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隐含作者

2020-09-10 07:22韦新慧
客联 2020年11期
关键词:探索

韦新慧

【摘 要】创作动机是西方传统文学批评强调的重点文学研究对象,这样往往会形成学界对各种形式的资料文献考证,以挖掘出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结果不仅容易对作者的立场形成某种固定的价值批评,而且不利于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论文从叙事学的视角探索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隐含作者,着重从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两个维度对文本进行分析,找出小说中隐含作者的踪迹,论证隐含作者在小说里的存在。

【关键词】探索;《额尔古纳河右岸》;隐含作者

一、隐含作者来源

隐含作者的概念最早由韦恩·布斯提出来的。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布斯对叙事者和隐含作者作了区分,他认为叙事者是隐含作者创造出来的,“通常是指一部作品中的‘我’,但是这种‘我’即使有也很少等同于艺术家的隐含形象。” [i]此外,布斯还把隐含作者比喻为“正式的书记员”、作家的第二自我、不可靠的叙述者、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等等。隐含作者为真实作者写作时所具有的不同于平常状态,是作者忠于自己的表现,体现在文本中让读者自己推导出来自己选择的总和。韦恩·布斯于2003年发表《隐含作者的复活》,延续了《小说修辞学》中将“隐含作者”视为“理想自我”的主张。“我们进一步考虑了真实作者对隐含作者的创造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处无时不存在建设性和破坏性的角色扮演。无论在生活的哪一面,只要我们写东西或是说话,我们就会无意识地隐含我们的某种自我形象,而在其他场合我们会以不盡相同的其他各种面貌出现。不同于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相对固定的身份和形象,‘隐含作者’主要是在文本中体现,并且无处不在、变化不定。但是它又存在于文本外,于真实作者相互关联,是真实作者写作时自我形象的隐射,是一种角色扮演”。[ii]布斯认为当我们在阅读作品时,有血有肉的作者创造出来的隐含作者,会渴望我们带评论的眼光去看,而此时的隐含作者大大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作者。布斯在《隐含作者的复活》中又加上对诗歌的解读,阅读诗歌时,他认为“我们很少见到诗人反讽性、有意创造出有缺陷、不可靠的叙述者,诗人只是偶尔创造出像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费恩或《去日留痕》中的石黑一雄笔下的老管家那种一直靠不住的叙述声音。”“然而,如果我们查阅从古至今任何一位伟大诗人的自传和传记,就会发现作品中诗人的自我装扮相当优雅,对生活中的悲欢十分敏感,引起我们由衷的羡慕,但日常生活中的诗人却常常与之相违。” [iii]

结构主义叙事学将隐含作者视为文本内部一个独立的结构成分,结构主义叙事学主要通过文本内部的结构对文本进行解构。西方经典叙事学学者西摩·查特曼,强调文本对隐含作者的决定性作用,将“隐含作者”视为以文本为依托并且存在于文本内部的一个结构成分。胡亚敏在《叙事学》中认为叙事者的功能是沉默地设计和安排作品的各种要素和相互关系。隐含作者是作品创作和交流中的因素之一,它是由读者从文本中构建的,是读者把握和理解作品的产物。[iv]

二、小说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

隐含作者又是真实作者的第二个自我,与真实作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把握真实作者往往可以窥见隐含作者,把握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对深入研究作品有重要意义。西方传统的文学批评强调作者的创作动机,形成学界进行各种形式的资料文献考证,以挖掘出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这样容易对某一作者的立场形成某种固定的价值批评,从而影响对作品整体性的把握。要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就要摆脱现有的固化价值批判,深入细致的考察作品的叙事结构和主题意义之间的关联,探讨隐含作者于真实作者之间的关联。

简单来说,所谓的隐含作者就是隐藏在文本中的作者形象,与叙事者相比,隐含作者没有声音,没有直接地交流手段。作者在创造文本时,根本没有想到会创造出隐含作者,准确的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被作者创造出来后脱离了真实作者,经历无数次的阅读或误读,读者带着一定的目的去阅读文本,知道自己会在文中找到,然后就找到了,而忽视了隐含作者期待他们找到什么。

