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浅析

2020-09-10 07:22蔡忠诚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蔡忠诚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研究数学教学内容,并注重构建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增强他们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本文注重以增强计算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知识运用力以及提高学生思维发散性为目的,以游戏教学、生活教学以及合作教学为手段,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旨在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有效性教学存在误解,即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知识上,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将重点放在练习上,并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消磨,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从教学的趣味性、协作性以及探究性,开展数学方面的授课,真正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增强计算教学趣味性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运用布                                                                                                                                                                                                置大量的練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获得计算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枯燥无味,致使整体的计算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开展计算教学,将数学知识,编入到游戏规则中,让学生在享受游戏趣味性的同时,更为专注和积极地进行计算,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增强,获得良好的游戏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四则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真正调动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复习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四则运算的规则,并通过简单地练习,让学生复习四则运算规则。第二点,创设游戏。教师创设如下的游戏: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蝌蚪,并将字的名字,写在小蝌蚪上。学生每答对一道题,则代表自己的小蝌蚪增长一倍。假如学生连读答对五道题,则代表字的小蝌蚪可以长成青蛙。第三点,展示成果。通过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调动学生计算学习兴趣的同时,真正让学生更为灵活地掌握相应的计算规则,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游戏教学的趣味性。

二、使用生活教学法,提升学生知识运用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即引入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真正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提供辅助。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真正让学生运用数学的视角,解决生活问题,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授课。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将一个摇摇晃晃的椅子,放大讲台上,并对学生说:“坐在不牢固的椅子上容易发生危险,你们如何固定椅子?”第二点,实施引导。在学生没有思路时,教师引导性地说:“你们可以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出发,思考如何在凳子的晃动处构建一个三角形结构!”与此同时,教师走入学生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小洛说:“结合教师的引导,我制定如下的方案。我寻找一个棍子,将棍子的一段固定在凳面的一侧,将棍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凳子腿上,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入生活中的问题,真正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解决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三、采用合作教学法,提高学生思维发散性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充分运用学生思维的差异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开放性的问题,真正为学生的多角度,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例如,在讲授“鸡兔同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提升小学数学合作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状况,设定相应的小组角色。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在一个笼子中有小鸡和小兔两种动物。已知一共有14条腿,5只头。你们可以计算出小鸡和小兔的数量吗?为了提升学生思考的方向性,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运用方程的方式,也可以结合实际进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走入学生中,并针对卡壳小组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小燕说:“我们小组一共探究出两种解题方式。第一种,运用方程法。假设小兔的数量为X,则小鸡的数量为5-X。根据总的腿数为14,我们得出如下的公式:4X+2(5-X)=14.第二种方式,画图法。我们首先画出五个头,并假设五个头均为小鸡,则多出来4条腿。这几条腿一定属于小兔。因而,我们可以判断小兔的数量为2,则小鸡的数量为3.”通过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真正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总而言之,在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真正构建属于学生的课堂,并适时地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迪兰.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7(02)

[2]王平兴.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45)

[3]周前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3)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