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2020-09-10 10:05张合勇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兴趣小学数学

张合勇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则是学习活动积极开展的驱动力。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则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出发,优化教学策略,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这一学科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趣味情境;信息化手段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建立理性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小学还是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活动奠定了情感以及认知基础。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每个数学教师所重视的问题。但数学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便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并最终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认知之间的有效联结,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为他们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以此促进他们产生积极的行为倾向。

一、构建趣味化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知识以一言堂的方式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造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较为机械,这样也使得课堂呈现出沉闷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对此,教师应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主,构建趣味化的情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意识,还能够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开展提供情感保障。

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为了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角,笔者首先构建设情境引入新课,同时,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小明的家”,使学生说一说他们看到什么?这样的场景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并使他们通过观察逐一列出这些实物,为角的认识奠定认知基础。这时,课堂也呈现出轻松的氛围,推动了后续学习活动的积极开展。因此,通过趣味化情境的积极构建,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同时参与,从而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引入信息化手段

数学知识以数字、符号作为载体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便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容易产生枯燥感。而运用信息化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以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同时参与,还能够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增加他们的直觉兴趣。

以“克和千克”为例,为了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使他们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笔者首先将“小明和妈妈去购物”的微课视频呈现到学生面前,随后,提出问题,即:从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这样的场景便给学生一定的视听觉冲击,并启发了他们的思考。于是,学生通过观察等行为提出“物品有多重”这样的问题。对此,笔者以这样的问题为主,引导学生展开动手操作活动,使他们建立了关于“质量单位”的观念。

三、设计活动化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与此同时,他们构建新知识主要通过操作活动来完成的。对此,教师不能只将教材中的数学概念传授给学生,而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与认知经验设计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得到锻炼,还能够丰富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使他们感受到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以此增加对数学学科的直接兴趣。

以“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为例,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笔者首先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白纸,随后引导他们运用对称的知识将这张纸剪成一件衣服。这样的操作活动便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使他们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准确认识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进而使他们对轴对称图形进行了深刻认识。由此可见,通过活动化教学的积极开展,不仅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经验,从而促进了他们学习行为的产生。

綜上所述,教学不应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创造教学条件,并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此外,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进而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5(3):93-94.

[2]苑旺.浅谈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2):268-268.

猜你喜欢
信息化手段兴趣小学数学
简析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
谈语文课堂信息化手段的优化运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