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在2005年写的,正是以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为题材,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民族历史转换变迁。在《从山峦到海洋》部分作者提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土地是自己出生和长大的土地:“故乡对于我来说,就是催生这部长篇发芽、成长的雨露和清风。离开它,我的心都是灰暗的。” [v]小说里的地点就是作者从小生活长大的地方,里面的人物角色都是在现实生活里是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原型,伊莲娜的原型是鄂温克画家柳芭,叙事者的原型确实是鄂温克人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在写《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前,作者作了大量的调查报告,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深入到鄂温克族的生活中,与鄂温克族人在一起生活,还去拜访著名的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等等一系列的功课去深入了解鄂温克人。《从山峦到海洋》这一部分是真实作者的真情实感的自述与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相结合,不仅给读者带来真实的可信度,而且这样双重的“真实性”相互叠加,增强小说的带入感。

论文认为小说的叙事手法是从“作者-叙事者-作品-读者”这样的传统的叙事秩序,小说的叙事秩序应该是“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作品—(隐含读者)—读者”这样新型的叙事手法。作者采用一个九十岁老奶奶“我”作为叙事视角,叙事者是鄂温克族历史经历者和见证者的双重身份设定,采用回忆的方式对“我”的“史诗性”传奇一生作阐述。而在这种回忆性的叙事方式里存在两个自我的叙事者,即回忆自我与经验自我。回忆自我指的是叙事者正在回忆已经发生了的故事;经验自我指的是当时正在经历故事时各个年龄时间的“我”。杨·阿斯曼在《文化记忆》中提到,“回忆和回顾历史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为了当下重塑过去,是相关的人依据当下的需求对过去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vi]这种重构性的记忆带有叙事者很强的主观性、情绪化与模糊性,是记忆一种再塑造。不管是经验的自我还是回忆的自我都是带有着一定的重构性,当下的回忆已经不再是故事发生时的真正事实。经验的自我与回忆自我两个双重作用,使“叙事者”这个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地丰满起来,同时也隐蔽了隐含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读者的思维,模糊了读者的双眼,给隐含作者盖上一层薄纱。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后来美国著名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将马林诺夫斯基的论断作更进一步的阐释,对文章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并非一定要出自文化持有者本身,它意味着“人类学家怎样使用原材料来创造出一种与文化持有者文化状况相吻合的确切的阐释” [vii]。这就要求人类学家尽量避免使用外来者以往的观念标准来描述和界定研究对象的文化,而应当着力深入了解文化持有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了解文化持有者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只有了解文化持有者的内部文化对他们本身的意义,以文化持有者的观念来观察事物。与此同时,使用文化持有者的语言系统来解释、描述文化持有者的文化,才能使研究的意义更加贴近真实,《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叙事者正是这里的“文化持有者”;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文学对地方性知识、民族文化记忆的书写,使文学文本在文化、历史层面具有与民族志一样的真实性。

三、隐含作者在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文本细节分析

文章主要从文本细节出发,挖掘隐含作者的踪迹。下面举小说中几个细节加以分析。

细节一:

达西眼睛不好,所以肝基本上都会分配给他,他会用刀切了它,血淋淋地生吃了。有一次我看见他生吃肝的情境,他的唇角浸着血,下巴上也是星星点点的血污,看了令人作呕。猎物的心脏是平均分配的,有几座希愣柱就要分成几瓣,那破碎的心到了人的手中,基本也是被生吃了。我吃生肉,但不喜欢生吃动物的内脏,因为我觉得那些脏器都是储血的容器,吃它们等于是在吸血。

很多次,我都想在祭祀时刻去看看皮口袋里的神,然而每次都错过机会。我不知道嘴被涂抹了心血的神,嘴唇也会像人一样的蠕动吗?[viii]

试想“我”是土生土长的鄂温克人,怎么会对“生吃肝”的饮食方式有反感之心?小说中的叙事者——“我”是“文化持有者”,是从小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长大的地道的鄂温克老人,并且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对于生吃动物肝脏的行为应该是耳濡目染的,怎么会反倒出现“令人作呕”的心理反应情形。这里明显是“隐含作者”的声音,“隐含作者”只能做到将鄂温克人生吃肝脏的这一习俗描述出来展示给读者,却是无力掩盖自己的主观臆断。

细节二:

瓦罗加与汉族人交往多,小的时候学过汉语,看得懂汉字书。他平时喜欢写诗,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诗人呢。如果你们觉得我讲的故事不乏激情,我的表达能力还可以的话,与瓦罗加的熏陶不无关系。[ix]

细节三:

谁能想到,在那一年,达西和伊万会祸从天降呢!

