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层递式教学法,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2020-09-27 22:59施玉兵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0年8期
关键词:层递式范文写作能力

施玉兵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层递式教学法是在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方案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写作训练方式。

一、重视素材积累

网络的普及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网络化,作文中大量出现网络用语。而且,作文素材大多来源于网络,也导致了素材的高度重合。初中生不具备整合网络信息的能力,因此作文也缺少真情实感。学生的作文内容还受到思想、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初中生由于年龄的限制,生活阅历不足,知识储备也有限,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教师可以运用层递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不限题材或内容,也不限篇幅和风格,只要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都应当支持。阅读课外书,收集俗语、谚语,观看新闻等,都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分享优秀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发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在班里设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带来,与他人交流、分享。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利于储备知识;社会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有了足够的知识和写作素材,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写出佳作。

二、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是学生表达自我的过程,现实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来源。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示范作用,表达真情实感,从而让学生效仿。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自己的真实经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共鸣,为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奠定基础。

佳作除了具有真情实感、主题明确、框架完整、重点突出,还要有独特的风格。这就需要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加强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写作风格。经过第一阶段的素材积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第二阶段——传授写作技能,加强写作训练。例如,要写好记叙文,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将重要的信息,如事情的经过详写,非重要的信息略写,这样就可以做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文章的可读性将会大大增强。作文的开头,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引用故事等;作文结尾有呼应式、戛然而止式和启发式等,当然,这些方式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积累了素材,并且进行一段时间的写作训练后,对文体和写作方式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写有新意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篇好文章,除了要有吸引人的题目、清晰的结构和高超的表达技巧外,还要有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移除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用多样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不人云亦云。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时事热点或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结合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融入到写作中。教师应及时阅读和评价学生作文,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教师还可以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文章,让大家从多个角度点评,分析文章中出彩或可以改进的地方。将评价权交给学生,有助于打破学生对范文的盲目崇拜,学会自主思考,自由表达,达到最佳的写作状态。学生在分析范文后,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参考范文的格式自评,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完善写作內容。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表达所思所想。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采用层递式教学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层递式范文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
层递式教学对于语文习作中的对策分析
层递式教学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春色几许(简谱)
层递式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