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时代精准教学探究

2020-09-14 12:11姬晓灿成积春张雨强
电化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精准教学大数据互联网

姬晓灿 成积春 张雨强

[摘   要] 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的逐渐普及颠覆了传统的知识承载与传播手段,拓展了教育、教学的宽度与深度。文章立足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的精准教学(Precision Instruction,PI)理论,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了持续的课堂观察与实践,发现技术时代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赋能精准教学,为学校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可能与支撑。精准教学语境下的教学核心在于目标精准、问题精准、干预精准,而传统时代教学的症结集中表现在教学目标的程式化、教学过程的浅表化和教学干预的同质化。技术赋能下精准教学的实践路径应坚持以测辅教,精准教学目标;随动而谋,精准教学过程;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干预。

[关键词] 技术时代; “互联网+”; 大数据; 精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姬晓灿(1981—),女,山东曲阜人。中级教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E-mail:jixiaocan @163.com。成积春为通讯作者,E-mail:chengjichun163@163.com。

一、引   言

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的逐渐普及颠覆了传统的知识承载与传播手段,持续拓展着教育、教学的宽度与深度。在此背景下,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教育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技术时代。精准教学(Precision Instruction,PI)是20世纪60年代由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基于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发起,旨在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1],后发展为评估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框架[2]。当今,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将在此基础上为学校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可能与支撑。

二、本体追问:精准教学语境下的教学

早期的精准教学作为评估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框架,意在测量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依此作出数据决策[1]。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在全面、迅速、精准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行为数据洞悉其学习状态与风格,生成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目标,运用适切的教学资源,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持续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表现,精准判定学习者在瞬息出现的当前问题与潜在问题,进而应用数据决策技术对教学进行精准干预与优化。精准教学的内涵突出表现在目标精准、问题精准、干预精准三方面[3]。

(一)精准教学之目标精准

目标精准是精准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活动、勾勒教学程序、开展教学测评的标准。目标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的对象,如何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本身行为的研究是其重要来源,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显的行动[4]。无论是早期的精准教学,还是教学变革推动下的精准教学,以测辅学都是其核心机制[5]。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技术赋能整个教学过程,将传统的纸质辅学资源转化为网阅或者数字化试题,教师使用移动终端批阅作业、试题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形成个性化的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在记录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全面了解、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个人特质,进而调整既定的教学目标,生成更具指向性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教师可利用技术辅助进行课前的诊断性评价、课中的过程性评价和课后的形成性评价,并覆盖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充分了解学情,有的放矢。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依据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情进行整理归类,精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运用状况,将课程标准中空泛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形成基于学生现状的个性化目标。目标精准方能引领精准教学的实施,使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评价模式、培养方案更加多元丰富、智慧灵活。

(二)精准教学之问题精准

问题精准是精准教学的关键。有效且有力的提问好像是课堂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彰显着课堂教学生命的精彩。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的提问等于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科学研究表明,即便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问出不同的问题,而对于不同的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回应。这就是为什么具有不同沟通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的教师在面对同样的课程内容和同样的授课对象时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教育心理学表明,提问是教学关系的润滑剂,通过提问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有利于高效课堂的生成。[6]由此可见,基于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心理特点提出适切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精心打磨问题并围绕教学目标有组织、有层次地精准提问。

与单纯追求完成任务与达成结果的传统教学不同,精准教学遵循“以测辅教”“以测辅学”。根据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反馈是开展精准提问的重要依据。这些精准问题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掌握知识的桥梁,又可以促成学生将信息转化为專业知识和成果,尊重和满足课堂中不同层次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和自主选择的权利,鼓励其形成个性化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精准教学之干预精准

干预精准是精准教学的核心。在设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出精准的教学问题后,能否捕捉适切的时机、利用适当的场域、采取适恰的手段干预教学,是精准教学考验教师智慧与专业素质的关键所在。在精准教学的语境下,教师角色需要重塑,教师技能需要重新定义。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搬运工”,而应是学生思维的启迪者与心智成长的守护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模式之所以长期存在,在于师生之间明显的知识落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历史已经迎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阶段教与学的本质正在悄然改变,不仅包括知识的传递,还应包括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如果忽视对学生心态的认知,没有精准的引导与干预,所谓的知识就会像无生命的货物一样,从书本到黑板,再从黑板到笔记本机械地传递,其中的生机和灵性绕开了师生的思考,最终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走马观花。

