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9-10 14:54向艳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有效培养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思维性的学科,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进行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四点:制定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及鼓励学生沟通交流。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之路走得更加顺利。

关键词: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小学数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再只涉及到知识层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首当其冲要做到的,原因很好理解,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认知、分析、总结得到本质的一种能力,也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基于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制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计划,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制定明确教学目标

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没有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比较盲目的,他们无法形成自我的数学意识,也无法建立起数学思维。因而为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将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对其进行有效的思考,进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2,3,5的倍数特征》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首先会让学生呈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1、掌握2,3,5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或者5的倍数2、经历对2,3,5倍数特征的探索,归纳总结学习方法3、对该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此时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十分明确的方向,笔者会给学生留出探究的时间,并且为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在探究时间内,学生需要进行课本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思考,进而将自己所收获的数学知识记录下来。然后笔者就会为学生组织抢答竞赛,笔者会根据该节课的知识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需要进行抢答。为了在抢答活动中有着积极的表现,学生就会在笔者留出的探究时间内展开深入思考,进而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大多是从表象而来的,如果小学数学教师直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点的表象认识就是模糊的,进而影响了后续的思考,抑制了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信息技术展开应用,用其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形声色俱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抽象数学知识的表象,并且积极地产生思考,让自己有着畅通的数学思维。例如:在进行《折线统计图》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需要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如果笔者直接告诉学生: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者变化趋势,学生并无法在自己的脑海中对这一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基于此,笔者就会提前搜集运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生活案例。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呈现这些案例,进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观看多媒体所呈现案例的过程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了形象的认识。然后笔者就会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观察多媒体呈现的案例,你们发现了哪些知识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但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够将所有的操作步骤都一股脑地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究。这样一来,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就成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获得好的培养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例如:在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之前,笔者就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材料,并且提前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就会让学生尝试去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发现它们的特点。除此之外,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够得到发展。笔者会承诺学生,做得好的学生会得到奖励。因而在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积极地投入进去,并且尽可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所培养。

四、鼓励学生沟通交流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又或者走入思维的误区。在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让彼此的思维有所发展。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對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保证小组中的成员能够相互帮助。然后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控制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对学生沟通交流的结果进行检查,旨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沟通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例如:有很多道数学习题都是有多种解决方法的,但有些学生连一种解决方法都无法掌握,有些学生却掌握了多种解决方法。基于此,笔者就会将这些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去,让后者对前者予以帮助。除此之外,笔者还会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习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进而寻求更多的解题方法。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笔者要求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发表意见,即使没有思考出解决方法,也需要说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笔者需要限制学生交流和讨论的时间,避免学生出现因讨论时间过长而转移注意力的情况。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处于被动接收数学知识的地位,学生需要主动地去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进而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促使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在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生就需要具备思维能力。但仅凭学生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法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海侠.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27):21-22.

[2]尹玉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17(16):2.

向艳梅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大北街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培养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