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内监督,深化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2020-09-10 07:22陶媛婷
客联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党内监督作风建设高校

陶媛婷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必须通过强化党内监督,保证高校的作风建设,以确保高校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但是目前高校党内监督也出现了一些列问题,所以通过对高校党内监督问题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强化党内监督,深化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保证高校的一切活动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

【关键词】高校;党内监督;作风建设

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以及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2003年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并着重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性。党内监督作为新时代党建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推进管党治党严紧硬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托,要完成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与优秀人才的培养等任务,加强高校党内监督,深化建立高校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党内监督促进高校党的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调运行,加强、改进和创新党的建设,确保高校一切活动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克服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危险并经受住各种复杂而严峻的考验。

一、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必要性

(一)国际环境的剧烈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的同时国际竞争也不断加剧,而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又是各种思想观点的汇集地,也是各种意识形态开展争夺的前沿阵地,西方的多元价值观在深化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也逐渐渗透并慢慢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过程中,更是有西方的敌对势力希望通过思想渗透阻挠甚至是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所以,党的作风建设就被置于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位置,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确保高校培养出思想和专业上都能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

(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社会成分、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利益分配方式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高校的办学思想、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均提出了新要求。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被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必须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以为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而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就是要深化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保证高校师生的思想素质上首先符合社会建设的需求。

(三)高校作风建设出现新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深入虽然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效发展,但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思想作风建设上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高校的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少数高校党员干部无法抵御不正之风与腐败之风,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所侵蚀;个别高校党员同志缺乏群众意识,也缺乏民主作风,甚至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以及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的现象。从学校党建和政治思想方面来看,有些高校的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部分教师党员甚至是党员干部对党建、政治思想工作缺乏工作热情,在完成工作的时候也抱着应付的心态,没有认真投入充足的精力。也有高校民主集中制不健全,领导班子不团结,缺乏足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当前高校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

深化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高校发挥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工作。而加强党内监督,着眼每个高校的实际状况是严肃高校党内政治生活,推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与制度化的关键手段。然而,目前高校党内监督存在下列问题:

(一)党内监督力度不够

加强高校党内监督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党内监督主体责任缺失、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将加强党内监督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有部分高校教职工党员以及学生党员的参政议政意识比较淡薄,专注于自己分内之事,觉得党内监督与自身无关,对于党内监督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导致高校党内监督存在不愿监督的现象;也有一部分高校党员同志认为对人监督会得罪他人,被视为与他人过不去,导致高校党内监督的不敢监督现象。当然,还有更为部分高校党员对于高校的具体权力运行记忆党内有关监督机制完全不知情或者完全不了解,哪些问题应该监督,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监督都是一片茫然,导致高校的党内监督的不懂监督现象。高校党内监督存在的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以及不懂监督现象,意味着高校党内监督缺乏足够的效力与威力,导致高校有些关键岗位和重要监督领域的权力行使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产生“不举报不追究”、“避重就轻”等监督失效的情况。

(二)党内监督工作实施不到位

高校党内监督机制应该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日常工作机制,哪里有权力哪里就要有监督。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对党内监督工作的开展实施并不到位,出现了选择性监督问题,比如,有部分高校领导干部注重党内监督的表面形式工作,侧重对监督工作的宣传以及对监督工作机制的订立,但是却并不真正执行制定的党内监督机制,重形式却不重实质;当然,也有一些高校领导对党内监督工作有选择执行,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党内监督有利于自身利益时,则高调宣扬,聚集所谓民意,如果自身利益将受到影响,则对党内监督就是敷衍了事的态度,不具备身为共产党员应该有的觉悟与先进性。所以,高校的党内监督并没有形成常态工作机制,高校党内监督机制并未有效落实。

(三)党内监督程序不完善

尽管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但是,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明确的党内监督制度以及具体的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探索。如果没有实际可操作的規章制度,只停留在总体性的规范上,要切实加强高校党内监督就缺乏有效的现实路径,所以,目前高校党内监督缺乏具体的途径、步骤以及方法,难以保证高校普通党员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也就难以对实际中需要监督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

三、深化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具体路径

(一)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党内监督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将党内监督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以党建工作开展来带动并促进高校党内监督作用有效发挥。更多依靠对党内民主机制的切实强化,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并且通过党员的权利行使制约权力的不正当使用。具体来讲就是党员通过权利行使制约权力建立在党员对自身权利行使的基础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权力竞逐,或者是出现消极的权力制约现象。再者,权利的行使直接与每个党员个体相关,更能发挥对权力制约的实效。最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一党内监督重要方式,以作风建设契入腐败治理,以惩罚防治体系为指导开展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发展完善反腐败工作思路,以作风建设推进高校党内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细化高校党内监督程序

高校的党内监督工作如果想要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前置工作就是完善高校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将监督机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党内监督可以在科学完备的程序以及制度保障之下有效付诸实践。而如何完善高校的党内监督机制建设,从一方面来讲,立足于实际的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才能够客服传统的对党内监督机制“重实体,轻程序”的认识,重视机制建设过程中程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来讲,各个高校应该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党内监督细则,细化党内监督,比如说,对高校党员教职工与学生党员的不同情况进一步区分,对党内监督形式加以完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思想汇报、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汇报等多种形式畅通党内监督渠道。

(三)拓展高校党内监督渠道

高校的党内监督渠道相对较为单一,要加强高校的党内监督,强化高校作风建设,可以将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通过吸纳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等来扩展我国高校的党内监督渠道。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监督促进高校的党内监督,现代社会网络普及,信息化高度发展,对于网络舆情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及反映的部分情况,每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切实调查,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对社会关注问题予以回应,以提高党内监督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邢悦婷,邓淑华.严肃高校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困境及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6):24-26.

[2]李泊衡,孟宪生.把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摆在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42-44.

[3]高云鹏,江蓓.加强高校党内监督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2):50-51+54.

[4]陈焘,王子杰,赵冬鳴.深化高校党内监督的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8):37-39.

[5]刁佳,林正兴,张策华.论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核心要素和实现路径[J].江苏高教,2016(03):71-73+96.

[6]王炎斌.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69-70.

[7]刘兵.高校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路径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8):92-93.

[8]张峥嵘,杨龙波.高校党的优良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2012(15):60-63.

[9]林雨,李振标,陈晓斌.高校党内监督工作新模式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03):58-61.

猜你喜欢
党内监督作风建设高校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定位、价值意蕴及其路径指向
西柏坡时期党的工作纪律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机关党建研究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