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2020-10-11 09:18卢丹琪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心绞痛住院

卢丹琪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血氧供应不足所引发的突发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胸闷或胸部不适等症状,疾病可缓慢发展,也可以出现突发急症,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预后[1]。据相关[2]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鉴于此,笔者选取了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予以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为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措施提供研究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病例来源:同期抽取符合研究要求的116例患者。经电脑盲选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男38例,女20例,年龄为60~76岁,平均年龄为(68.50±8.40)岁;观察组患者男35例,女23例,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69.40±8.2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

1.2 纳入标准 ①参与此次研究的人员均志愿参与,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各项资料齐全;③患者在短期内,未接受过相关疾病的治疗;④患者未合并其他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包括指导患者用药,处理各种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并指导患者加强锻炼等。

1.3.2 观察组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1.3.2.1 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由护士长挑选护师和护士组成小组,护士长为组长。护理前应让小组成员系统的学习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内容,并按照国内外治疗、护理标准制订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路径方案。

1.3.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①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主动接待患者并为其安排医师诊治,同时为患者详细地介绍病区环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医院内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其能够更快地融入医院。全面了解并评估患者疾病情况、生命体征、心绞痛疼痛程度等,日常检测心率、脉搏变化。②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制订心理护理方案。与患者多交流,疏导其负性情绪,指导家属多鼓励、安慰患者,并加强陪伴。③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期间,组织疾病交流会,首先由医师和护士介绍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及家属简单了解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告知治疗注意事项和治疗目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强其主动配合度。然后与家属或患者交流讨论,畅所欲言,彼此分享护理小技巧等。④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爱好制订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加强素食,禁忌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蟹黄、肥肉以及蛋糕等,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⑤运动指导:教患者打太极拳,或嘱其采用慢走、跳广场舞等运动方法,增强体质,以缓解其病情的发展。⑥前兆护理:通常情况下,倘若患者心绞痛次数发生过多,极易加重患者病情,同时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正确告知患者在发生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②护理效果:以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判定护理效果。显效:大部分症状消除,疼痛偶发;有效:症状较之护理前有所改善,疼痛发作次数降低;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护理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3]评定住院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其内容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物质生活等,采用百分制,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性别、护理效果等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平均年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8.43±3.16)d,明显长于观察组(7.98±1.25)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4283.50±379.40)元,明显高于观察组[(2415.30±218.20)元](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41%(42/58),其中显效14例(24.14%),有效28例(48.28%),无效16例(27.59%);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55%(56/58),其中显效32例(55.17%),有效24例(41.38%),无效2例(3.45%)(χ2=12.889;P=0.000<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见表2,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分,)

3 讨 论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随之增加的是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其中显著代表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正逐步上升,加之冠心病心绞痛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经统计发现[4],2018年我国因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两百多万人,且目前依然呈现上升趋势。有学者[5]的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心绞痛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并改善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路径,是20世纪以后兴起的护理模式,它能帮助护患进行有效的交流,还能缓解患者住院期间情绪上的不稳定,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康复[6]。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通过选择业务水平优秀的成员组建小组开展工作,有效保障护理质量,通过标准路径约束护理行为,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对其介绍医院环境以及规章制度,能够让患者更好地适应医院环境,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8]。全方位的评估是开展有效护理的基础,以此开展的护理措施更贴合患者的实际需求[9]。心理疏导的目的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配合度,避免悲观情绪影响护理效果,增加患者治愈的希望[9]。护士从护理角度对患者病情、身体情况、情绪进行评估,能充分按照实际情况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有效提升护理针对性和护理水平[10]。病友交流会能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人文关爱,病友和家属之间可以多分享和沟通护理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护理效果,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咨询护士或医师,也进一步促进了护患关系的有效建立[11]。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指导,患者身体素质逐渐提升,而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让患者即使回到家中也能自行遵守相关注意事项[12]。通过前兆护理,能够让患者在发病时,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有效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且住院天数少(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72.41%,明显低于观察组96.55%(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研究结果证实,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中的运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多为老年患者,需要予以更为专业、标准的护理方法,才能改善预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费用。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心绞痛住院
妈妈住院了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心绞痛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