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链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10-11 09:18陈月婵黄丽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乳腺癌护理人员评分

陈月婵 黄丽芳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乳腺癌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常使用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但是由于该手术具有有创性的特点,患者会因此而产生恐惧或焦虑等,担心术后自我形象受到影响,加之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8.66±13.67)岁;体质量45~77 kg,平均体质量(55.25±13.26)kg;临床分期: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16例。研究组,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9.59±14.77)岁,体质量42~75 kg,平均体质量(52.30±12.96)kg;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15例、Ⅲ期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同意进行根治性乳房切除术[4-6];②小学文化程度以上,能够配合临床治疗。排除标准:①存在有听觉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及生活不能自理者;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系统疾病者;③年龄<30岁,体质量<40 kg或>80 kg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如给予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指导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品质链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品质链:护理人员根据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整体护理,以流程图展示的方式列出护理步骤,把其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标识出来,从而规范护理行为,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步骤、流程实施护理措施;利用思维导图软件,由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散出各级分支,在软件上制作出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导图,同时把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标识,并将制定的护理措施附上,使得护理人员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能够预见性地评估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7-8];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护理操作规范性;促使护理人员善于归纳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护理预案,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查阅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体征和症状,归纳涉及的辅助检查和诊断,总结分析并发症,制作一个症因分析速查表,可让护理人员应对并发症时能及时、准确地开展诊治和护理;针对服务链中所制定的护理内容,采取电化教育、讨论、情节模拟等方式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并制定考核制度。②实施品质链:建立品质链护理小组,主要由医师、总责任护士和责任护士组成;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小组计划,由总责任护士担任组长并进行组织实施,全部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其中,主要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设立一套涵盖清晰、简要、明了的流程图、思维导图和症因分析速查表在内的专科护理服务项目,其中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和护理人员培训考核等链接,制作成品质链护理服务指导手册;由小组长根据手册内容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确保人人合格,才能进行品质链护理[9-11]。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各项评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优,反之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差。使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的病情观察能力、紧急处置能力、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主动护理及人文关怀展开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12-1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体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临床分期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病情观察能力、紧急处置能力、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主动护理及人文关怀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 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高。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发生严重改变,致使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女性群体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4-16]。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癌主要以根治性乳房切除术为主,且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手术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7-19]。为探讨品质链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观察能力、紧急处置能力、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主动护理及人文关怀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品质链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20-21]。分析其原因为:在本次研究中,科室建立品质链小组,全部小组成员均经过严格标准的护理培训,通过严格考核以后才对患者实施品质链护理,严格的护理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并且责任制度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主动性和执行能力,进而加强了护患沟通,有效提升患者配合度[6]。护理人员制作思维导图软件,把乳腺癌患者术后常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详细标记,附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护理人员在应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时能够快速对其进行判断和有效治疗,避免耽误病情使病情恶化,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病情综合评估能力和紧急处置能力。症因分析速查表的制定能让护理人员熟悉患者可能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了解可能使用的辅助检查和诊断[22]。同时,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高护理人员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关注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23]。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品质链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分析补充。

综上所述,临床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品质链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乳腺癌护理人员评分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我给爸爸评分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