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0-09-10 07:53袁海莺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化数学教学

袁海莺

摘要:正所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化教学之所以能被大家接受,除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和运用知识外,还能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一切知识都是源自生活,这在一定程度激励了他们从生活中主动探寻未知的行为。但当我们面对智障学生时,这種做法似乎发挥不出应用的作用,这主要与学生认知能力有关。本文将从智障学生认知特点入手去分析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智障学生;生活化

一、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

智障学生在人们严重一直都是特殊群体,当前我们给智障人士的界定是: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有明显的适应行为障碍。传统观点认为,智障学生在感知觉、注意、思维、记忆和语言等方面较正常孩子均有明显差异。以往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会过多把注意力放在认知纵深度上,并认为,智障学生并不容易自行分辨出一般性事物之间的却别,比如让他们闭眼触摸苹果和橘子。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智障学生是完全能够分辨出来的,可如果就此推断他们具有一定自我区分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当我们把橘子换成他们从未见过的一种水果后,他们就无法分辨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智障学生并非完全因感知觉系统失调而缺乏独自判断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缺少足够了解外部事物的经验,这是由认知范围狭窄所造成的。因此当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单纯去传授书本知识,也不能完全依照书本上的内容去进行教学,要紧密结合智障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设法帮助他们扩大生活认知范围,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感知觉能力得到提升。

二、基于智障学生认知特点的生活化数学教学

(一)感知觉

感知觉主要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既然是生活化教学,我们就需要通过融入更多生活化元素来帮助学生们提升感知觉能力。比如在教学十以内加减法时,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原有认知能力,并借助相应的道具来辅助教学,让他们在看、摸、闻、尝等一系列操作中完成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如从事物外观的角度去计算相同模样物品的数量;从事物材质的角度去区分不同类物品;从事物味道和气味的角度去分辨物品等。我们可以从冷、热、干、湿、软、硬等几方面对教学道具进行包装,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道具与他们所接触过的真实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注意

智障学生的注意特征主要表出为:他们往往无法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除非这件事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否则会表现东张西望、接头接耳,甚至会直接离开座位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物。基于这点,老师们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学生对圆形物体感兴趣,那么在教学计算题时就可以考虑将数字换成足球、乒乓球、篮球等球形物体。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一个个运动状态下的“球”展示给学生看,以加深他们的印象,从而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好处是,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认识到更多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进而扩展自己的认知范围。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布置特殊颜色的场景来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绪,从侧面提高他们注意的持久性,比如尽可能多地增加蓝色或浅蓝色元素。心理学关于颜色对人情绪影响的研究结果就是我们所参考的重要依据,相比于红色,蓝色更有助于我们平复和舒缓情绪。

(三)思维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1. 缺乏分析和综合的概括能力,多停留在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阶段;2. 思维缺乏灵活性,很难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3. 思维不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抽象性。总体来说,智障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且不具有主动联系事物的能力。数学是门教抽象的学科,即便面对智力正常的学生,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也会多从具体形象的事物着手,因此,从实践活动出发展开数学教学,是我们帮助智障学生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的生活常见问题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两方面出发:

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物体的存在,比如当我们调换物品位置时,学生能否在短时间内指出全部发生变化的物品,并将他们还原至初始位置;认识物品之间的关系,比如哪几种物品放在一起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某一件事情,如牙膏、牙刷、碗、筷子、毛巾、脸盆;认识形状与数量关系,比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实践活动:实践互动需要联系日常生活元素,且要在学生认知范围内来完成,比如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超市模拟购物,将他们置于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或者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实践,比如测量床、茶几、衣柜的帮助长和宽,并让他们自己总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结束语

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存在明显缺陷,但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了制约他们认知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那就是认知范围狭窄。所以当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一定要牢牢把握学生这一特点,以此为基点,将全部教学内容更多联系上生活事物,不断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和认知范围。

参考文献

[1]阮素娥.培智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分析[J].中华少年,2020(08):242-243.

[2]王瑞琦.培智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尝试[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6(12):57.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生活化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