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2020-10-11 09:18吕彦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脑血栓肢体急性

吕彦红

(东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辽宁 东港 118300)

急性脑血栓主要是由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其致残率非常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1]。该疾病患者的后期康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积极地加强对患者的持续护理工作,其中保证患者在长期康复过程中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是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肢体运动功能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残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2]。有研究[3]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功能,有着显著的作用,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本文针对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试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抽取了120例样本,均为急性脑血栓确诊患者,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随机抽签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6.48±12.4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6.36±3.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SPSS22.0软件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益,坚持自愿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自护技能、自我效能等方面的训练,为患者提供运动、生活、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

1.2.2 观察组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语言锻炼。对于吐字不清、甚至口眼歪斜无法进行语言表达的患者,积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包括对其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刺激患者的语言能力;通过让患者听舒缓音乐、看电视的方式,刺激其听觉、视觉等,促进其语言功能的恢复。②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对患者进行日常基本训练,包括上下楼梯、抓握及关节伸缩等训练,放松患者全身肌肉,让患者练习站立、行走等,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指导患者进行体位变换、良肢位摆放等;每日对患肢进行按摩,每日2~3次,每次30 min,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身体血液循环[4];对患者进行关节运动训练时,需掌握力度,避免用力过大,引发关节损伤。③心理护理。因该病发病急、变化快、危害大,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非常重要,护士应积极主动了解和评估患者心理负性情绪现状,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向患者介绍疾病的隐性危害,告知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提醒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全面解答患者心中的疑惑,构建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提升其康复信心。④饮食护理。患者以进食半流食为主,便于吞咽,指导患者尽量自己使用筷子或勺子进食,帮助恢复部分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坐立吞咽动作[5]。⑤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致病机制,告知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影响,全面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视度,从而使其正确认识急性脑血栓疾病,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活动能力越好[6]。②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分,其中<50分表示基本无法活动,功能接近丧失,50~84分表示运动有明显的阻力,85~95分表示运动时可感觉到有阻力,96~99分表示运动有轻微障碍,但无明显影响,100分表示无运动障碍[7]。③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自愿填写,分值范围为0~100分,其中≥90分表示非常满意,70~89分表示满意,<7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ugl-Meyer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脑血管血栓形成而发病[8-11],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50%~60%[12]。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以后,神经支配系统功能明显下降,进而致残率也明显提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大威胁[13-16],其中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偏瘫、语言或肢体功能障碍等[17]。有研究表明[18],为了尽快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应尽早的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急性脑血栓患者面对突发的疾病,其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均受到明显限制,这非常容易引起患者的逆反、紧张和畏惧等心理,从而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19]。很多患者甚至会对生活丧失信心,产生消极心理,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重大的不利影响,这就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20]。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等心理问题,让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过护理后其日常生活(如如厕、穿衣、吃饭等)能力及运动能力均得到改善,效果非常理想。以上实践结果表明,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助于患者恢复至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理服务工作质量得到患者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这能够促进护患之间良好和谐关系的构建,便于护理人员积极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能有效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其病情,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同时,护理人员不仅从患者的心理护理着手,还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结合对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的训练,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降低了其负面情绪,全面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相较于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帮助患者实现身心康复的目标。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能够明显降低疾病的致残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猜你喜欢
脑血栓肢体急性
急性心包炎1例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面试六禁忌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