祸端是由当年拉吉米带回来的那张地图引发的。那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到处在抓苏修特务。那张已经被作为军事资料存档的地图,竟然被部队的造反派抄查出来。因为地图的背面写有一句俄文,翻译过来就是:山有尽头,水无边际。造反派认为,这张地图很可能是一个苏联间谍绘制的,就追踪它的来历,把伊万给查出来了。[x]

细节二则是隐含作者在明显的在自圆其说,在挽救自己的过度评论的声音,叙事者是没有受过教育、不认识汉字、不懂汉语、没有离开过自己希楞柱、没有到过外面世界的一个妇女,显然是隐含作者借用瓦罗加识汉字、会写诗的能力来遮蔽自我;细节三涉及中苏国际关系、军事战争等机密上升到宏观的国际社会层面,还有从俄文翻译过来的文字,明显是隐含作者在此处借叙事者的话语权在叙事。

细节四:

……人们趁着酒兴,让放映员也给我们唱首歌。那时放映员已经被马粪包递上的那碗酒灌晕了,他动摇西晃着,硬着舌头说自己不会唱歌,问可不可以朗诵一首词来代替。大家说可以。放映员只念了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一头跌倒在地,醉得人事不省了。[xi]

1974年,叙事者的希楞柱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的电影放映,这也是作者此生第一次看到电影,小说中提到,这个放映员是一位“历史系大学教授”的知识分子。那个时候叙事者整个希楞柱还没有出现过大学生,没有受过教育的叙事者怎么会知道大学里有“历史系”、有“教授”这样一个专业的学术名称与职位;还有放映员喝醉后念毛泽东的词,叙事者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的汉语诗词,何况她不会汉语,论文认为此处又是隐含作者的声音。

细节五:

……她是从奇乾考入大学的,是我们这支以放养驯鹿为生的鄂温克部落所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伊莲娜考上北京一所美术学院的消息,吸引了外界的关注。有一个记者,叫刘博文,大约有三十多岁吧,专程从呼和浩特赶来采访她。[xii]

不难想象此处伊莲娜考上“北京一所美术学院”,以及外地人“记者”的汉名“刘博文”如此现代化的名称让叙事者熟记在心,不难看出这里又是一处隐露了隐含作者的踪迹。

从上面小说的文本细节中相信很多的读者朋友也有同样的感受,怀疑那是否是叙事者的声音,即使表面上看叙事者极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戏剧化的人物,但还是阻挡不了这个爱跳出来向读者发议论的声音,隐含作者不断地去背离叙事者的思想范围,可以想象这里的隐含作者的自我画像是一个具有丰富学识修养的生命画像。布斯在《小说修辞学》认为“他们并非仅仅适合于上下文,虽然那是基本的。他们一开始就是成功的,并且现在靠着劝说读者承认他们为活的哲人而依然是成功者。他们不仅是他们所在的小说世界中的可靠指导,并且也是书外世界的道德真理的可靠性指导。在这种方式中失败的评论者,是那种声称无所不知却暴露出愚蠢和偏见的人”。真实作者很多时候是无力去控制这个隐含作者作者的,而這个声音根本不是“文化持有者”也就是叙事者的声音,也不是真实作者的声音,而是隐含作者的声音。

四、结论

文章认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隐含作者存在于其文本内部,以隐匿的方式在真实作者的意图与文本的观念意图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它既不是真实作者用来表现自我个性和人格的文本客体,也不是独立存在于文本中的。隐含作者的形成与叙事者视角、人物视野与情节走向等文本要素有着重要的联系。迟子建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不可能单向度地以传统的叙事手法来建构这部小说。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作者在小说《额尔古纳和右岸》文本运用作者真实的情感进行小说创作,在创造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者下又有两个经验自我的叙事者,构成“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作品—(隐含读者)—读者”的叙事公式;正是这种多重相互作用下诞生的隐含作者却是迟子建叙事策略的高超之处,其高超的叙事手法、小说题材的新颖使得《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少数民族题材长篇小说斩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注释:

[i]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ii] 韦恩·布斯,隐含作者的复活.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第31页。

[iii] 韦恩·布斯,隐含作者的复活.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第33页。

[iv]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v] 迟子.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270页。

[vi] [德]杨·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vii]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王海龙,张佳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viii]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43-44页。

[ix]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159页。

[x]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226页。

[xi]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234页。

[xii]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第245页。

猜你喜欢
探索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