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

2020-09-13 12:52张训功刘艳萍吴晓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异丙酚苏醒芬太尼

张训功 刘艳萍 吴晓顺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麻醉科 郑州450000)

无痛胃肠镜是对十二指肠、胃肠细微病变进行检查的工具,患者需经静脉给药,保持适度镇静或麻醉状态,检查过程中患者于安静入睡且无痛苦状态完成诊疗,对麻醉要求较高。异丙酚是临床麻醉常用药物,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恢复迅速、无蓄积等特点[1]。但对部分患者麻醉效果欠佳,多需与其他麻醉类药物复合运用,优化麻醉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60 例为研究对象,探究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 例。观察组男43 例,女37 例;年龄26~67 岁,平均(46.13±7.63)岁;体质量45~73 kg,平均(57.93±6.29)kg;ASA 分级:Ⅱ级31 例,Ⅰ级49 例。对照组男47 例,女33 例;年龄27~69 岁,平均(47.64±6.16)岁;体质量43~72 kg,平均(57.24±6.29)kg;ASA 分级:Ⅱ级36 例,Ⅰ级44 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体质量、ASA 等级、性别)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具备检查及麻醉适应证。排除标准:糖尿病、高血压;过度肥胖;呼吸道梗阻;消化系统解剖结构异常;存在麻醉禁忌证;心、肺功能不全。

1.3 麻醉方法 术前均禁食、禁饮8 h,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取左侧卧位,开放上肢静脉通道,鼻导管吸氧(3 L/min),指导患者深呼吸。对照组予以异丙酚(国药准字H20150654)麻醉,缓慢静脉推注,1~2 mg/kg,意识消失即停止。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43314)复合异丙酚麻醉。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静脉滴注,3 min 后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1~2 mg/kg,意识消失即停止。术中若出现体动、吞咽反射强烈则加注异丙酚0.5 mg/kg,直至对声觉、叩眉反应迟钝或意识消失,保持患者状态处于完全麻醉;若出现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或舌后坠则予以鼻导管高流量给氧;若心率<45 次/min,则予以静脉注射阿托品;若血压下降过低,则予以静脉推注麻黄碱,行升压处理。

1.4 观察指标 (1)麻醉效果。差:麻醉深度不足,有肢体活动;良:有肢体活动,不影响操作;优:无肢体活动。优、良好计入总有效。(2)苏醒时间。意识恢复为术后呼之可睁眼;定向力恢复为能准确按照指令指鼻。(3)对比两组用药前、用药后1 min、3 min、5 min、10 min 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aO2水平变化。(4)统计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兴奋多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SaO2水平)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麻醉效果)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观察组优75 例、良5 例;对照组优61 例、良16 例,差3 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80/80),与对照组的96.25%(77/80)对比,无显著性差异(χ2=1.359,P=0.244);观察组优率93.75%(75/80) 高于对照组76.25%(61/80)(χ2=9.608,P=0.002)。

2.2 两组苏醒时间对比 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苏醒时间对比(min,±s)

表1 两组苏醒时间对比(min,±s)

组别 n 定向力恢复时间 意识恢复时间观察组对照组80 80 tP 3.09±0.48 5.92±0.69 30.115<0.001 2.01±0.37 4.23±0.48 32.763<0.001

2.3 两组血流动力学、SaO2水平对比 两组用药前HR、MAP、Sa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1 min、3 min、5 min、10 min 的HR、MAP 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1 min、3 min、5 min SaO2均低于用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10 min SaO2水平组间对比及与用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SaO2 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SaO2 水平对比(±s)

注:与同组用药前对比,*P<0.05。

指标 组别 n 用药前 用药后1 min 用药后3 min 用药后5 min 用药后10 min MAP(mm Hg) 观察组对照组80 80 tP HR(次/min) 观察组对照组80 80 tP SaO2(%) 观察组对照组80 80 tP 93.78±10.73 94.27±9.61 0.304 0.761 87.29±9.61 86.36±10.39 0.588 0.558 96.06±1.37 95.78±1.81 1.103 0.272 88.28±10.29*84.21±9.44*2.607 0.010 78.52±8.35*72.41±7.23*4.948<0.001 94.51±2.09*93.72±2.26*3.961<0.001 83.18±9.76*79.36±9.39*2.523 0.013 74.01±10.51*68.85±6.47*3.740<0.001 93.71±2.82*90.32±1.61*9.338<0.001 79.23±8.56*75.17±7.55*3.182 0.002 71.06±8.81*65.46±6.68*4.530<0.001 94.05±3.22*89.58±1.73*10.938<0.001 88.29±10.65*83.18±10.29*3.086 0.002 82.35±9.64*69.71±6.39*13.642<0.001 95.97±1.13 95.61±1.62 1.630 0.1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兴奋多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由于胃肠镜检查对咽喉及上消化道刺激较大,易造成患者牵拉、呛咳反射,患者难以耐受,因此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使患者保持一定麻醉水平,从而抑制牵拉、呛咳反射,大大提升检查舒适性[2~3]。

异丙酚是临床麻醉常用药物,为短效麻醉药,具有麻醉深度稳定、无蓄积、起效快、苏醒迅速等特征,用于检查中可起到顺行性遗忘、抗焦虑、镇静等作用,但检查过程中异丙酚单一用量较大,抑制呼吸、循环系统,效果欠佳,因此多需其他麻醉药物复合运用[4]。瑞芬太尼为阿片类麻醉镇痛药,是μ 受体激动剂,在体内1 min 内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可通过组织酶及血浆进行分解,6 min 可消除半衰期,其起效快、阵痛作用好,长时间输注停药后,10 min 内便可自主呼吸,且代谢不受肝、肾功能影响,对术后苏醒无影响[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率93.75%高于对照组76.25%,定向力恢复、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用药后1 min、3 min、5 min、10 min HR、MAP 水平低于用药前,用药后1 min、3 min、5 min SaO2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肠镜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耐受度。原因分析可能为,瑞芬太尼是含酯结构,与μ 受体结合可发挥止痛、镇静效果,易于体内水解,且肝、肾功能对药物代谢无影响。

无痛胃肠镜检查常见并发症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主要表现为头晕、心动过缓、低血压、兴奋多语等。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兴奋多语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肠镜中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安全性。原因分析可能为,瑞芬太尼应用可减少同等麻醉深度条件下异丙酚靶浓度,显著降低异丙酚在术中用量,进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肠镜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异丙酚苏醒芬太尼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植物人也能苏醒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