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联合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2020-10-11 09:18王利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清晰度肠梗阻螺旋

王利峰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放射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病症,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且病情发展迅速,发病后若不及时采取诊治措施,有可能引发毒血症、休克等并发症,导致肠壁供血不足,造成肠坏死,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寻求有效的诊断方式来尽早诊断肠梗阻并施以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检查肠梗阻主要运用影像学检查,即实施X线进行诊断。虽然X线检查具有成本低、无创伤性、操作简单的优势,但经众多临床实践表明,X线检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螺旋CT被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中。相关研究[1]表明,螺旋CT的图像重建技术先进,重建功能优越,能有效地判断出肠梗阻的性质、类型、致病原因,为肠梗阻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治疗依据。因此,本研究对比螺旋CT联合X线与单纯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肠梗阻治疗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测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80例。参照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0.36±3.98)岁;肠梗阻类型:机械性45例,绞窄性20例,动力性15例;肠梗阻致病原因:肠肿瘤32例,肠粘连26例,肠套叠22例。研究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50.76±3.88)岁;肠梗阻类型:机械性40例,绞窄性23例,动力性17例;肠梗阻致病原因:肠肿瘤30例,肠粘连24例,肠套叠26例。所有患者均出现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了解此次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对患者实施单纯的腹部X线检查,患者在检查时取平卧位或站立位,然后采用X线机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投影,获取肠胃部的相关影像[2]。

1.2.2 研究组 对患者实施螺旋CT联合X线检查,X线检查同参照组,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为膈顶到耻骨联合下缘处,检查前,需先将螺旋CT扫描仪的电流参数调整为200 mA,电压参数为120 kV,层间距为5 mm,层厚度为5 mm。进行扫描检查时需要进行无间断薄层扫描。完成扫描后,需由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相应的疾病诊断[3]。当医师意见不统一时,则需要参考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诊断指标对患者进行诊断。

1.3 观察指标 结合患者影像资料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检查方式对肠梗阻、肠梗阻类型、肠梗阻致病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并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方式的影像清晰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诊断准确率、影像清晰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研究组检查方式对肠梗阻、肠梗阻类型、肠梗阻致病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2.2 两组检查方式的影像清晰度比较 研究组检查方式的影像清晰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查方式的影像清晰度比较

3 讨 论

肠梗阻是临床急腹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患者肠道内淤积物质无法正常消化,不能顺利排出体外,引起患者腹痛、排便不畅,严重影响其生活及工作[4]。肠梗阻发展速度极快,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则会发展为肠坏死,可致人死亡,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据相关数据统计[5],外科中发生的急腹症约20%为肠梗阻。对于肠梗阻来说,最好的治疗措施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诊断是治疗肠梗阻最具指导意义的重要环节,这就提示临床需要寻求一种准确、迅速、全面的诊断方法来早期诊断肠梗阻。既往临床一般采取腹部X线对可能存在肠梗阻的患者进行检查,X线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出片速度快等优势,在诊断肠梗阻中准确率较可观,但其并不被临床认为是针对肠梗阻的主要检查举措,这是因为X线检查并不能准确地检查出肠梗阻病变部位、致病原因及性质,在临床应用上局限性较大[6]。

螺旋CT是随着CT检查方式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该检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中。螺旋CT具有扫描信息量大、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等优点。同时,螺旋CT可将取得的图像、数据等信息传送到3D工作站,重建多层面曲面图,之后通过CT图像后期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后期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以及滑动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和仿真内镜图像处理,将扫描的组织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其能有效地避免伪影出现与干扰医师的判断,经轴位追踪方法能迅速观察肠梗阻的病变位置,可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肠梗阻、肠梗阻类型、肠梗阻致病原因,且通过扫描病灶部位还能显示肠供血情况、肠壁厚度等详细信息,减弱机体内各组织之间的重叠干扰,进一步将肠管内径、腔内气液平面等情况准确地显示出来,这有利于疾病的进一步诊治[7]。有关研究指出[8],螺旋CT能通过测定感兴趣区的肠壁缺血程度来对肠壁血供、肠是否坏死等情况进行判断,且对扫描强度进行增强还可对肿瘤情况进行检测,有效帮助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诊治。但螺旋CT也存在重建成像时间较长、成本较高、操作复杂、有辐射等缺陷[9]。本研究探讨螺旋CT联合腹部X线检查对疑患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断,可发现联合检查的优势,二者相互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应用价值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检查方式对肠梗阻、肠梗阻类型、肠梗阻致病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检查方式的影像清晰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这表明若机体出现肠梗阻情况,通过X线能观察到患者对应器官、组织密度的变化,但因腹部内存在较多的器官组织,腹部X线影像会显得较为复杂,甚至出现一些重叠现象,且腹部X线影像的分辨率又较低,就会导致图像对异常征象的显示出现模糊、清晰度不够的现象,在诊断是否存在肠梗阻、肠梗阻类型、肠梗阻致病原因时出现偏差,易发生误诊、漏诊情况[10]。而采用螺旋CT联合腹部X线能显著改善单纯的腹部X线检查的缺陷,有效提高对肠梗阻、肠梗阻类型、肠梗阻致病原因的诊断准确率,还能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螺旋CT联合腹部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病理学,为临床诊断肠梗阻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螺旋CT联合X线能提高检查图像的清晰度,二者联合诊断肠梗阻,能提高对肠梗阻、肠梗阻类型、肠梗阻致病原因的诊断准确率,优化检查方式的影像清晰度,可见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清晰度肠梗阻螺旋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修身的效果,改善声像和定位的清晰度 意大利新一代架皇 BAS AS-S4/AS-B4避震脚钉
嘈杂语噪声下频段增益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