精准教学中,教学更应成为一种带有智慧捕捉与灵魂关怀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非像机器那样的“死知识”,并非是简单的现成品或技术操作的产物,而应包含教师的智慧加工和情感渗透[7]。作为教师智慧加工的产物,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干预将更加及时、准确、全面。作为以测辅教、以测辅学的产物,精准干预促成了教学范式的转换(如图2所示),完成了由传统学习向能动学习跨越的关键一步。

三、问题透析:传统时代的教学

自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与课堂便面临着拓展教育思维疆界、增强教育改革能力的时代挑战。然而,传统时代的教学惯性依旧深刻影响着当今的课堂,突出表现在教学目标的程式化、教学过程的浅表化和教学干预的同质化。

(一)教学目标的程式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要明晰教学目标即“教什么”“为什么”“怎么教”和基于教学目标而确立的学习目标。审视传统教学,我们不難发现,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这一教学行为层面还存在着较明显的程式化倾向,“迷恋规程”依旧是一线教师难以逾越的藩篱。在深化课改的大环境下,当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进入视野,学校、教师最先关注的便是它的操作程序:上课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包含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行为……甚至“说什么台词”都是事先预设,缺少了“为什么要这样说”的前提性追问和“还可能怎样说”的可能性考量。本应赋予教育灵魂的教学目标也就流于一种毫无生命力与思维含量的程式化表述。

教学目标程式化现象之所以能在实践场域持续存在,是由其历史发展特点和使用者认识层次共同决定的。首先,纵观20世纪中期以来教学目标的历史演变,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到着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再发展为指向培养21世纪技能的核心素养,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的烙印。目标的更迭意味着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彰显了从“强调知识”到“培育素养”的范式转换。素养时代的教学需要教师立足教材与学情,厘清内容标准,从抽象到具体地精准确立教学目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重构与转型。作为社会转型下的教学行为,本应踏上时代变迁的节拍,打破传统工厂式学校教学整齐划一的固化模式。但现实中的课堂教学依旧“新瓶装旧酒”,普遍缺乏提升教学站位的能力,难以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与分解、落实。其次,一线教师还没有真正把理论、理念融汇到教学过程中,只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停留在最易显见且按部就班的操作程序层面,依旧关注知识点的“记住、知道、了解”,没有深度思考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方法后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最后,教学评价制度和体制的窄化、浅化、固化使得教师不得不按照程式化的设计来彰显其行为图示,进而确保课堂教学“不脱轨”以符合主流价值评判。

(二)教学过程的浅表化

教学过程包含着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基于对学情和教材以及课程标准的把握,融汇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手段特点,有目标、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代表着知识的权威,传授已经形成的碎片化知识,强调反复记忆与机械复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使命似乎只停留在了高分升学的层面[8]。如此的教学过程,更像是简单而毫无质量可言的知识的搬运,过度关注应试知识的传递,停留在教学的表层,忽视了更具价值的教学存在。课堂中原本思维活跃、开放,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学习者在周而复始的浅层学习中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和思想的精彩,久而久之,从灵动到木讷,从热爱到反叛。

学校、社会、家庭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所倾注的关心与精力越来越多,但为什么课堂上的“问题学生”也随之增多了?病灶在学生,病根在课堂。其一,教师高高在上,代表着这间教室的智力权威,学生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接受与配合灌输,即便是最有趣的学习内容,也被各种预设程序击得粉碎。其二,课堂教学在程式化目标指导下,异化为一个浅表化预设流程,教学的创造性、生成性无从谈起。尤其是所谓的公开课、优质课,为确保教学的“万无一失”,教学过程被人为地细化、孤化,拆解为若干个流程,课堂演变成教师的表演和炫技舞台,学生则无奈地成为口念台词、做着规范动作的群众演员。这种教学实践便是单向灌输时代的常态。发现、体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的教育教学所要培养的应该是鲜活的能动之人和能创之人。被“激活”的教学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个性化的“禀赋”,通过深层挖掘学习者的潜能,培育其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干预的同质化

从教学论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教学干预”理解为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施以影响的行为和过程。由于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群体的不断扩大,教学干预过程中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教学干预的同质化萌芽于学校兴起之初,发展成熟于人类社会各个阶段。这种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可以从历史进程的维度窥见一二。

农耕时代,教育形态包括家庭教育和一定比例的私学。教育教学的内核是“去个性化”,为贵族政治、官僚政治下的统治阶级培养顺民,同时奠基巩固统治阶级队伍。教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属于教育、教化合一的特殊体制。17世纪末18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教育的最大影响便是教育的大众化。工业化时代需要大量的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者,这个时代的教育的使命便是把学习者整齐划一地培养成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和各级各层管理人员,再次淹没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正如科学管理创始人泰勒所言:“我们不需要工人有什么头脑,我们只需要他们听话,把我们指定的工作尽快地干好。”[9]虽然历史已经跨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但工业化时代初期的教育教学惯性依旧深刻影响着21世纪的课堂,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痼疾。

