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2020-09-10 15:54柳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激发兴趣

柳艳

摘要:小学低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和基础,只有在该阶段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为学生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和未来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入现实生活元素、组织开展合作教学四个维度出发,全面且系统地分析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学生;兴趣;激发

兴趣是行为产生的源泉和动机,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可以让学生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实现高效学习的动力。所以,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低段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征,以全新的观念为指引,主动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一、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中,趣味化的课堂才能充分吸引其注意和好奇心。游戏活动是符合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和性格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激发起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和需要进行全面地了解,结合语文课程知识来设计出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可以主动、全面地参与其中,在娱乐的同时来学习语文知识,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教授《画杨桃》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游戏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笔者在课堂中开展了游戏活动。课程开始后,笔者并没有先对我肯进行介绍,而是先为学生们展示了杨桃,通过实物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笔者拿着杨桃进行360度展示,让学生们熟悉杨桃的形状,随后,笔者将杨桃摆放在讲台上,并让学生们拿出画笔,根据自己看到的视角来绘制杨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拿出画笔展示自己的绘画水平。待学生们绘画完成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绘画成果。活动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阅读,了解作者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可以突破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有效创新知识呈现的方式,让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对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层面的感官冲击,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新鲜感,从而具备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黄山奇石》时,课程开始前,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被黄山奇石的各种集奇特结构所吸引。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打开课文,通过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奇特,在阅读过程中,笔者还会通过信息技术来营造直观的氛围,帮助学生们快速理解课文。这样,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三、融入现实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是语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将生活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缩短二者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同程度,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小学低段语文教师需要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地观察、挖掘和搜集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将其与语文课程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学思路的拓展延伸,还原出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情景,让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本节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对此,笔者引入生活中的现象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然后,笔者再引出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来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感受“感恩”的含义。这样,笔者通过融入现实生活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组织开展合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教学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创新策略,能够改变学生间的关系和状态,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师要主动创新班级授课的方式,基于对班级内学生具体学习、发展情况的认识和了解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进而鼓励和引导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层面的碰撞和互补,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意义,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亡羊补牢》时,本节课程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教学法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前,笔者利用准备时间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带领各小组成员对课文进行阅读,同时为学生们布置一些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学生们讨论交流,任务下发后,筆者将课堂交给学生们,在学生们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会在班级中巡回,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在发现学生们阅读问题时,笔者会从侧面给予指导,完善学生们的讨论方法。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开展合作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合作。

总而言之,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其具备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够为学习实效提升以及教学实效的进步奠定坚实且有效的基础。所以,作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还需要牢牢把握小学低段语文课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性,以此为基础来推进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入现实生活元素、组织开展合作教学等策略的运用,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被充分地激发和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与活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116-117.

[2]王选梅.如何增强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趣味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145.

[3]赵琳.快乐学习,兴趣为引——论小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J].教育现代化,2017,4(48):386-387+390.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激发兴趣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