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0-10-11 09:18朱晓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造口胃癌化疗

朱晓玲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行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在全胃切除术中的治疗效果,我院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以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研究护理干预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为(56.87±3.28)岁;分化程度:Ⅰ期4例,Ⅱ期21例,Ⅲ期11例;病程时间1~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15±1.43)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为(56.32±3.13)岁;分化程度:Ⅰ期3例,Ⅱ期21例,Ⅲ期12例;病程时间1~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61±1.16)年。两组胃癌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胃镜检查后确诊为胃癌;②无表达能力障碍和精神障碍者;③心脏功能评估可耐受手术,自愿进行全胃切除术。排除标准:①凝血机制障碍者;②存在语言障碍和沟通能力障碍者;③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护理方式如下:①胃癌健康教育:胃癌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层次不齐,且对胃癌手术流程、预后情况等了解程度较低。患者术前心理压力较大,极易出现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实施术前健康教育工作,针对疾病知识、治疗方式、手术流程、术后康复、注意事项等知识予以全面介绍,提高患者对胃癌及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2]。针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干预与护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防止患者心理压力造成其内分泌紊乱问题。②体温护理:术中患者麻醉后易发生寒颤及体温下降问题,手术中,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体温护理,应用保温毯对患者四肢予以保温,防止患者术中寒颤问题。③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镇痛泵为胃癌患者予以疼痛干预,其镇痛时间为48 h,如患者疼痛感较强,可遵医嘱给予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术后患者需仰卧休息,术后6 h后,可在家属及护理人员帮助下缓慢、轻柔调整体位。此外,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病房内安装音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此达到阵痛的效果。④消化道护理:胃癌患者术后需给予营养支持,一般术后当日给予营养液,根据患者消化情况及康复情况调整其营养液比例,逐步达到250 mL。患者排气后,护理人员可经口给予营养液,其液量保证在1000 mL左右[4]。为患者做好消化道护理,开展消化道重建。此阶段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护理人员在化疗前给予镇静、止吐药物,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⑤口腔护理:帮助胃癌患者在化疗期间保持口腔的清洁,及时漱口,避免口腔炎症的产生。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为胃癌患者讲解胃癌以及化疗的疾病知识,让胃癌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胃癌是可以治愈的,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现代治疗胃癌的医疗手段。化疗期间忌油腻、过咸饮食,建议胃癌患者通过硒维康片做好生物补硒调理,提升体内血硒含量,修复受损细胞,提升免疫力,降解化疗产生的骨髓抑制、脱发、食欲缺乏、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肠胃功能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长、排便时长、禁食时间);②对比两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造口周围皮肤炎、造口狭窄、造口出血、造口坏死);③对比两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 两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数据在确认无误后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分析,肠鸣音恢复时长、排便时长、禁食时间、护理满意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炎、造口狭窄、造口出血、造口坏死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情况能对比 观察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长、排便时长、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情况对比(h,)

表1 两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情况对比(h,)

表2 两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护理满意评分对比 观察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96.45±2.13)分高于对照组的(89.65±5.65)分(t=7.1843,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西北及东部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病群体以中年男性为主。胃癌是指患者胃部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而导致的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其治疗难度较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致使其术后恢复困难[5]。胃癌患者需要及时接受胃癌治疗,如治疗不及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部分患者进行全胃切除后出现并发症,如患者在术后的进食量骤减,消化不良,导致患者的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贫血等,这些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全胃切除术后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显得格外重要[7]。

胃癌患者化疗时往往会承受巨大的痛苦,且化疗的不良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等)深深影响着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常规护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但是效果缺乏灵活性[8],全胃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提升食物贮存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帮助患者排便,调整患者的营养状态,保证患者进食后可以通过十二指肠和胆胰分泌来促进吸收,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9]。就胃癌手术而言,术前主要针对胃癌患者手术风险予以全面评估,并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工作,对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干预,使其身体、心理均调整至最佳状态,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果。患者胃部需要实施手术,需对患者消化道实施清洁准备。术中护理主要针对手术配合及指征监测方面,避免患者体温下降。术后应降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防止对患者中枢神经造成影响。早期康复训练十分重要,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不仅能够防止患者出现便秘及静脉血栓,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效果,降低肌肉萎缩、压疮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兰芙蓉[10]在研究中,对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发生1例腹泻;对照组发生2例吻合口瘘、2例感染、1例梗阻、2例腹泻,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7%)低于对照组(1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中采用护理干预后胃肠功能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

猜你喜欢
造口胃癌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造口患者居家照护对策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跟踪导练(二)(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