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八年级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20-09-10 07:22陈丽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陈丽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成为了当下广大一线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难题。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将物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进行有机整合,更要实现“教”与“学”的一致,让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部分教师却受到各种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影响,导致教学工作难以深入推进,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学有效性较低。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去改变这一现状,打造更加有效的物理课堂呢?接下来,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八年级物理;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物理课程在学生进入八年级后开设,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是学生建立物理思维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生的思维正在经历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变化,但是,由于物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陌生的学科,学生在对物理感到好奇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畏惧感。同时,由于学生的思维并未完全转化完成,容易对物理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障碍。若在这个阶段当中,教师继续使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非常容易引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厌倦,难以对物理知识产生认同和共鸣,并且会导致教学过程逐渐公式化,对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难以产生正面的效果。

一、引进生活实例,引发情感共鸣

物理知识源自于现实生活,并且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是使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手段。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物理课堂当中,教师们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始终围绕物理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不能跳出课本,只会“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教”,导致学生难以认同物理知识,也难以与物理知识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的研读课本,探索其中的生活元素,并将物理课本中的生活元素附着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事和物之上,带领学生探索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的认知范畴。

例如,教师在执教“密度与浮力”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密度和浮力的概念,并教会学生使用这部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引入生活实例。比如,重量为一公斤的铁和重量为一公斤的棉花,铁块明显要比棉花小;看起来大小一样木块和铁块,木块可浮在水面上,而铁块不行等等。这两种现象在生活当中都非常常见,所以能够有效的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联系紧密。不仅如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能够直截了当的掌握教材内容,极大的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二、设置探究问题,激活思维意识

学生的思维意识需要教师去激活,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便能够起到很好的激活效果。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够再长时间的使用单向知识输出的教学方式,把物理课堂打造成教室的“一言堂”,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让学生感知新知识,学习新知识,从而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与此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解决问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并且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如此一来,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便能够成为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催化剂。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快与慢”时,为了让学生用速度去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师可以为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比如:“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样吗?哪些物体运动的快?哪些物体运动的慢?”随后,教师便可以适时的引入教學主题。接下来,为了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物体运动速度进行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探究。在此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关于“速度”这一概念。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并时刻监督学生的探究过程,保证探究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组织实验活动,深化知识认知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物理课程的本质就是一门实验与总结实验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却只依靠语言对实验现象以及实验原理进行描述,学生只能通过想象去与教师共同完成实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直观的看到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容易导致学生对物理课程失去兴趣,逐渐降低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从而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例如,教师在执教“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最简单的道具,认识到“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教师可以使用三角铁、音叉、乒乓球等道具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声音的响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后,教师指导学生用细线吊起乒乓球,使其与音叉的的一个叉股接触,随后轻轻敲动音叉,发出较小的声音,乒乓球振开的幅度较小,若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大的声音,乒乓球被振开的幅度变大。由此,学生便能够了解,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相关。

四、重视归纳总结,搭建知识框架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搭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却总是忽略这一过程,导致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始终保持碎片化的状态,难以在需要时进行快速的调度。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这一过程,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整理。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课堂中所学的内容整理出来,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引导去进行二次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同样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逐渐适应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节奏,掌握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方式,进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有效性。

总而言之,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教师付出心血,才能提升教学有效性,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顺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外交流,2016(25):246-247.

[2]刘秀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26):86-86.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