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策略

2020-09-10 10:05李侠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初中数学问题

李侠

摘 要:数学是灵活思维的体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当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需要。要想提高学生的素养,教师需要优化数学教学模式。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阐述如何有效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有效措施

一 引言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所创设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是说,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或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而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与自主的有效学习探究。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即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

二 初中数学现状分析

1.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視了师生互动交流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借助师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进行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但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过分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并将其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等环节,使得整个初中课堂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演示幻灯片,进行知识灌输的场所,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制约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关注教学数量,忽视了教学质量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抓住学生的需求,在最佳时机、最佳切入点展开各项数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目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数量,忽视其应用的质量。在这种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已经演变为多样化的演示、讲解的课堂,将原来的教师对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多元化的知识灌输,教师充当知识传输者的角色,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发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

三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高。而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 激发自主探究,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开始指向学生自主性的激发,以及学生在课上针对问题的自主思考与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新颖教学观念中的闪光点。但由于年龄限制,初中生对于问题的研究可能会浮于表面,教师应在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和自主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探究问题的有效性,从而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立方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平方根概念的基础上试着讲述立方根的概念。这时,学生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及课本中的概念来尝试着复述。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并在学生复述完之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学生练习立方根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8的立方根,因为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根据立方根的概念很快得出8的立方根为2。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锻炼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数学游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的最多且最准确的学生获得胜利。这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立方根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立方根的计算方式。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所谓的数学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思维。 尤其是鉴于初中数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空间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多样化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全面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实际动手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探究,并促使学生在探究解决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此外,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还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借助视频、教学软件等,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直观地呈现,促使学生在直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四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认真分析、全面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及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问题情境,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且充分的探索,并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最后依据综合性的原则来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晓霞.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经验分享[J].才智,2019(33):56.

[2] 秦泽立.从点滴细节造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9(33):51.

[3] 胡军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思考[J].华夏教师,2019(32):41-42.

[4] 缪仙丽.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亚太教育,2019(10):71.

[5] 程丕雪.浅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9(26):165.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初中数学问题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