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胸片诊断的价值

2020-10-11 09:1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胸片三维重建肋骨

冯 颖

(朝阳市朝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肋骨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的损伤类型,在外科骨折手术中占有较大比例。肋骨骨折的明确诊断是进行肋骨骨折治疗的前提。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肋骨骨折诊断提供了多种诊断方法,比如X线检查、DR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等。X线是肋骨骨折常用方法,多用于基层医疗服务中心,X线对明显的肋骨骨折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存在漏诊情况,此外,X线检查也无法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做出诊断。DR较X线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尤其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为丰富肋骨骨折诊断方法,明确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胸片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而不断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笔者收集了我院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其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胸片诊断资料,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9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中,其中男性56例(占62.22%),女性34例(占37.78%);年龄为25~76岁,平均年龄为(42.96±4.37)岁;受伤原因:16例高空跌落伤(占17.78%),39例交通事故伤(占43.33%),14例意外穿刺伤(占15.56%),其他21例(占23.33%)。患者就诊时,经过初步询问,存在典型咳嗽或者呼吸期间肋骨区域疼痛加重。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有相关的受伤史以及肋骨骨折症状表现;②有最终的手术病理诊断资料;③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胸片检查资料完整;④患者了解检查与研究目的后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本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排除标准:①合并大量出血、其他骨折、严重创伤或休克患者;②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③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以及检查配合度较差患者;④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胸片检查禁忌证患者;⑤中途转院或者相关资料丢失患者。

1.3 方法

1.3.1 DR检查 患者统一使用日本东芝新型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完成检查,检查前常规集体健康宣教,告知检查期间患者的配合要点,设置管电压为90 kV,使用DR对患者胸廓中的肋骨实施正斜位摄片,完成摄片后将获取的资料发送到工作站,并继续完成后续影像学资料分析。

1.3.2 多层螺旋CT检查 DR检查完成后,应用日本东芝 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肋骨骨折的诊断,同样做好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掌握配合技巧,仰卧位检查,常规设置检查参数,告知患者双手自然上举并放置到头部两侧,检查前实施屏气训练,完成患者锁骨上缘髂骨上缘区域的检查,完成CT检查后。CT检查后将相关资料发送到对应的工作站,通过工作站进行影像资料的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主要包括:曲面多平面重建技术、薄层重建技术、容积再现等,影像学资料重建完成后,从三维立体角度进行影像资料分析与评价,对其是否存在肋骨骨折以及肋骨骨折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1.4 观察指标 ①病理诊断结果;②单发性肋骨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情况;③不同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差异。特异性=D/(B+D)×100.00%,灵敏度=A/(A+C)×100.00%,其中A表示真阳性,B表示假阳性,C表示假阴性,D表示真阴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9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经病理诊断后76例为肋骨骨折,14例为非肋骨骨折,其中76例肋骨骨折患者共检出128处(包括单发性肋骨骨折83处、多发性肋骨骨折29处、隐匿性肋骨骨折16处)。

2.2 不同诊断方法对肋骨骨折的检出情况 与DR胸片相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单发性肋骨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法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结果[n(%)]

2.3 诊断结果 根据表2中数据计算不同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最终计算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较DR检查方法更高。

表2 不同检查方法对应的诊断结果情况[n(%)]

表3 不同检查方法对应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

3 讨 论

肋骨骨折尽管在骨科疾病中十分常见,但是仍旧存在一定比例的漏诊、误诊情况。当前临床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多采用综合诊断方法,比如依据患者的受伤史、临床症状表现并结合影像学资料分析做出评价,其中影像学诊断是肋骨骨折确诊的关键[2]。

早期肋骨骨折诊断方面主要使用X线检查,但是大量临床文献指出,X线能够显示出大部分肋骨骨折,然而部分隐匿性肋骨骨折或者相互重叠区域的肋骨使用X线检查通常存在漏诊。DR是在常规X线检查技术上发展起来的,DR可借助于计算机对影像资料进行简单处理,提高了影像资料的清晰度,其较高的分辨率是影像资料质量的保证。国内文献报道指出,DR检查方法与常规X线检查方法相比,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会因为曝光度、光照条件等因素影响,部分DR摄片存在重影问题,此外,DR获取的影像资料只能够从平面进行分析,部分多发肋骨骨折在重叠后会存在漏诊情况,因而DR在实际应用期间也会受到相关因素影响,造成部分患者在诊断中出现偏差[3]。

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更新了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在临床影像学检查中对应的扫描速度更快,同时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有了更大提高,整个螺旋CT检查期间患者个体呼吸以及心率对检查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保证了获取检查资料的可靠性。三维重建技术也为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4]。三维重建期间有较多后处理技术可供选择,通过三维重建能够将病变的实际情况在三维立体空间显示出来,在计算机上模拟的病灶可直观显示真实的病灶情况,所以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能够通过后处理技术,直观的显示出病变信息,尤其是部分多发性肋骨骨折、隐匿性肋骨骨折或者存在重叠的区域,能够降低平面诊断中出现漏诊的可能性。这也是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诊断更具有优势的原因[5]。

本文对我院接诊的9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采取了不同诊断方法,将不同诊断方法与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DR检查方法对单发性肋骨骨折检出率87.95%,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检出率为65.52%,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率为62.50%,总体检出率为79.69%。多层螺旋CT诊断并经三维重建后,其对单发性肋骨骨折检出率96.39%,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3.10%,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率为100.00%,总体检出率为96.09%。数据分析提示多层螺旋CT对不同肋骨骨折的检出情况更高,意味着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诊断期间的漏诊或者误诊情况明显下降。通过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与DR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提示多层螺旋CT检查上述结果显著高于DR胸片检查结果,说明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更具有优势。

国内文献中关于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诊断的相关研究也较多。曹勇等[6]分析了16层螺旋CT与DR胸片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指出16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达到97.22%,高于DR胸片71.42%的诊断准确率。吴斌等[7]研究了64排128层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其中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达到98.33%,远远高出了X线片75.0%的诊断准确率。张敏怡[8]指出肋骨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较DR胸片诊断价值更高。戴海波[9]指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于X射线片,能够保证较高的定位准确性;安蓬田和庞博[10]指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获取清晰的肋骨骨折影像资料,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率。上述相关研究与本文研究均存在高度相似性,更加证实了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优势。

结合大量文献均肯定了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价值,但考虑到多层螺旋CT在应用期间需要配套的设备与设施,并且检查费用也明显提高,这些都是影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不同地区推广与应用的因素,所以在条件不允许的地区仍可使用DR胸片诊断肋骨骨折。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胸片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均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二者相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更高,其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更具有优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猜你喜欢
胸片三维重建肋骨
59例交通事故致肋骨骨折伤残鉴定的分析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肺部超声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你掌握了吗?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迷人肋骨
日安,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