周国平说:“教育不可能制造天才,却可能扼杀天才。”[10]新的时代不需要“无头脑”的听话的工人,需要的是有思想力、创造力的个性化世界公民。我们必须自我否定一些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自命真理,立足于21世纪人才所需正视异质。正视异质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四、路径抉择:技术支持下精准教学的实践方向

(一)以测辅教,精准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界从课程标准出发,孜孜矻矻地对教育教学进行着不断深入的探究。但“以教为中心”的单向思维模式导致改革的精力和重心集中于对纲本的重塑改造,忽视了学习者个性化成长的本质学习需求。西方国家有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当历史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当技术不断赋能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教育更应该进一步回归本源,点亮学习者智慧之灯。当下,是一个被技术改变的时代,教学当然也包含其中。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甚至包括教育者都在被重新洗牌,教学中的诸多概念都在被重新定义。技术的发展变化,给教师、教学带来生存挑战的同时,也从核心处深刻地影响着教学革命。教育、教學的本质回归可以借助技术平台,精准了解学习者现状,精准设置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技术背景下,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确立更加清晰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明确和表达是开展精准教学的第一步。设定教学目标,要明确它的层级和来源,课程标准是教师确立教学目标的主要来源,但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课程标准是上位概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综合教学资源、学情、教材等各方面因素,将课程标准分解、重构为具体可操作的、更明确的目标,而不是程式化地宣读纲本。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批改纸质作业、纸笔统计学生的学习数据,这些费时费力的行为既做不到精准又效率低下。数字化环境下,在移动终端普遍存在的条件下,教师可设置课前探究和自主学习内容,学生在线完成作业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教师便可凭借这些数据明晰学情:哪些内容较简单,课上重复讲授等于无效劳动;哪些内容较难,学生集中在这些知识点遇到了难关;哪些内容具有吸引力,学生在此停留过较多的时间,并作了标注笔记;哪些内容较枯燥,学生在此放弃了学习……这些数据以及先进的技术分析,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更精细地了解学情,还有利于明晰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无处不在的学习场使得教与学的互动更加便利,教学的指向也更加科学。但面临作为新生事物的泛在学习,教师的教学更加需要精心管理与设计,比如推荐使用哪些学习应用软件,推送哪些教学资源链接等。另外,教师也应意识到,技术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人成长很重要的学习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测”出来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协调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者才是其自身教育真正的“创造者”[11]。当教师在展开精准教学活动时,应确保在学习者的心智活动和他所处的学习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与互动,在研究纲本和文本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学对象。只有在其自身思维系统内对知识进行认知、阐释时,学习者才真正发生学习,我们的教学活动才算是真正在发挥作用。同时,在更多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今天,我们也应冷静地意识到技术只是手段,它可以通过既定的算法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却无法取代教师在“个性化培育”中的精神陪伴、智慧引领、价值塑造。作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营养师”、情感培育的“呵护者”,技术和数据环境下的教师更应深刻思考教育教学的本质,以教育者特有之敏锐与智慧测量评估学习者,并在教育目标中渗透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关乎人性,培养人之为人的想象力、创造性、同情心、道德价值观[12]。

(二)随动而谋,精准教学过程

长期以来,教育治理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谋而后动”,而非动态的“随动而谋”[13]。其中,“谋”的实施者也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技术时代,教师的身份将被重塑。作为助推学生心智成长的营养师,教师的教学活动将发生裂变,即出现专家型教学、导师型教学、管理型教学等,而静态的讲授型教学将大量被人工智能和学生自主学习所取代。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和手段组织教学,清醒地认识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再是等待随意描绘的一张白纸,他们在大量的校外活动、社交和自主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了部分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他们对教师的期待值也有所提升。有经验、有智慧的教师应该“随动而谋”,展开真正的精准教学,尊重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正视教学中情感、交流、顿悟、创造等要素的不确定性,走向“动态化”教学。技术时代下的精准教学理念为动态教学设置了“脚手架”,精准教学目标的创设、精准教学问题的提出、精准教学干预的开展是其重要表征。教师利用技术工具随时关注学习者课前、课中、课后的状态,跟踪了解其变化过程,诊断评估其目标达成程度,随时调整教学预设,真正做到“随动而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彰显了新技术的颠覆性影响,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他本身无法创造教育奇迹,其功能与功效的发挥还要依靠它的创造者与使用者——人。技术与资源如何进入教学系统?早期,课堂教学对于技术并没有迫切的内在需求,“粉笔+谈话”的教学方式发挥着最大的教育价值,所谓的信息技术进课堂便演变为“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一种刻意行为。这种生硬的嫁接使得技术与教学“离心离德”,形同陌路,甚至刻意而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

