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2020-10-11 09:1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肺部肺炎患儿

吕 扬

(锦州市妇婴医院内一科,辽宁 锦州 121000)

肺炎是各种外界因素刺激或不同病原体入侵所致的肺部炎症,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也是目前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患病后,患儿有咳嗽、发热、呼吸受限、气促、肺部湿啰音等表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救治,让病情严重发展,会损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甚至导致心肌损伤、心力衰竭,这将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病死率[1]。由于患儿年龄小,自制力、治疗依从性较差,不利于病情控制,所以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要给予针对性、系统化、科学化的护理,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让患儿更快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以循证医学为指导,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差错,提升护理质量,确保临床护理的有效性[2]。我院为了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筛选1200例患儿展开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0例肺炎患儿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0例。试验组中女性患儿260例,男性患儿340例;年龄为0.5~6岁,平均年龄为(2.73±1.26)岁;体质量为8~34 kg,平均体质量为(21.05±4.29)kg;病程为2~7 d,平均病程为(3.25±0.84)d。常规组中女性患儿280例,男性患儿320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2.84±1.35)岁;体质量为7~35 kg,平均体质量为(21.13±4.46)kg;病程为3~7 d,平均病程为(3.07±0.63)d。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文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X线胸片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炎;②家长知晓此次研究,自愿签署书面协议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哮喘者;②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③拒不配合者。

1.3 方法 所有患儿都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挛、平喘、退热、止咳、祛痰等。同时,给予常规组患儿传统护理,即协助患儿做好各项检查和化验,严格遵医嘱给药,监控和记录患儿的病情发展;此外还要确保病房空气流通,指导患儿多休息、减少活动,将正确辅助排痰方式教给家长,并告知要合理喂养、多饮水等。试验组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包括:

1.3.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围绕疾病特点、患儿特点,再结合既往护理经验、专家意见、患儿及家长需求等,设计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把每天需要护理的内容详细记录到表中,日常护理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逐项展开。

1.3.2 入院第1天 ①基础护理:患儿入院后及时建立1条静脉通路,按照医嘱调配药物剂量,控制好静脉滴注的速度,每个小时对患儿的病情发展进行观察、评估,并做好相应记录;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氧疗,若患儿年龄较大,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若患儿年龄较小,可以通过面罩吸氧,氧浓度要低于40.00%[3];定时测量体温,并帮助其进行物理降温。②体位护理:若患儿呼吸困难要保持半卧体位,还要经常变化体位,以促进炎症吸收,减少肺部淤血,提高肺泡通气量[4];及时将患儿口鼻的分泌物清除干净,保证呼吸畅通,如有需要使用吸痰器吸痰,若患儿痰液黏稠,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③环境介绍:引导患儿家长阅读入院须知,并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师及护士等,告知家属各项检查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协助家长进行血气分析、尿便标本等各项检查。④情绪护理: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温度适中的病房环境,若患儿状态不佳、配合度不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消除陌生感,同时还能获得患儿的信任感,方便以后的护理与治疗。

1.3.3 入院第2~4天 ①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进行指导,协助其完成治疗相关的常规化验和检查,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小儿肺炎相关知识,让家长对疾病的患病原理、症状、治疗、预防、急救方法等有更高的认知度,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提高配合度[5];为了保证患儿呼吸道畅通,护理人员要每4 h为其叩背一次,促进排痰,还要将正确叩背方法教给家长;②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及时把患儿的各项检查报告汇报给医师,以便其及时、准确的给药;观察患儿肺部症状、生命体征、用药不良反应等,有异常状况及时告知医师;还要做好渗出性胸膜炎、中毒性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预防[6];③饮食及生活护理:在这一段时间内要叮嘱家长减少患儿的饮食次数、饮食量,食物以清淡为主,注意多饮水[7];患儿要充分休息,如果患儿哭闹,要及时抱哄,避免长时间哭闹加重病情。

1.3.4 入院第5~7天 此阶段以巩固治疗为主,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儿的肺部症状、体温,协助家属完成肝肾功能、X线胸片、血常规等项目复查;可以给予半流质食物,患儿进食后,要彻底清洁口腔,还要多饮水,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为家长讲解安全教育知识和合理喂养知识,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1.3.5 入院第8~14天 综合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若其达到出院标准,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展开出院指导,为家长详细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保养方法等,告知患儿及家长要勤洗手,防止在公共场所受到交叉感染,鼓励患儿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增强身体功能;协助家长办理出院手续,并记录好联系方式,出院后2周内进行电话随访。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儿肺炎症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天数。②护理前后分别检查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包括1秒最大呼气流量(PEF)、1秒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③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3~4 d,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完全消失,听诊肺部湿啰音完全消失,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完全吸收;有效:治疗5~6 d,症状基本消失,听诊肺部湿啰音基本消失,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基本吸收;治疗6 d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整理试验数据,计数资料治疗有效率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症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肺功能指标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535例显效,54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17%;试验组例401显效,134例有效,6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与常规组相比较,试验组患儿的肺炎症状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d,)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d,)

2.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PEF、FVC、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儿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

3 讨 论

婴幼儿容易患上肺炎,是因为生理结构较为特殊,各项身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无法有效的抵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进而进入肺部,诱发炎性反应。在发达国家小儿肺炎的产生主要是病毒侵入所致,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细菌入侵所致,其中肺炎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也在逐渐增多[8]。在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不过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加强临床护理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护理是“以医嘱为中心”,难以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实际需求,而在现代护理理念中讲究“以患者为中心”,这样能更加符合现实状况,同时满足患儿及家长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9]。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就是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而衍生出来的优质护理管理方式,围绕肺炎患儿和疾病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让临床护理更加规范化,这样可以降低护理差错率和医疗成本,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质量,促进患儿病情恢复[10]。另外,在护理中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纠纷事件产生,为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此次试验研究中,治疗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试验组患儿肺炎症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儿PEF、FVC、FEV1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促进了患儿病情的恢复,快速改善了患儿的肺部功能,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病程。这是因为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过程中,优化了护理流程,护理人员能密切关注和记录患儿的病情发展,为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对家长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增强其与医师、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另外护理中还能做好并发症、不良反应的预防,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肺炎疾病患儿在治疗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辅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让患儿更快康复出院,值得普及应用。

猜你喜欢
肺部肺炎患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