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文化和幼儿教育的结合

2020-09-14 11:58于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教育策略

于琳

摘  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中将一些身边常见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但是也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中缺失民族文化的现状。本文重点阐述幼儿教育和民族文化相互结合的策略,以此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教育;策略

中华民族本身具有相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的智慧的结晶。在当前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越来越陌生。当前的孩子更多熟悉的是麦当劳、肯德基,手里的玩具也是奥特曼、机器猫等,很多孩子相比于国庆节、泼水节、那达慕等民族节日,更多的知道西方的圣诞节。从中可以发现孩子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认知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說对民族文化进行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为此,在幼儿教育中要能够认识到对民族文化进行渗透的紧迫性,引导幼儿从小对民族文化就有所了解,接受其熏陶,并以学习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为健全人格的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一、基于学习特点、规律,进行民族文化和幼儿教育的结合

民族文化本身具有很多的经典内容,例如民间的一些童谣、古诗词、游戏、风俗等内容。这些内容相对通俗易懂,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得到了大批孩子的喜欢。在进行幼儿活动时并没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玩是幼儿最大的兴趣,符合幼儿内在需求。引导幼儿在玩中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品质。为此,在开展幼儿活动时主要是以游戏为载体,在玩中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探索事物的本质和意义。在对游戏进行组织时,可以将民间游戏渗透其中。幼儿本身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地点,而通过活动可以对幼儿的学习方式进行丰富。也就是说,生活也就是幼儿的学习。对于幼儿的教育,不能仅仅采用相对静态的知识,还应该能够给予幼儿情感,对问题进行形象的解决和分析其规律、当中的各环节。以此更好的引导幼儿习得的相关的知识和智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主体意识,让幼儿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二、突出学习过程,体现主体性

在幼儿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将中华民族文化和幼儿教育相互结合,可以选择身边熟悉的民族,挑选出适合幼儿活动的节日,为幼儿提供很多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活动。例如在国庆节制作国旗,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然后让幼儿思考,怎样才能使得五角星的尺寸标准、美观。幼儿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尝试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了解到对称的知识,总结制作国旗的方式方法。到了国庆节时就可以和家长一起挥舞国旗,高唱国歌。引导幼儿在制作国旗的过程当中,正确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作用,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体会民族文化所具有的智慧,以学习民族文化为傲。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让幼儿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也可以在互动的过程当中,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民族精神,萌发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感。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民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乡土、乡情都是一些普通老百姓,相关的审美需求可以说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也是具有多样化,蕴含着我国民族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以及精神气。其中延伸透出较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将各民族文化和很多的民俗相互结合起来,例如元宵、那达慕、古尔邦节等。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更好地体会各民族文化所具有的魅力。而在幼儿教育中,则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进行开展相应的活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条件,和家长同伴进行参与互动,使得这些节日能够真正进入到幼儿的生活当中,相互制作食物。可以一起制作粽子,奶茶,烤羊肉串等。可以一起过泼水节,体会傣族人民的风俗风情。可以一起放花灯,了解汉族的节日……对于一些传统的民俗进行,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也能够体会到浓厚的亲情。

领导幼儿在与老师家长之间的互动当中,更多地对民俗风情进行了解,唤醒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从小受到文化熏陶,以此更好地完善幼儿的文化体系。

三、家长、教育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在幼儿的教育当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只有取出轻重的作用,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教子的故事。幼儿本身就喜欢模仿,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身作则,以此有效的发挥对于幼儿的教育作用,否则有可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要注重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其中也包括父母做到对幼儿进行以身作则,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还需要教育部分以及社会等的努力,将民族文化的渗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层面,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和培养目标,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并加大对幼儿的保护力度,鼓励幼儿更多地进行民族文化的学习,为幼儿创设进行民族文化的继承以及相应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民族文化进行渗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弘扬民族文化

幼儿教育中为了更好的将和民族文化相互结合,要注重进行创新,将民族文化和幼儿教育教学相互结合,要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学习并不是封闭的系统,民族文化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更多的体现出科学精神。在与幼儿进行交流时,要注重以创新的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接触学习,将民族文化和知识内容相互结合,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容。要能够基于幼儿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以此达到对民族文化进行弘扬的目的。

结束语:

幼儿教育中和民族文化相互结合要尊重真正尊重幼儿个性,使得幼儿能够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幼儿的民族文化知识体系,真正发挥民族文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岳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72-75.

[2]郑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黑河教育,2018(12):69-70.

[3]豆丽娟.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8,2(35):163-164.

[4]吴遵民.论幼儿教育的本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2):138-144.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幼儿教育策略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