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1b 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早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回顾性研究

2020-09-13 12:52雷凤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毛细布地体征

雷凤利

(河南省濮阳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濮阳457100)

毛细支气管炎多发于2 岁以下婴幼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发病1~2 d 患儿出现阵发性咳嗽、喘息,3~4 d 出现憋喘、呼吸困难,5~7 d可达疾病高峰,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在发病早期予以合理有效干预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1~2]。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该病的方法,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干扰素是机体自身产生的细胞因子,有抗病毒与调节免疫的作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 α-1b)是其主要亚型。有研究显示,rhIFNα-1b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有一定治疗效果[3]。本研究探讨rhIFN α-1b 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对早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炎症反应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7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早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5 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 例和联合组43 例。联合组男24 例,女19 例;月龄2~20 个月,平均(10.65±4.30)个月;病程18~62 h,平均(39.48±10.52)h。对照组男25 例,女17 例;月龄2~18 个月,平均(9.94±3.93)个月;病程16~62 h,平均(37.91±10.04)h。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咽拭子检查等确诊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均在1~3 d(早期),为首次发病;家属知情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合并呼吸道畸形、肺结核、支气管肺泡发育不良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严重感染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间断吸氧、止咳祛痰平喘、镇静退热、根据病原菌感染类型予以抗病毒或抗生素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注册证号H20140475)雾化治疗,将布地奈德0.5 mg 与生理盐水2 ml 混合,予以雾化治疗,10~15 min/次,2次/d,治疗1 周。联合组予以rhIFN α-1b(国药准字S20010007)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将rhIFN α-1b 2 μg/kg、布地奈德0.5 mg 加入生理盐水2 ml 中进行雾化吸入,10~15 min/次,2 次/d,治疗1 周。

1.4 观察指标 (1)疗效。显效:1 周内患儿咳嗽、憋喘、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胸部X 线片检查正常;有效:1 周内上述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胸部X线片检查有所好转;无效:1 周内患儿症状体征、胸部X 线片无明显改变或加重。将显效与有效计为总有效。(2)肺功能。使用婴幼儿肺功能检测仪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潮气量(VT)、吸气时间/呼气时间(Ti/Te)、呼吸阻力(Rrs),患儿自然睡眠或口服10%水合氯醛0.5 ml/kg 镇静睡眠后,予以仰卧位,面罩罩紧患儿口鼻,无须做特殊呼吸动作,借助流速传感器检查上述指标。(3)炎症反应。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冰箱保存待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4)康复进程。统计患者憋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联合组显效21 例,有效19例,无效3 例;对照组显效14 例,有效18 例,无效10 例。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7,P=0.031)。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VT、Ti/Te 高于对照组,Rrs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Rrs(kPa·s/L)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对照组组别 n VT(ml/kg)治疗前 治疗后Ti/Te治疗前 治疗后43 42 tP 6.78±1.52 7.01±1.63 0.673 0.503 9.01±1.20 8.20±1.41 2.855 0.005 0.47±0.19 0.49±0.20 0.473 0.638 0.80±0.32 0.66±0.29 2.112 0.038 6.20±1.38 6.03±1.19 0.608 0.545 3.83±0.95 4.31±1.02 2.246 0.027

2.3 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4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ng/L,±s)

表2 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ng/L,±s)

IFN-γ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对照组组别 n IL-4治疗前 治疗后43 42 tP 420.75±15.32 416.03±13.14 1.523 0.132 201.24±17.26 280.32±26.31 16.422<0.001 95.36±5.47 94.21±6.01 0.923 0.359 116.25±6.62 108.13±7.14 5.439<0.001

2.4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联合组憋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组别 n 憋喘 咳嗽 肺部啰音联合组对照组43 42 tP 3.46±0.89 4.65±1.21 5.174<0.001 4.57±1.17 5.43±1.33 3.167 0.002 4.87±1.40 6.01±1.85 3.208 0.002

3 讨论

早期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病毒感染后破坏呼吸道黏膜,引起气道高反应,进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诱发炎症反应,导致病情持续性加重。患儿机体娇弱,早期有效干预对其恢复至关重要。

除积极进行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外,临床发现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发病机制相似,而糖皮质激素有较佳治疗效果。布地奈德属于局部抗炎作用较强的糖皮质激素,安全性较其他糖皮质激素高,较适合患儿应用。该药可通过增强平滑肌细胞稳定性,控制抗原抗体结合,减少过敏介质释放,从而控制疾病症状[4]。康利娜等[5]研究发现,加用rhIFN α-1b 可提高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rhIFN α-1b 作为干扰素中的亚型,可发挥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机体复制的作用;可通过调节免疫增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有效遏制病毒侵袭。且rhIFN α-1b与其他干扰素相比,安全性好,适合患儿使用[6~7]。本研究结果发现,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憋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rhIFN α-1b 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缩短局部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及时有效清除病毒,还可稀释痰液,降低气道阻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治疗后联合组VT、Ti/Te 高于对照组,Rrs 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用药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改善呼吸道阻塞,提高患儿肺功能。

IFN-γ 属于免疫衍生蛋白,可维持Thl/Th2 平衡,进而抑制呼吸道的炎症反应;IL-4 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促使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于炎症病灶,加重机体气道炎症[8]。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4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rhIFN α-1b 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可发挥干扰炎症因子作用,进而减轻患儿炎症反应。综上所述,rhIFN α-1b 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早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儿恢复。

猜你喜欢
毛细布地体征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浅谈毛细水上升影响因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骨桥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