当下,技术迅速发展并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粉笔+谈话”的教学方法依然有其重要的价值,但同时也要相信,技术与其资源也可以开拓、提供无限的教学益处,深度融入教学系统,与教学活动相得益彰。“融入”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存在状态与境界。这种境界就是相互依赖、相互贡献、互为表里,以至于成为一个整体[14]。技术融入教学,需要依靠教师施加作用。教师如何助力技术融入教学?显然不可能再把其定义为简单的点缀、应付,而是要精准建构,建构一个更加有效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的知识仓储和技术带来的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相互勾连、补充、组合,平面的、立体的、混合的教学资源随时可以根据需要汇集呈现,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场景随时切换。精准建构的教学环境绝不是技术的堆砌,它应指向促进学习者个性化精准学习的需要,在知识习得、技能掌握、情感陶冶、价值观培育、道德修养以及文化感悟等方面获得整体抑或相对专一的促进。

(三)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干预

我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在当代仍彰显着重要价值。孔子的学生就是学有专长之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特别关注学生在能力、特长、态度、志向方面存在的差异,以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正如二程所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文学入者,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15]如此,教和学的发生便处于一种和谐的平衡之中。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泛在化,未来教学的主流将是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学生将自主设计课程,教师将基于数据分析具体化、细节化地评价学生,并给予其精准的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

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教育、教学领域至关重要的课题。传统教育时代,教师往往凭借知识经验与技能经验展开教学,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客观了解学习者。经验需要更新重构。无论情愿与否,当前的教育已经被裹挟着进入到技术时代,教育已经与技术和各种智能平台产生了深度融合,产生了新的教育秩序和教育生态[16]。教育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的教育、教学将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数据能够促进教学决策的最优化和教学干预的精细化,其科学精准程度是单纯的经验所不能企及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海量且及时的教育资源系统逐渐形成。技术时代,混合式学习将成为常态化存在。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模式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模式[9]。学生既要到学校接受课堂教学,也要在其他任何场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线上学习。这种模式既能保证现场教学的氛围和亲近感,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新技术完善学习结构。个性化是混合式学习的显著特点,与精准教学理念相契合。对于个性化混合式学习,教师要有效激励、定位精准,基于数据掌握学习者的学习动向,进行精准干预。在此过程中,技术的应用应始终遵循健全的教学原则。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亟待教师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新时代的学生是大数据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生活在智能终端急速发展的环境中,线上学习、阅读、社交、娱乐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他们更愿意相信和接受通过大数据洞悉过去、了解当下、预测未来的方式。以上都是技术时代教育、教学从基于经验到基于数据,从整齐划一到精准培育的关键前提性条件。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将使教学更具靶向性,引导学生走近积极、主动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BINDER C.Precision teaching:measuring and attaining exemplary academic achievement[J].Youth policy,1988,10(7):12-15.

[2] LAMBE D,MURPHY C,KELLY M E.The Impact of a precision teach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ading fluency of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J].Behavioral interventions,2015,30(4):364-377.

[3] 彭紅超,祝智庭.面向智慧学习的精准教学活动生成性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6(8):53-62.

[4] 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6.

[5] 彭红超,祝智庭.以测辅学:智慧教育境域中精准教学的核心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94-103.

[6] 埃里克·弗朗西斯.好老师,会提问[M].张昱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

[7] 谭维智.教师到底应该因何施教——基于技术现象学视角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3(9):102-111.

[8] 刘伟,谭维智.网络时代知识教学的价值诉求、目标与变革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8(12):81-87.

[9] 张治.走进学校3.0时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18,103.

[10] 赵平,何小波.“毁人不倦”的教育与消失的灵性[J].青年教师,2011(9):8-12.

[11] 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9.

[12] 谭维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时间逻辑[J].教育研究,2017(8):12-24.

[13] 姚松.大数据与教育治理现代化: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2):76-80.

[14] 吴康宁.重新发现教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60.

[15] 程颢,程颐.二程集·遗书·伊川先生语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1:63.

[16] 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2016(2):37-49.

猜你喜欢
精准教学大数据互联网
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敢问路在何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
基于VBA控件技术与精准教学理念的授课课件设计实践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