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0-10-09 09:35张达才
速读·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小学数学

张达才

摘要: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因此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然而受年龄限制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也将对学生学习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想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实现数学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不仅是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虽然在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下,不同学生的逻辑思维实际发展情况会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会长期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并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由于这种过渡的持续时间几乎会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因此随着学生年龄与学习需求的不断变化,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间的关系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例如在低年级,学生思维方式基本都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十分薄弱,但在进入到中高年级后,其抽象逻辑思维则会迅速发展,并在学生思维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其次,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在面对数学、语文等不同学科乃至不同知识点时,其抽象思维逻辑能力在长时间发展中可能会逐渐拉开差距。最后,小学生通常会在10-11岁后形成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但在教学效果不同的情况下,这一时间也可能会出现前移或后延。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低年級学生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开展超出该年龄段学生能力范围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例如在学习“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学生接触小学数学知识的时间较短,且习惯性应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还需在提出计算问题后,带领学生一步步的分析解题思路,每一个解题步骤分析过后,还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以便于学生理解逻辑复杂且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在学生进入中年级后,对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知识,则可以选择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题的教学模式,完成对解题思路的叙述,并对其解题思路的逻辑严密性提出要求,以提高逻辑思维训练的难度,适应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规律。

(二)设置思维引导问题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通常都是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得到发展,但由于数学学科的知识、问题均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受畏难心理、学习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对思维探究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思维探究活动参与度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也会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还需利用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与好奇心理,在课上设计一些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其对课程内容、探究活动的兴趣,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思维探究活动,这样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思维探究活动之中,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提出“超市中价格为x元x角的货物怎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等类似的问题,由于问题涉及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因此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对问题展开思考,等到有学生提到小数等关键性词汇时,再鼓励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展开探究,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从问题转移至探究活动上,并使其探究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三)加强动手操作训练

小学生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尝试对教学中的抽象数学问题进行转化,同时引导学生以动手操作的直观探究方式来寻找解题思路,这样既可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更好的向逻辑思维过渡。例如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熟悉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之后再组织“调时间”的游戏,由教师以普通计时法随机说出某一时间,之后由学生用24小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将该时间准确写出,或是由教师以24小时计时法说出时间,学生负责将普通计时法的具体表示方法写出来。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能够对24小时计时法与12小时计时法进行快速转换,而其对于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间关系这一抽象概念,也会产生更为清晰的理解,这正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直观体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相对较差,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只要能够熟悉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特征,同时在动手操作训练、科学设置引导问题、采用循序渐进引导模式等科学的教学策略基础上,就必然能够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最终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蔡得霞,关于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8(24):16-17.

[2]樊有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143-144.

[3]高斐,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36):197.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