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趣味编程促进儿童个性化的培养

2020-09-27 23:02杨昌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儿童

杨昌尧

摘要:为让儿童在创作中体验到学习编程、表达自我想法,诞生了Scratch编程。Scratch趣味编程以简单、易懂、轻松的故事、动画、游戏等形式带领儿童进入到编程世界中,让枯燥难懂的编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又对培养儿童个性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就Scratch趣味编程如何促进儿童个性化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为Scratch趣味编程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Scratch趣味编程;儿童;个性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3-0101-02

AI的发展和应用热度不断提高,也带火了编程。其中少儿编程是近些年来十分火热的一个课程,也是被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虽然目前针对少儿编程有不同的声音,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要求应全民开展智能教育,在中小学中设置与人工智能、编程相关的教育课程。这一文件的发布肯定了少儿编程的意义。儿童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个性化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编程可以让儿童在理解问题——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儿童的各项能力,如训练少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认知水平等。

个性化是指一个人稳定、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点或品质。一般来讲,2岁个性化开始萌芽,到了3~6岁,个性开始逐渐形成。个性具有独立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特征。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应重视儿童个性化的培养,拥有独立、稳定的个性,对其以后生长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Scratch是一种编程工具,该工具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培养儿童对编程的兴趣,培养儿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对培养儿童个性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就Scratch趣味编程如何促进儿童个性化的培养进行了简单阐述,为Scratch趣味编程应用,同时也为少儿编程在个性化培养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1 Scratch趣味编程

Scrat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款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通过创作故事、动画、游戏等方式让儿童进行编程,即使儿童不懂代码是什么,只需拖拽鼠标像搭积木一样便能实现编程。在编程过程中,对英文或汉字的要求也几乎没有。程序建立主要以涂鸦、录音、找图片等形式实现的[1-2]。这种简单、有趣的编程方式几乎让小孩子看一眼便能喜欢上这款软件。在中国台湾,Scratch几乎是所有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的软件,甚至幼儿园阶段也引入该软件,同时教育部门还举办了程序设计大赛,将语数外等科目融入该软件中,提高教学深度。

Scratch和LOGO语言相比,其直观性、模块化优势突出,操作也更加简单。儿童应用时无须在命令格式、参数等上面花费心思便能进行编程[3-4]。在学习过程中,即便教师讲解不是那么生动有趣,Scratch自带的乐趣性也能吸引学生对编程的兴趣,而这是LOGO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2 Scratch趣味编程促进儿童个性化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对儿童来讲,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玩中充满了乐趣性,有了乐趣性,便能吸引儿童。以故事、游戏、动画等模式为主的Scratch则具备较强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儿童的参与,让儿童主动动手、主动探究和思考,主动解决编程中的问题。虽然Scratch自身已带有乐趣性,但在学习Scratch趣味编程时,还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全面发挥出Scratch趣味编程在儿童个性化培养方面的作用[5]。

2.1 通过点—面—点的学习提高儿童对趣味编程框架的认知能力

学习某项新事物时,框架的认知能力对认知该事物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儿童个性化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认知框架过程中,一旦认知主体接收到与事物相关的丁点信息,大脑中与事物相关的结构、概念等都将激活。儿童对趣味编程的框架有了认知能力,对学好趣味编程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也促进其对新事物主动学习等个性的培养。在提高编程框架认知能力时可以通过“点—面—点”的学习策略实现。

如在经典游戏《打地鼠》中,教师可通过点—面—点的学习提高儿童对编程框架的认知。在《打地鼠》游戏编程中,控制模块、动作模块、外观模块是学习的主要目标,通过这三个模块可以学会应用锤子打地鼠、地鼠被打到或没有打到后的动作变化、锤子打后的变化。教师可基于这些目标进行点—面—点的教学。如点击绿色旗帜便是通过该点的学习掌握“控制模块”这一面的学习。以此类推,锤子在移动过程中,造型切换则表示要开始打地鼠,进入到“动作模块”。通过“显示”“隐藏”可以了解“外观模块”。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都属于点—面—点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加强对编程框架的理解,从而增强对之的认知。

2.2 通过导趣促进儿童自主学习

Scratch趣味编程中有很多探究性的活动,这些探究活动主要以艺术创作、创意设计、开放式挑战活动等为主。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类探究性活动,让儿童在探究性活动中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如在《向城堡出发》探究性活动中,教师可对该活动进行合理设计,让儿童在探究性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表1所示为通过《向城堡出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儿童对范例进行试玩,独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和儿童共同分析问题,总结需要的指令。问题分析中引出新定义后,教师应通俗易懂的讲解定义,并通过范例试玩让学生体会到物体离得越远,则会越小的道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也能得以发挥。学生通过自己在线试玩范例,自己思考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涉及的概念,同时也通过自己尝试学会新指令的应用,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性格。

