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的麻醉效果

2020-10-11 09:1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硬膜外全身根治术

孙 妍

(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

直肠癌根治术是当前临床中治疗直肠癌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临床疗效相对理想的直接优势[1]。绝大多数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应用了硬膜外麻醉,但是此种麻醉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单独应用的麻醉效果不甚理想,且具有手术创伤比较严重的弊端,因此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就其应用有效性的提升展开深入探究[2]。本文特针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共计接诊300多例直肠癌患者,本次研究在其中选取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150例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认患有直肠癌,均不存在心、肝、肾等器官的严重疾病,气道均正常。其中女性患者80例,男性患者7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8.50±5.90)岁;体质量55~73 kg,平均体质量(63.40±3.70)kg;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0±1.30)。依据患者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选取的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本次研究通过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参与研究的患者也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方法 150例患者在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前均需禁止饮食8 h,并在手术治疗前30 min给予0.5 mg阿托品和苯巴比妥肌内注射,注射完成后进行气管插管。之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于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加用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手段的具体方法如下:①全身麻醉方法:本次研究中主要应用1~5 mg的咪达唑仑、2~4 mg/kg芬太尼、0.15~0.25 mg/kg依托咪酯以及0.8~1.5 mg/kg的维库溴铵作为麻醉药物,麻醉医师依据患者的体质量以及实际麻醉需求适当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完成麻醉药物配制之后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注射完成后快速实施气管插管,并给予患者其他有关医疗设备用以辅助其呼吸。气管插管之后通过静脉泵向患者体内注射1.5~2.5 mg/kg的异丙酚,旨在对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进行有效维持。护理人员和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麻醉效果和患者的身体情况,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水电解质和血液补充,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镇痛泵。②硬膜外麻醉方法:患者需要采取侧卧位,将患者T11~12间隙选作实施麻醉的穿刺点,并于头侧3~4 cm位置置管,完成置管操作后给予患者药物麻醉。麻醉医师为患者静脉注射3 mL的2%利多卡因、4 mL的0.75%罗哌卡因,在完成注射后要严密监视患者的麻醉面,如麻醉效果相对较差则阻滞平面<T10,并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将麻醉药物的用量进行合理调整,确定麻醉平面之后给予患者全身麻醉,确认麻醉效果后正常开展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30 min后的麻醉生理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次研究中以3个等级对麻醉效果进行评判,分别为优、良和差。手术进展过程中患者具有良好的手术耐受性,其肌肉松弛度十分理想且不存在不适感的麻醉效果被评价为优;手术进展过程中患者存在轻微疼痛但尚可忍受,其肌肉松弛度相对较好的麻醉效果被评价为良;手术进展过程中患者存在明显疼痛感,且其松弛度不够理想,手术的顺利推进需要利用镇痛药物的麻醉效果被评价为差。麻醉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麻醉30 min后的麻醉生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3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30 min后的麻醉生理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麻醉30 min后的麻醉生理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呕吐5例、恶心4例、心动过缓4例和低血压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3%;观察组患者中仅发生呕吐2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 论

直肠癌属于医学临床中消化道系统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位置相对较低是直肠癌病症的显著特征,受此特征影响,临床诊断中经常发生误诊的情况,极易使患者丧失最佳的治疗时间[3]。此外,因直肠癌病变位置处于盆腔内部,故其具有解剖关系复杂的特征,手术治疗是现阶段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开展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痛感明显以及各类并发症现象,直接影响手术的有序推进[4]。有效麻醉不仅可以将患者的疼痛感有效降低,而且可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进行保证,进而有助于手术的顺利推进[5]。

目前临床上对直肠癌进行治疗时常采用直肠癌根治术,虽然此种手术治疗具有效果相对理想的优势,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是此种治疗方法存在的弊端,其会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6]。而且较长时间的手术极易对患者机体造成刺激,进而会引发严重的应激反应,如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此时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会受到较大影响,情况严重时导致手术无法继续进行[7]。所以临床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保证。既往开展直肠癌根治术时普遍应用全身麻醉方法,其麻醉效果不是很理想[8]。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持续提高,经众多临床实践证实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不仅具有麻醉效果较好的优势,而且可明显改善患者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指标,还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影响,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9]。故本次研究特在我院选出150例典型直肠癌患者,并根据应用麻醉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旨在证实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具体麻醉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和常规全身麻醉,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30 min后麻醉生理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就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证实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理想。另外,观察组患者麻醉3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显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优势。

总之,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具有麻醉效果显著的优势,其可对直肠癌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有效改善和维持,进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手术的顺利推进及患者术后康复均具有较大价值。

猜你喜欢
硬膜外全身根治术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