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20-09-14 11:58张陈恋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教学改革

张陈恋

摘  要:学前教育学是实现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近几年来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教学目标不断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做出新的突破。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展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前教育学;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教育学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课程,该学科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从现阶段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教材内容相对比较落后陈旧,缺乏实用性,难以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方式过于拘泥于课时和一些教学条件的限制,整个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理论与实践相差甚远。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良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人品质、知识经验等出发,对教学进行预估,是实现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首先,在目标設定过程中,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丰富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素养的人才,让学生可以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概念,这也是学习目标设定的前提条件。其次,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从而知道幼儿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效设计幼儿教学活动,对幼儿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并提升学生幼儿活动组织能力,家校合作能力等,确保学生未来更好地进行幼儿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讲述教学方式,转变单一的教学目标设定。引导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教育实践,从而有效扩展学生个人视野,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

二、注重活动的作用,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是实现整个课程教学发展的重点。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将知识学习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落到实处。以幼儿活动设计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创新,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实现幼儿的科学全面发展,更好实施幼儿教育,掌握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实践。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应用,使学生具备更加专业的个人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育内容的改革与创新,让整个教学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注重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都是围绕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改革也应如此。长期以来学校只是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知道许多理论性的知识,但是不知道如何有效运用,在实践中所了解到的一些现象或获得的一些经验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运用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与模拟演练等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首先,对于理论知精要要讲解,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集中精力对基础知识和重要内容进行组织,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精华部分,了解所学理论知识之间的内部关联性,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体系。从学生学习能力着手,将知识讲解与应用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的问题,寻找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让学生对基础的理念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际案例的有效应用。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比较生动的教学案例。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分析探讨,使学生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得出相关的概念和意义,并掌握相关的规律,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非常具体生动的情境当中,学会问题分析,寻找有效的解决方式。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章节内容进行案例的收集,结合教学内容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然后结合教师的相关经验,给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并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能够更好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概念,为学生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创设情境模拟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行教学模拟,通过角色模拟更好地互动,实现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实际演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相关情境当中,更好地组织幼儿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很多学生在进行教学模拟之后,都会有很多的体会。通过有效的互动以及自我评价分析,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模拟过程中,教师也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引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教学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需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实践。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良好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粟华. 以实践性为导向的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00(022):151-151.

[2]孙乐妮,陈晓琳,赵海泉,et al. 强化基础提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生物学杂志,2013,30(003):109-111.

[3]邹洪涛,呼汉卫,陈阿梅,等. 提高学生实验课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与体会[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28(0z1):221-222,228.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教学改革
如何调动“落后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