅读练习与写作练习,深入学习与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有效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以读后感悟深化阅读理解

读后感是作文写作的一种格式,指在阅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后,将自己所读所想记录下来,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种方法就可以充分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尤其在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逐渐丰富,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完全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而不是从文字表面上理解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虽然懂得了课文所表达的内涵,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讲究内在、服务社会有用的人,但是这种理解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并不能对他们的主观意识、人生观念产生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不限字数的读后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相结合,写下自己的深切感受。有的学生因此而想到了自己亲人的故事,有的则联想到了雷锋叔叔,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会从内心上接受到作者的思想熏陶,从而达到主观的理解层面。

二、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指导与帮助学生构建起语文思维。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首先,教师可安排学生阅读这篇寓言故事,再安排学生以互动交流学习的方式进一步展开学习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篇寓言故事。并让学生围绕“坐井观天的立场决定论”进行阅读主题交流。学生在进行交流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过程当中,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安排学生写作《坐井观天我之见》的写作。一些学生在习作当中提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之所以青蛙和小鸟会对“天空”的范围产生不同的认知,是因为它们所处的立场不同,青蛙生活在井里,它所看到的仅仅是从井口的空间所看到的那一小点天空,而小鸟则是生活在宽广的天地里,因此,在小鸟眼中的天是无边无际的。这是由于它们所处的立场不同,所观察到的世界也是各不相同的。在作文点评環节,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以发散性思维来考虑问题,让学生从这一寓言故事当中获得一定的启发与教育。通过充分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立足于不同的层面与视角来观察事物、认知事物,充分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写出文质兼美的优秀作文。

三、注重读写结合实践性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仅仅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是难以成为学生自身能力的。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实践落实。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进行阅读与写作的拓展练习。例如,语文老师讲到课文《爬山虎的脚》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组织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植物的特点,并以此为写作基础,让学生根据所见写一篇观察日记。爬山虎是一种自然界常见的植物,这种植物具有良好的攀爬性,作者在课文当中,以爬山虎的脚为中心,通过细节描写,将爬山虎的特点充分地展示于学生眼前。在读写结合的实践中,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课文为参照,观察大自然当中的一种植物,并将植物的特点和细节进行描述。学生走进大自然后,联想到“爬山虎的脚”用了“……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和“……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样的比喻句式,从而在观察大自然植物并进行观察日记写作时,可以运用比喻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四、结合教学大纲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仿写

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的时候,应结合教学大纲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开展仿写。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带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阅读和学习,还要对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意图、思想精神等进行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写作结构、写作手法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顶碗少年》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就指导学生先对阅读文章进行了预习,之后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接着,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写作。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阅读的效果,也促使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过程中,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必须尊重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习作的逻辑和感情,在写作中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习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宗省.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22):88.

[2]勾菊.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N].贵州民族报,2019-08-27(A03).

[3]章小蔓.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9(24):29.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