2.3 通過动画提高创作力

创作力是儿童个性化的一项重要表现。Scratch趣味编程中有很多方式可以提高儿童的创作力,其中动画便是一种。Scratch趣味编程中故事、动画、游戏是基本的功能,通过这些基本功能,无形中能提高儿童各项能力。其中通过动画对提高儿童的创作力有很大帮助。

在Scratch趣味编程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自己喜欢的事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动画创作过程中学生的创作力能得以培养。如儿童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喜欢的事情或物品利用Scratch做成动画,如某个儿童将自己野炊的一天制作成动画。动画中主要讲述爸爸妈妈带自己去湖边野炊,野炊过程中抓鱼、捉泥鳅等,十分快乐的一天。而在动画制作过程中,需要很多素材如湖、帐篷、花草、鱼、泥鳅等。这些素材需要从网络上寻找。图1为Scratch编程流程图。

另外野外还有很多鸟叫声,为了增加动画的丰富性,还需要将这些声音配置出来。对儿童来讲,这一动画制作是一个琐碎、复杂、庞大的工作,但通过这一过程对培养儿童的创作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从网络上寻找素材、自己想办法为鸟叫配音,并将所有素材导入Scratch软件中制作。儿童所制作的这一动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快乐,而将这种快乐转换成一种可以保存可以分享的形式,也是儿童所愿意的。这一过程中,儿童的快乐一直陪伴着他,做自己快乐的事,喜欢的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不管动画制作多复杂,儿童都有动力,而这一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动画效果,儿童也会充分发挥出其创作力,让动画制作得更加逼真。

2.4 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是儿童个性化的一项重要表现。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儿童多动手。当今时代下的儿童,大部分都喜欢游戏,甚至有些沉迷于游戏。如果借助游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不管是对儿童还是家长来讲,都是不胜欢喜的事情。Scratch趣味编程中可以编制游戏,儿童应用Scratch可以转变在游戏中的角色,从玩家变成编制者,游戏编制完成后,儿童会有很大的自豪感。同时在游戏编制过程中,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得以培养。一款简单的小游戏中,也会涉及游戏主题、背景,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当前大型游戏的制作丝毫不逊色于电影大片。在Scratch趣味编程中,很多游戏都需要儿童添加舞台背景、角色,并给角色指令,让其按照指令跳舞、唱歌,还可以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录音,将自己的照片上传上去,尽情地在游戏编制中发挥创意,提高动手能力。如《约朋友一起玩》的游戏编制中,要达到Kitten与企鹅相约一起玩、聊天的目的,需要设置出Kitten、企鹅一起玩的背景,聊天的内容、动作等,这其中涉及移动指令块、发送信息指令块、信息触发指令块等,才能实现程序的触发。如图2、图3所示为游戏脚本图。儿童编制出基本的游戏外,还可以对游戏进行扩展,如编制稍微复杂的聊天内容。这一游戏编制过程中,应用到的指令块较多,同时对动手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需要儿童在理解每个指令块的基础上熟练操作才能完成游戏的编制。游戏编制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的效果,教师可引导儿童对彼此编制的游戏进行互评,了解游戏编制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下次进行改进。

3 结束语

Scratch编程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学习将编程思想渗透到儿童思想中,让儿童具备编程思想,从而促进逻辑思维能力、个性化等的培养。Scratch趣味编程以动画、故事、游戏等形式将编程以简单化、易懂的形式展现在儿童面前,并对儿童文字能力没有太多的要求,实现了为儿童兴趣而教的目的,让儿童在轻松、简单的游戏、故事中便能学习编程知识,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喜好通过Scratch软件变成现实,这对爱玩的儿童来讲,十分具有吸引力。教师在进行Scratch趣味编程教学时,应重视儿童这一阶段各项能力的培养,真正通过有趣的Scratch系统学习,培养出儿童的个性化,实现Scratch趣味编程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静. 思维导图:开拓儿童Scratch趣味编程学习新路径[J]. 教育观察, 2018, 7(16): 36-38.

[2] 胡健. “Scratch 儿童趣味编程”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 信息周刊, 2019(23): 0336.

[3] 刘雁农. 游戏化学习 玩转Scratch趣味编程——以《穿越迷宫》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 2018(56): 19.

[4] 张可玉. 谈scratch编程的有效教学思路和方法——以scratch趣味编程为例[J].读寫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18): 146.

[5] 陈喜云. 基于游戏设计的Scratch趣味编程的教学研究[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8): 54.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个性化培养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浅析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留守儿童
基于分层教学,促进高中生个性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